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钓鲈鱼技巧

  1. 怎样养加州鲈鱼苗
  2. 3月钓鲈鱼技巧
  3. 鲈鱼在鱼塘里能自然繁殖吗
  4. 工厂化鲈鱼繁殖技术
  5. 人工养殖喂饲料的鲈鱼要多久产子
  6. 水库鲈鱼怎么繁殖

怎样养加州鲈鱼苗

1/6 分步阅读

在自然界中,加州鲈鱼喜欢栖息于江河湖泊的清澈的水底,不过经过人工驯化之后,这种鱼也能适应比较浑浊的水环境了。

2/6

加州鲈鱼是典型的杂食性鱼类,很凶猛,在自然界的水域中,成鱼加州鲈鱼喜欢捕食小鱼小虾,水生昆虫等,人工饲养条件下,喜欢食用特制的饲料。

3/6

加州鲈鱼生长比较快,有资料显示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一年加州鲈鱼就能够达到一斤左右,这种生长速度,可以减少养殖户的养鱼年限,使资金回笼快,也能够能满足市场对这种鱼的需求。

4/6

加州鲈鱼的肉质鲜嫩,出肉率很高,在我国广受消费者的喜爱,因此加州鲈鱼的养殖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以及更大的消费市场。

5/6

加州鲈鱼在烹饪的方法上,一般清蒸比较常见,因为清蒸出来的加州鲈鱼更加原汁原味,其鲜嫩程度不减反增,因此这种做法广受消费者的喜爱。

6/6

加州鲈鱼在养殖上一般很少出现鱼病,不过在养殖过程中,如果做得不好的话,也可能出现一定的鱼病,比如说烂鳃病等。

3月钓鲈鱼技巧 - 中国养殖网

养殖经验丰富的养殖户们对于鱼苗规格的划分早已熟透于心,但更多的养殖户或者刚入行的新手们对于鱼苗规格仍是一知半解,听到“夏花”、“冬片”、“朝筛”等词更是焦头烂额。“水花”,指从鱼卵中孵化出来后体长达7-8mm的鱼苗,水花经10-15天饲养,养成体长达1.5-50px的稚鱼,称为“乌仔”、“黑芝麻”。乌仔经过10-15天饲养,养成体长达3-125px的稚鱼,由于此时正值夏季,故称“夏花”。夏花经3-5个月的饲养后体长达10-400px,在冬季出塘的鱼种,故称“冬片”。

一、池塘条件

加州鲈鱼善栖息在水质清新、底质不混浊的静水环境中,活动于中下水层,有占踞栖息习性,适宜生长水温12~30℃。混养池塘面积一般0.2~0.333公顷,水深1.5米以上,水源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有排灌系统,旱涝保收。

二、混养方式

池塘混养加州鲈,一般在其他鱼种的成鱼池、亲鱼池进行,目的是利用它摄食池中小杂鱼和水生昆虫,抑制野杂鱼类的繁殖,使混养池中低值小野杂鱼被高档鱼所利用,提高优质鱼比例,增加池塘整体效益。主养罗非鱼的池塘混养加州鲈鱼可以控制罗非鱼的过多自繁,是一种经济的养殖方式。为了保证养殖鱼种不被加州鲈鱼捕食,加州鲈鱼入池时,池内的草、鲢、鳙、鲤等主养鱼的规格应在200克以上,鲫鱼、罗非鱼规格要求在10厘米以上。放养时间一般在5~6月份为佳,每公顷可放当年繁殖的鲈鱼苗种规格3~4厘米300~450尾,如饵料多、池塘条件适宜,混养鲈鱼尚可多放几尾。但不要同时混养乌鳢、鳗鲡、大口鲶等偏肉食性的鱼类。

三、饲养技术

加州鲈鱼可利用池塘中自然繁殖的小野杂鱼类及水生昆虫等天然饵料,每公顷混养300尾一般不需要投喂饵料鱼,这是非常经济的放养方式。但如果池塘中野杂鱼类贫乏或放养数量多,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时,可向池中投放一批小野杂鱼让其繁殖后代,以保证加州鲈鱼每天都有充足的饵料鱼。或混养一定量的罗非鱼,让其繁殖出小苗供加州鲈鱼捕食。

