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猪养殖的指标有哪些

  1. 9月份保育猪温度多少适宜
  2. 为什么非瘟对保育30斤小猪危害不大,但到90斤以上很难存活,是什么原因

9月份保育猪温度多少适宜

随着外来品种猪在我国开始集约化养殖,外来品种猪不同于我国本地品种猪,外来品种猪对温度是有要求标准的,不能过高,不能过低,对猪来说,猪舍有一个最佳温度,也就是舒适温度,猪不但能保持健康,而且生产性能会非常好,但不同阶段的猪,需求的最佳温度也是不一样。

1.哺乳仔猪最佳温度:初生仔猪最佳温度为34~35℃,以后随着日龄的不断增长,每周降低2-3℃,直至降到断奶猪最佳温度24~28℃

2.保育仔猪最佳温度:31-60日龄猪适宜温度为22-24℃,60日龄猪适宜温度之后18-22℃

3.母猪最佳温度:后备母猪适宜温度是18~21℃,妊娠母猪的适宜温度是16~19℃,哺乳期的适宜温度是20~24℃

4.种公猪最佳温度:种公猪的适宜温度是15~19℃,后备公猪适宜温度是18-22℃

总的来说无论是种猪、母猪还是仔猪,温度是猪场饲养管理的重要指标,决定了猪群健康和饲料消耗问题,尤其是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最为关键。猪在低温环境中,猪生长和增重减慢,饲料利用率低,温度过低的时候可以导致猪发病和生长停止,当温度达到40℃时,猪散热功能丧失,造成死亡。这里有一个猪最佳适宜温度,计算公式为:适宜温度= 26℃一0.06X猪体重,比如:猪体重50kg时,最适宜温度为26 ℃ 一3 =23 ℃。

为什么非瘟对保育30斤小猪危害不大,但到90斤以上很难存活,是什么原因

为什么非瘟对保育30斤小猪危害不大,但到90斤以上很难存活,是什么原因

为什么非瘟对保育30斤小猪危害不大,但到90斤以上很难存活,是什么原因?

虽然理论上非洲猪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是接近100%,但是在临床养猪上确实大体上有这么个规律,猪群发病多是从母猪和肥猪开始发病,而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的发病相对比较低,目前对于这一现象并没有明确的科学结论,说法也是各种各样,有几种得到大家认可的观点如下:

保育猪养殖的指标有哪些 - 中国养殖网

1)胸腺发育

胸腺是动物体内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该器官在幼龄动物体内比较发达,发挥着重要的免疫功能,而随着猪体的发育,胸腺会逐渐萎缩。研究表明,胸腺在非洲猪瘟的防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胸腺萎缩后猪群也就失去了抵抗该病的重要能力,临床就会表现为仔猪不发病但是母猪和大猪发病的情况。

2)母猪体质差

为了追求母猪最大化生产成绩,母猪从配种第一胎开始直至其被淘汰,中间休息的时间很短,不是在妊娠就是在哺乳,这就导致母猪的潜能被过度消耗,导致母猪的体质变差,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下降。

另外,为了控制生产成本以及母猪的膘情,母猪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相比仔猪饲料中的蛋白含量要低很多,而饲料中蛋白含量不足,就会影响机体免疫系统发挥功能,尤其是抗体的产生,这也导致了母猪对该病的易感性比仔猪更高一些。

3)免疫抑制性疾病

最后就是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影响,这里的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种类很多,包括蓝耳、圆环等病毒性疾病,也包括支原体、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等呼吸道疾病,还有霉菌毒素、抗生素等其它因素,而我国母猪常年受到免疫抑制性疾病的侵袭导致母猪处于亚健康状态,一旦猪场内出现病毒最先感染的就是母猪和大猪。

从以上观点,我们对于非瘟的防控应该获得一定的启发:a、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应时刻关注母猪的健康度,观察母猪的眼屎泪斑、背部出血点等亚健康的临床表现,一旦出现要及时进行调理;b、适当提高母猪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满足母猪的影响需求;c、母猪饲料中建议定期添加氨基多维、葡萄糖等,氨基多维可提高母猪的营养供给,葡萄糖可促进母猪排毒;d、定期在母猪和大猪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等提高免疫力的药物以及板蓝根、金银花等清热解毒类中药,扶正祛邪调理母猪机体状态。这些都有利于保证母猪的健康,提高抵抗非瘟的能力。

我不知道非瘟到底是如何侵害猪的免疫系统,但我却亲身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2019年春节后,我的小农庄里散养的500多头野香猪,也中枪倒下了,经过月余的消毒、治疗等各种手段的抢救,感觉无济于事,最后仅剩下20多头。这次中枪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去屠宰场屠猪所为,自从去了屠宰场宰猪后,第三天就有猪呆立不吃食了。就用这次的亲历来回答您的这个问题吧。

一、非瘟对多大的猪都会侵袭,只是公猪母猪先发病,小猪最后发病。

首先,您的这个观点,我的感觉不太正确,小猪也会一样被侵袭而死亡,只是没有其他年龄阶段的猪发病早。一个猪群里如果同时感染的话,感觉是公猪还有母病最先发病死亡,接着是商品大猪,最后是小猪,有时相隔月余。还有的没有断奶的很小的小猪,在母猪死去后才饿死的。

二、为什么会有公母猪先死,小猪最后伤亡的这种现象呢?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专业的术语我不太了解,但凭我的感觉,因为公猪在经常交配的过程中导致免疫系统的免疫功能下降,所以越是爬垮最旺盛的公猪体质越差,也是最先倒下的,而快该生产的母猪以及带仔的母猪也是身体最弱的时候,免疫力也是最差的时候,对于小猪而言,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处于发育的上升阶段,主要的营养来源又都是母乳,母乳的营养自然是比配合饲料的营养高的。这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吧。

综上所述,公母猪最先发病,商品大猪次之,最后才是小猪的原因,可能与其免疫系统有关,还与其饲料的采食有一定的关系。

href="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749828045609107716/" id="link8731579572654045" target="_blank"

本回答属@我和我的小农庄原创作品,禁止未经许可抄袭、洗稿使用,一经发现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