南水北调为什么不在南方汛期大量调水

南水北调为什么不在南方汛期大量调水

首先,你该知道,水流在万分之四落差的槽渠里(一百米四厘米的落差)水流速是每秒流动0.9~1米,暂不算淮河汛期严重的水患,仅仅是长江,按去年三峡库区入库流量较长时间保持在每秒2.92万立方,入库最大洪峰多次超过7.2万立方米每秒,三峡大坝设计的最大泄洪流量是5万立方米,经过水库预先放水调低库水位至143米处,却迅速涨至165米处,而每秒5万立方米的下泄量,也使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造成严重水患,如把这些洪水调往华北,首先得按5万立方米秒计算槽渠该建多大,多宽多深,先暂时按万分之四的落差计,需建水流的截面积达5500平米的槽渠,也就是全长1200多公里,550多米宽,水净深10米的凵型槽渠,在万山峻岭的沟壑中,建这么个超级巨大工程,其工程难度和超级工程量和巨大投资额暂不说,如过隧洞,按引汉济渭秦岭隧洞计算(年调水15亿立方),需並列建1052个引汉济渭这样的隧道。因目前我国最大直径的硬岩质盾构机,就是秦岭隧道直径9.1米毛直径(需二次封砌)的盾构机,(软土泥沙质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是16.08米,适合开凿过江隧道之类)同时,在过山谷中的超级巨大的高架桥渠,光是每一米水的自重就达到5千5百吨,也就是在几百米宽的山谷桥渠流动的水自重就达几百万吨,试问用什么材料建桥渠,又用什么桥基去支撑它,怎样保证其地基不会沉降而造成的灾难??而以上仅仅是建筑在落差是万分之四的前提下,在落差不到万分之一的条件下,即使落差和流速成正比计算(落差越小,水的阻力就越能大,渠底壁水基本不会流动,仅是中间的水在缓慢流动)以上超级巨大的槽渠,隧洞也只能调出长江汛期四分之一的洪水,同时也不包括淮河流域的洪水。综上,你认为汛期调水的可行性有多少???

中新网6月24日电 据国家应急管理部微信公众号消息,截至6月23日,今年以来洪涝灾害造成广西、贵州、广东、湖南、江西、重庆等26省(区、市)1122万人次受灾,57.1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21.3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9300余间房屋倒塌,17.1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86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41亿元。当前长江流域全面进入主汛期,防汛抗洪已进入关键阶段。

南水北调为什么不在南方汛期大量调水 - 中国养殖网

既然如此多的水资源在汛期对南方地区造成洪水灾害,为什么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不在南方汛期大量调水?缓解“南涝北旱”尴尬局面呢。

首先,我们有弄清楚,“”南水北调”工程本来就是以解决“南涝北旱”为目的,缓解和改善中国水资源空间上分布极不均衡的现状,为国家战略性工程。总投资额5000亿元人民币,起点长江,终点到团城湖;输水方式 :管道和暗渠输水,团城湖段为明渠,给华北地区供水,4.38亿人受益,解决华北地区缺水及地下“漏斗”问题。设计年总调水量448亿立方米,输水总长度4350公里,其中东线1156公里,中线1432公里,西线待定。东线,起点扬州三江口;中线起点丹江口水库;西线尚未开工建设。该工程水域格局为:四横三纵、多起点、长距离输水,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南水北调”工程调水规模规划东线、中线和西线,到2050年调水总规模为448亿立方米,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中线130亿立方米,西线170亿立方米。当初设计为中线主要以自流为主,东线以水泵群提水为主的工程。

第一、南水北调工程中线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充汉江丹江口水库取水,截至2020年6月3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安全输水2000天,累计向北输水300亿立方米。也就是说每天调水量为300/2000=0.15 亿立方米。丹江口水库主要支流为汉江,由于受到降水变率大的影响,汉江流量过程极不稳定。全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77亿立方米,径流深为350.3毫米,实侧最大年径流里为1135亿立方米(1964年),最小年径流量为250亿立方米(1966年),两者比值为4.5倍。汉江近80年共出现过五次洪水,平均16年一次,夏季、秋季干流的径流相近,各占年径流量的37%~40%。而另据洪水调查资料,拿汉中“81·8”洪峰流量来说,洪峰流量仅次于当年第一洪峰,1949年的12800立方米/秒。我们计算一下汉江一天的径流量为12800*3600*24=11亿立方米/天。而我们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每天最大调水量为0.15亿立方米,汉江一天洪峰径流量,就需要“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忙活11/0.15=73.4天,两个多月的时间。

第二、南水北调工程东线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三江口抽引水,在现有工程基础上京杭大运河,拓浚河湖、增建泵站,分期实施,逐步扩大调水规模。截至2020年6月,“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已顺利完成7个年度调水,抽长江水量超330亿立方米。连接起调蓄作用的连通高邮湖、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并作为调蓄水库,经泵站逐级提水进入东平湖,从长江至东平湖设13个梯级抽水站,51个泵群抽水,总扬程65米。也就是说东线每天调水量为330/7/365=0.13亿立方米。长江洪峰主要出现在每年的6至9月份,长江平均年径流量为9600亿立方米,而长江1998年最大洪水时,长江上游洪峰流量为50000多立方米/秒。我们计算一下长江一天的净流量为50000*3600*24=43.2亿立方米/天,而我们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每天最大调水量为0.13亿立方米,加上中线每天最大调水量为0.15亿平方公里,长江一天洪峰径流量,就需要“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和中线忙活43.2/(0.15+0.13)=154.3天,半年左右的时间。南水北调理想设计年调水量为448亿立方米,但对于长江夏季的诸多洪峰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是沧海一粟。

结束语,我们南水北调工程目的是缓解“南涝北旱”问题,但是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长江年径流量为9600亿立方米,南水北调理想设计年调水量为448亿立方米,即使没有洪水,南水北调工程调取长江一年的径流量也需要9600/448=21.4年时间。因此,不管是不是在平时还是在南方汛期时,我国南水北调工程,调水量是有限的,在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超过448亿立方米,况且实际情况还达不到理想状态。因此,我们还要想其它办法解决南方汛期洪水问题,比如三峡大坝蓄水 ,减少长江中下游压力;而北方却水问题,除了向周围调水之外,必须修炼“内功”,节约用水,改进灌溉农田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率等,以达到解决用水缺口,减少华北地区地下水“漏斗”问题。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原创作品,喜欢的朋友可以添加关注,欢迎转载,抄袭必究,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