四、日常管理

坚持早晚各巡塘1次,避免池水过度混浊或过于肥沃,透明度以30~40厘米为宜。要定期注入新水,一般每半个月换水1次,增加水中溶氧,促进鱼类生长。高温季节,要注意鱼病防治,在6~9月间每半个月每公顷施375千克生石灰,以调节水质,杀死病菌,杀死寄生虫、细菌等可用0.7ppm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及1ppm的漂白粉全池泼洒。

1、早期鱼苗以池中浮游动物及蠕虫为食,过早驯饵对其生长不利;驯化太迟,食性已定型,要改变它的习惯便会有一定难度,这时一旦缺乏适口的小鱼、虾,加州鲈鱼便会自相残食。通常1~2厘米时开始驯化,等鱼塘中鸡花几乎没有时最佳。

2、加州鲈鱼属掠食性鱼类,喜欢追逐猎物,最可口的食物放在食台上也不会引起摄食。首先要改变它从吃“活食”到吃“死食”。所以要在喂食方法上改进,通常用定点、定时抛喂的方法,促使鱼群集中争食,抛喂大小适可的食料,模拟“活食”使食物从水面有力入水,一般采用水泵在饵料台冲水。

3、一般采用活鸡花定点、定时利用水流投喂,使加州鲈鱼习惯定点摄食,再改成“死鸡花”,最后该换成配合饲料。 投喂时间为6:00~8:00、10:00~12:00、14:00~15:00、16:00~17:00

4、(1)驯化第一天—将饲料:鸡花=1:3的比例,也可鸡花多点进行投喂。(投喂过程中,吃的鱼多就多喂,若鱼大多数集中在投喂台下则说明投喂量不够(2)驯化第二天—饲料:鸡花=1:2,第一餐可以饲料多点让大的先吃饱。·······之后根据鱼苗大小来调控饲料和鸡花的比例,建议在驯化过程中用富鱼康拌料。

5、 应当注意的是,要使加州鲈鱼食性驯化转变,必须渐进程序不能操之过急。通常掌握“三部曲”:

一是活饵定时、定点抛投,。养成汇集固定食场进食。

二是改换新鲜“死饵”,可在投喂活饵时用逐步添加,直至替换成功。

三是改换人工配合饵料时,也可用逐步添加直至替换。

鲈鱼怎么养殖

从鲈鱼的生活习性中,我们可以得知,鲈鱼既可以生活在海水里,也可以生活在淡水里,所以就有了淡水鲈鱼称呼。而淡水养殖鲈鱼的重点也是养殖技术,所以掌握养殖技术至关重要的。

一、池塘建造

1、选择水源丰富,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地方建池。

2、每口池塘5~8亩,呈长方形,南北走向较好。

3、要求池底平坦,砂泥底质,池岸牢固,池深2米。

4、池底要埋设进、排水管道。同时配备1~2台1.5千瓦的增氧机,养殖场要有发电备用机组。

5、临放养时要做好池塘清淤消毒,可在放苗前一周每亩用50公斤生石灰或5~10公斤漂白粉干池泼洒消毒。

6、放苗前要施肥培养池水的基础饵料,使池水呈油绿色或茶褐色为宜。

二、饲养管理

1、将鲈苗过筛后按大小分池饲养。

2、放养密度一般为2500~3500尾/亩。水深1.5米以上, 要保持池水适宜肥度,以透明度在30厘米、水色呈油绿色为宜。

3、每天投饲两次,主要饲料为搅碎的鱼糜和浮性颗粒饲料,饲料中要添加维生素B、C,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6%。

4、每月还要将土霉毒、红霉素、维生素药物拌饵投喂2 次,每次连服3 天。

5、同时定期用 0.4ppm 强氯精或20ppm福尔马林对池塘全池泼洒消毒。

6、每天做好巡塘管理,在夜间或天气闷热气压低时开机增氧,发现池水变坏要及时排换水,保持池水清新。

3月钓鲈鱼技巧

钓鲈鱼的技巧是什么

1、季节选择:据调查表明在北方地区一般每年有两次比较适合作钓鲈鱼的时间段,第一次大约是四月末五月初,这个时间段的鲈鱼个头比较大,属于产卵的亲鱼,会持续到七月末。第二次是秋季钓鱼,时间点大约是十月的下旬到十一月的中旬,温度比较低,这个时候的鲈鱼个头比较小,活动的水层要比春季深一些,是比较好的路亚鲈鱼时机。

