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如何养殖鱼类

  1. 池塘养鱼水温一般保持多少度最适宜
  2. 养桂鱼池塘怎么设置
  3. 三亩鱼塘的养殖方法
  4. 池塘里小鱼怎么养大
  5. 池塘养鱼的饲养技术与技术要点有哪些

池塘养鱼水温一般保持多少度最适宜

池塘养鱼水温一般保持多少度最适宜?

我们都知道,对于养鱼业来说,影响鱼生长的几个重要因素中,温度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鱼在合适的温度下不仅其生长速度快,而且饲料的转化率也会高很多,同时疾病的发生率也会少很多。水温对于养鱼来竟然如此之重要,那么养鱼的池塘水温多少度合适呢?踏火个人以为这个还得看鱼的品种来论,因品种不同其对水温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异。

池塘如何养殖鱼类 - 中国养殖网


  1. 温水性鱼类:正常情况下我们常见的温水性鱼类(草鱼、鲢鱼、鲫鱼之类的)的话其生长适温为20-32度之间,其中以26-32度为最佳,水温高于40或低于0.5度都会引起鱼的死亡。因此对于这类鱼来说的话只要水温在20-32度之间都可以说是其比较合适的生长水温,就现在这季节来说,保持这个温度应不是很大的问题。
  2. 热带鱼类:我们常见的食用性的热带性鱼类以罗非鱼这主,其对温要求相对会高一些,最高温度和最适的生长温度与温水性鱼类差不多,但是最低水温不能长时间低于10度,否则一些弱小的鱼会因温度过低出现死亡。
  3. 冷水性鱼类:这种鱼在我国人工养殖的少或者说是室外养殖的少,常见的品种有虹鳟、棕鳟等等,这类鱼只要水温高于20度几乎很难活下来,所以一般在室内恒温养殖。


另外就您所说的多少天加一次水,这个主要还得看鱼的密度及水质变化,以及您那自来水水管的大小和水流量来定。如果农村自己挖井安装的那种自来水的话您可以长时间开着都不是问题,如果您想鱼长的快些的话可将水稍养绿一点,但这种水需要防晚上缺氧。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养桂鱼池塘怎么设置

池塘条件及设置:

(1.1)池塘条件:池塘为长方形,面积1~1.33hm2,池深3~3.5m,最大注水深度2.8~3.2m;

(1.2)池塘进、排水口设置:池塘进、排水口相对边设置;

(1.3)池塘消毒:池塘将池水排干后自然曝晒;然后用100~160kg/亩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而后过滤进水,一次性将池塘水位加至2.5m或以上;

(1.4)池塘增氧机安装:池塘安装两台功率1.5kw或2kw的水车式增氧机,分置于网箱组合的两侧;并保证开动时两台增氧机形成的水流同向;

(1.5)池塘生态设置:池塘在池埂内侧浅水区,移栽茭白和竹叶菜,间隔移栽;在池塘底部分散移植少量轮叶黑藻、金鱼藻沉水性植物,或兼有少量菹草;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一般为2-4亩,水深2米左右,以长方形为主,水质清新,水底泥少或无,排灌增氧设备齐全。

2、饵料鱼培育:根据适口性好,经济成本低的原则,可选择银鲫、白鲫、团头鲂、白鲢、花鲢等鱼苗种为饵料鱼。利用桂花鱼池塘放养前的空闲期培养前期饵料鱼,可自己繁殖鲫鱼或鳊鱼鱼苗种,也可在桂鱼未放养前20天左右投放各类鱼苗,亩放养量为40-60万尾。

其饲养方法用黄豆浆或其它饲料投喂,中后期饵料鱼则须专池饲养,宜采用多池高密度饲养,分次起捕,逐步拉稀的方法,以保证饵料鱼与桂鱼同步生长。3、桂鱼种放养:放养时间一般6月份,放养规格要求在6-10公分为宜,其好处是放养成活率高和生长速度快。一般每亩放养量500-800尾。

4、饵料鱼投喂:成鱼养殖期间,要做到每天都能吃饱为宜,如果饵料鱼过少出现饥饿状态,这样就会影响桂鱼生长或出现相互残杀现象。

5、水质调控:桂鱼池塘要调控好水质,做到勤换水。6-9月份高温季节是摄食旺季,要每周注排水一次,每次换水量0.4米,保持池水透明度40公分以上。

三亩鱼塘的养殖方法

1.养鱼时还要保证食物充足,一定要注意适量投喂,每次投喂5-10分钟内能吃完的量即可。喂食频率一定要根据鱼的大小决定,尽量不要在夜间、阴天喂食。

2、养鱼时还要保证水质干净,一定要定期换水。换水的频率可以根据所养品种习性决定,一般每隔7-10天就要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都不要让水温、水质发生太大的变化,换水除了可以保证水质干净,还能够保证水的氧气含量。

池塘里小鱼怎么养大

小鱼苗快速变大,可给小鱼苗增加营养,多喂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如小红虫,蚯蚓、打碎的鸡蛋黄,还可以用小鱼苗专用的颗粒饲料,平时要保持水质优良,氧料充足,这样合理的喂养小鱼苗就能快速变大。喂食饲料时一次不可以喂的太多,保持干净。