2、作钓时间:按照以往的经验路亚鲈鱼的最佳时间,一般会选择一天当中的清晨和傍晚,也就是日出和日落的时间段。这两个时间段的水中光线没有夜晚那么暗,且鱼虾处于活跃的状态,鲈鱼也会离开之前躲藏的地方进行觅食。

3、出钓天气:钓鲈鱼和作钓其他鱼种一样,也需要对天气进行选择,据研究表明小雨天气下掉鲈鱼的效果比较好,这主要是因为鲈鱼属于短洄游性鱼类,淡水对鲈鱼的刺激性比较强。特别是下雨的时候鱼点会和海面产生振动,会掩盖作钓岸边环境对于鱼类的影响,因此会致使鲈鱼放松警惕,比较容易咬钩。

4、钓点选择:钓鲈鱼不同于其他鱼种的一点就是选择钓点,这主要是因为鲈鱼的警惕性要大大高于其他鱼种。特别是作钓一些比较安静且水质清的水域,鲈鱼的吃食尤为谨慎,这时候采用一些颜色比较鲜艳且泳姿好的拟饵能起到很好的诱钓效果。所以在选择钓点的时候可以居高临下的观察海面,根据海水的颜色及海水下的阴影来选择钓点。

5、作钓手法:水流比较急且饵重比较大的时候,可采用慢速平拖法莱钓鲈鱼;水流速度比较慢或者鱼口不好的时候,可以用钓竿和摇轮配合,采用不断抽动钓竿或者八字等动作来诱钓鲈鱼。如果是在岸边中鱼,因为水浅鱼很容易逃跑,这时候要注意收线,并且要准备随时压杆降鱼,或者可以选择多遛一会鱼,待到其筋疲力尽后再拖上岸。

1.

钓点 夜晚鱼胆大敢与靠边,因此,夜钓时可以选择较浅水域,一般不超过1.5米为好。

2.

饵料

诱饵 由于夜晚鱼类主要靠嗅觉觅食,所以要求诱饵应有强烈的气味。因此,在日钓诱饵的基础上应加入一些增味料。

钓饵 与日钓钓饵基本相同,也需要根据水域中的鱼情来选择钓饵。

3.

钓具 夜钓的特点是光线较暗,鱼儿遛边。

三月份钓鲈鱼可以用荤饵,也可以用假饵。三月份可以垂钓鲈鱼,要根据鲈鱼习性准备饵料。鲈鱼喜欢吃肉,是鱼类之中比较典型的一种肉食鱼,首选的饵料就是荤饵,比如小鱼、小虾、泥鳅、蚯蚓等。另外,鲈鱼是路亚钓法的重要目标之一。若采用这种钓法,就需要使用假饵。比如亮片和波趴,就是常用并且效果比较好的两种假饵。

鲈鱼在鱼塘里能自然繁殖吗

淡水鲈鱼在原产地是可以自然繁殖的,饲养的话多用人工繁殖。一般体重到2.5-4千克左右的鱼就会性成熟,此时可以将一尾雌鱼和多尾雄鱼混合养殖,它们一般会在荫蔽的地方进行交配,产卵后雄鱼会驱赶雌鱼,独自担任保护鱼卵的重任,鱼卵一般要等待5-7天孵化。

加州鲈可以在池塘中自然产卵,也可通过注射催产剂达到同步产卵。生殖季节,当水温达到18℃以上,就可以进行人工催产。挑选成熟的亲鱼按1:1雌雄配对,注射催产剂后再放入产卵池。

  人工繁殖的产卵池在繁殖季节到来之前就应根据生产规模准备好,池子在使用前应用漂白粉、生石灰等药物清塘消毒,待药性消失后方可放鱼。并要求水质清新,溶氧丰富。大小由几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均可,以沙质底、斜坡边的土池为好,水深70~80厘米,池埂坡比1:2或1:3,这样即使亲鱼易于挖巢,又不易被风浪冲塌。一般2~3平方米放1组亲鱼。

  在鱼池四周或浅水区及池底每隔1米左右放一石子堆、砖头堆(直径30~40厘米、高约5~10厘米)或放旧网片等,以备亲鱼产卵前筑巢附着。一般加州鲈对不同材料制作的人工鱼巢的适应性程度为:粗河沙=黑色小石子片>柳树须根>绿色聚乙烯网片>麻袋片。

  如要密集产卵,可在产卵池一边设置产卵舍。产卵舍约1米长宽,一间一间并排,三面用水泥板或木板连接。鱼巢放在底部,以利鱼孵附着。产卵舍的第四面侧向着池中心。

鲈鱼在鱼塘里能自然繁殖的,

鲈鱼生长速度较快,繁殖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1月,鱼苗长至年底体长25厘米、重0.5市斤,6龄鱼体长达权0.8米,最大的个体长达1米、重 15—20公斤。

淡水鲈鱼在原产地是可以自然繁殖

在我国南方池塘强化饲养条件下,1冬龄性成熟。繁殖季节为3月~6月份,水温15℃~26℃。在池塘中可自然产卵繁殖。有挖窝筑巢产卵习性,多次产卵,卵粘性,圆球形,淡黄色,沉在巢穴底孵化。雄鱼守护鱼卵直至鱼苗出膜,能平游自由游泳摄食为止。鲈鱼胚胎发育时间与水温呈正比,孵化水温18℃~21℃,孵出仔鱼需45h左右。水温24℃~26℃需孵化30h左右。刚出膜至3日龄仔鱼的腹部有粘性物质,使仔鱼附着在适宜的水环境中发育。

工厂化鲈鱼繁殖技术

工厂化鲈鱼的繁殖技术。

催产

经一段时间暂养以后,雌亲鱼性腺发育至Ⅳ期中末,腹部膨大明显,触摸腹部感觉柔软;雄亲鱼挤压鱼腹精液已能流出。此时,可进行催产。常用的催产激素为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通常采用背鳍基部肌肉分次注射的方法进行催产。激素用医用生理盐水溶解,每次注射的激素溶液以2毫升左右为宜。

注射的次数与间隔时间视亲鱼性腺发育的情况而定,雌鱼一般要注射1~3次,间隔时间24~72小时;雄鱼一般注射一次即可。雌鱼每次注射LRH-A3的剂量以2~5微克/为宜,雄鱼剂量减半或1/4。催产后的亲鱼要专池暂养,以便观察亲鱼的活动情况及腹部的外形变化。

授精

催产后的效应时间一般为36~96小时,当雌亲鱼腹部极度膨大,挤卵观察,卵子游离、晶莹透亮、圆润饱满,吸水后手感富有弹性,即可进行人工授精。先将雌鱼卵子挤入干净的白脸盆内,然后马上挤入雄鱼精液,搅拌均匀使精卵充分混合,静置1~3分钟后加适量海水静置5分钟,然后用纱窗网滤去受精卵中的污物,再用60目筛绢网将受精卵滤出,用海水漂洗数次后将受精卵放入大的容器中加满海水,用抄网捞出上层漂浮的受精卵,计数后进行孵化。经催产以后的亲鱼,在暂养池中给予一定的流水刺激也会自然产卵、排精,受精卵可用80~100目拖网收集。

孵化

一是在育苗池中设置孵化箱(60~80目筛绢制成),将受精卵放入该箱中在微充气条件下孵化,放卵密度为50~100万粒/立方米,仔鱼全部孵出后分放到育苗池中培育;二是在水泥池中微充气集中孵化,放卵密度5~10万粒/立方米;三是直接在育苗池中微充气孵化,放卵密度为2~5万粒/立方米,仔鱼孵出后原池培育。孵化期间水温15~18℃、盐度26‰~28‰、pH8.0~8.6、溶解氧>5毫克/升为宜。在水温16℃条件下,孵化时间约为76小时,在水温18℃条件下,孵化时间约为60小时。

人工养殖喂饲料的鲈鱼要多久产子

每年12月初至次年3月为放苗时间,从海区捕捞的鲈苗体长1.5~2厘米,要经过淡化至盐度4‰~7‰后方可投入盐度1‰的暂养池暂养过渡。

一般放养密度每亩约8000尾,选择晴天中午放苗,此时水温、溶氧较高可减少鱼苗不适,鱼苗经带水消毒后放入已准备好的网格里。由于高密度养殖投饵多,鲈鱼又很少寻食塘底剩饵,故拆网后每亩要投放少量鲫鱼、罗非或鳊鱼(杂食性),并搭配少量花鲢(滤食性),以减轻水质污染并增加养殖效益。