1、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池子才行,如果是养殖食用鱼的话,则鱼池最好在5亩左右一个,太小了水体小这样不利于鱼的生长,而水体过大虽然利于鱼生长,但是管理起来很不方便,特别是平时拉网很不方便,同时池子的深度一般都在1.5米以上为好(很多标准池的水深都是在2.5米左右),因此养殖之前定要将鱼池设计好。

2、另外一个就是养殖密度一定要合理,密度大了之后鱼的生存空间相对会变小,这样鱼的生长速度就会减慢。所以想让鱼长的快,则在养殖过程中鱼的密度一定不能放的过高才行。

3、同时想让鱼长的快,则要选用合适的饲料才行,对于鱼类来说所用的饲料并不是越贵越好,而是要根据鱼的品种和生长阶段来选用合适的饲料,如果饲料没选好,不仅浪费了饲料还会影响到鱼的生长速度。当然了,有了合适的饲料之后还需要合理投喂才行,这主要是在量和时候上一定要合理。

4、水质一定好,可以说水质是养鱼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水质的好坏仅影响到鱼的健康度同样会影响鱼的生长速度,因此想让鱼长的快则首先要将池塘里的水质养好才行。

池塘养鱼的饲养技术与技术要点有哪些

什么是池塘养鱼?池塘养鱼主要是利用经过整理或人工开挖面积较小的静水水体进行养鱼生产,由于管理方便,环境较易控制,生产过程能全面掌握,故可进行高密度精养,能尽快获得高产、优质、低耗的养鱼效益。

那么池塘养鱼具体怎么养?有些什么需要注意的?下面我们就一一为大家分析。

首先是池塘建设

池塘是养殖鱼类的生活环境,各种鱼类对所栖息的环境条件要求不同,池塘条件必须有利于鱼类生长,才能提高鱼产量和经济效益。

新建鱼池

1、位置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交通电源方便的地方建池。

2、水源和水质:良好的水源便于经常加注新水,防止因水质恶化、鱼类缺氧而死鱼;也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改善鱼类生活条件。池塘水源以河水和水库水最好。

3、面积适中:鱼苗鱼种池以3—5亩为宜,成鱼池以8—10亩为宜。面积大,适合鱼类生物学要求,鱼的活动范围广。水面广,受风力作用大,能给池子自动增氧。渔谚有“宽水养大鱼”的说法。

4、水深适度:池塘的水深,鱼苗池以1—1.5米、鱼种池1.5—2米,成鱼池2—3米为宜。这样的水深,水质不易剧变,可增加水体载鱼量,提高产量和效益。

5、土质良好:鱼池的土质必须有较好保水性,一般以壤土最好,粘土次之,沙土最劣。

6、池塘设计:池塘形状呈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为宜,长宽比5:3最佳。这样的池形,池埂遮荫小、日照长,利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也利于饲养管理和拉网操作。池塘底部呈龟背状,整个池底向出水口倾斜,有利于排水捕鱼。池塘周围应开阔,池埂最好种饲料草,不宜种植高大树木,以免阻挡阳光照射和风的吹动。

池塘养鱼的饲养技术与技术要点有哪些?

这个问题真的很深、很广呀朋友,在这踏火也只能抛砖引玉来大概说下了。池塘养鱼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那此过程中前靠们也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那么池塘养鱼有哪些饲养技术要点呢?踏火以自己这二十来年的经验做了下总结分析,主要有以下方面:


  1. 水质,养鱼养的就是一个水,而养水则要先养菌,因为鱼生活在水里,要想鱼健康生长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环境才行,所以要先养好水,所谓好的水则是要达肥、活、嫩、爽这四个标准,并且是缺一不可,为此在养鱼过程中需要做到合理的换水和适时的用药改底。

  2. 合理投喂,这个不是很难,只要做到依鱼的食性和生活习性来合理投喂就行了,但在喂的过程中要多注意水质、鱼况和天气的变化情况,并依此来适当加、减投喂量;另一方面也要保证所喂之饲料无质量问题。
  3. 合理搭配放养殖鱼的品种和规格,在养殖过程中要根据鱼池及水源等条件来合理选择所放养鱼的品种、数量和规格等,尽量做到所养之鱼在生活习性上起到互辅的作用,这样可能更好的利用水体空间和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4. 鱼病防控。这个才是养鱼的关键所在,在鱼病防控上要始终明白一个道理,对于鱼病一定是以预防为主,防治相结合的方针,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而不是在鱼已出现各种不适时才采取救火式的方法来用药治疗,其实这是不得已的下策之法。所谓的防主要是做好平时的消毒工作如下塘前的清塘消毒、鱼病季节前的预防用药,以及平时的合理投喂与管理等。
  5. 记录与总结,养鱼要想成功,生产过程中的生产笔记是少不了的,这些所记录的方法与数据是您养殖成功与否的重要参考依据,可为以后提供宝贵的参考数据。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的一些见解, 您以为若要养好鱼还有哪些是重要的因素呢?欢迎下方评论区内探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