一般一到两年产子,鲈鱼的人工繁殖通常采用人工授精方法进行受精。在亲鱼发情时将鱼捕起,轻压雌鱼腹部有游离的成熟卵粒流出,此时必须按住生殖孔,将亲鱼提出水面,用毛巾擦干体表水分,把卵挤入事先擦干水的搪瓷盆中。

挤卵的方法是从前向后挤压,但不能太用力,以免将亲鱼挤伤,在挤卵的同时用相同的方法将雄鱼的精液挤入擦干水的另一容器中,并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然后立即倒入卵盆中,用羽毛搅拌1—2分钟,使卵和精子充分混合,然后慢慢加入清水,再轻轻搅拌l—2分钟,静止1分钟后倒去污水,再经两三次洗涤后,便可移入孵化器中孵化。

人工养殖的鲈鱼孵化率的高低与孵化水温、水质和溶 氧量都有密切关系,而胚胎的发育速度与水温的关系最为密切。在 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水温高,所需时间短;反之,则所需时间长。 鲈鱼受精卵的孵化,在22 ~24.5℃水温时,孵化需31小时;当水 温在17 ~ 19℃时,需52小时才能孵化出鱼苗。

当孵出的仔鱼开始自 由游动时,要移走鱼巢,将仔鱼出池或者在原池培育。据报道,水 泥池孵化率可达66% ~ 70. 9% ,池塘孵化率达52%。

水库鲈鱼怎么繁殖

水库淡水鲈鱼在原产地是可以自然繁殖的,饲养的话多用人工繁殖。一般体重到2.5-4千克左右的鱼就会性成熟,此时可以将一尾雌鱼和多尾雄鱼混合养殖,它们一般会在荫蔽的地方进行交配,产卵后雄鱼会驱赶雌鱼,独自担任保护鱼卵的重任,鱼卵一般要等待5-7天孵化。

1、培育亲鱼

  选择1-3冬龄,体重达1-4斤的大鱼作亲鱼,培育场地的面积要求较大,水质要好,水体的溶氧要高,可以和其他的食用鱼一起混养,也可在微流水和排灌方便的池塘中单养。水深在2米左右,面积最好在2-3亩。方便管理,一般每亩培育100尾左右亲鱼,还可在其中配养一些鳙鱼,可调节水质,放养一些小鱼小虾作为饲养,每天的投喂量是亲鱼体重的3%,在亲鱼产卵前一月进行集中饲养。

  2、选鱼

  做好培育亲鱼的工作后,就要开始挑选鱼种,分辨雌雄了,至于如何区分鲈鱼的雌雄呢,就要根据它们的体型和生殖结构来判断了。雌鱼的体型较粗而短,在产卵的季节时,鱼腹膨大柔软,按压有弹性,尿殖乳头稍凸,呈红润状,上有两个孔,分别为输卵管和输尿管开口。雄鱼的体型较长而瘦,在繁殖期鱼腹无明显突起,尿殖乳头凹陷,只有一个孔。

  3、建造产卵地

  产卵地可选择搭建水泥池,大小面积视繁殖规模而定,在池地和四周,用聚乙烯密网片搭建一个个产卵窝,网片四周用石块压住,网片中间铺上一次小石子。在放鱼前要先进行消毒以及去碱处理,防止碱性过大,导致鱼类死亡。而如果是选择使用池塘作为产卵地,也是先清塘消毒,在重复水泥池的操作,大家产卵窝。

  4、催产

  在,,每年的3-5月,水温保持在18-35度时,个雌鱼注射鲤鱼脑垂体,一般按照体重决定注射剂量,每kg注射5-6毫克,而雄鱼在这个基础上减半,一般20小时作用即可产生作用。

  5、授精

  注射后的鲈鱼将其以1:1的比例放置在产卵地进行产卵,一般每亩放养二三十对亲鱼,放入后它们就会自行配对,雄鱼会很快的筑巢。雌鱼会将卵产在巢窝中,而卵会粘在网片和石子上,接下来会守护卵,在产卵后要保证充足的饵料,防止亲鱼因饥饿将卵吃掉,待卵全部孵化出鱼苗后,将亲鱼及时捞出,完成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