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猪驱虫季,您家的猪驱虫做的对吗

  1. 又到一年猪驱虫季,您家的猪驱虫做的对吗

又到一年猪驱虫季,您家的猪驱虫做的对吗

驱虫对养猪场来说是不可缺少一项任务。寄生虫是能降低猪的免疫力,使猪抗病力下降,生长缓慢,最后形成僵猪,要要想养好猪,必须科学合理的进行驱虫。

又到一年猪驱虫季,您家的猪驱虫做的对吗 - 中国养殖网

跟猪驱虫要选择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药物,一般来说仔猪出生后三个月。进行驱虫,母猪每季节驱虫一次,母猪在产前驱虫一次。驱虫应在晚上最佳。

选用左旋咪唑,按每公斤体重8毫克计算,药量要足但是不能过量,过量容易中毒,在驱虫中要交叉使用驱虫药,以免产生耐药性。用药时间要适当驱虫过早起不到效果,过晚影响猪的生长。


方法是在晚上驱虫,为了让药物快速吸收,中午不要喂猪,晚上喂驱虫药,先把药碾碎,用平时采食量的一半。驱虫药充分拌匀,一次喂给猪。

驱虫后第二天早上,检查是否有虫从粪便排出看驱虫效果如何,如果粪便中虫没有虫,说明球虫效果不佳,过一周后按上述办法,换别的驱虫药物在进行一次驱虫。

怀孕母猪在产前一个月驱虫,可用伊维菌素,伊维菌素相对来说对母猪怀孕期间,比较稳妥。注意掌握要准确,因为怀孕期间,方法和上述一样进行驱虫。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由于时间仓促,晚上加班写的,有不到之处,请在评论指出,谢谢大家。

驱虫对于每个猪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怎样驱虫才能让猪健康成长呢?下面小洋就给大家讲讲猪场该如何驱虫!

1.驱虫时间,种公、母猪驱虫一般三个月一次最佳,断奶猪和保育猪根据日龄来驱虫,外购种公、母猪和仔猪到猪场后一个月以后开始驱虫。

2.驱虫方式,(1)拌料让猪通过采食饲料、胃、肠吸收把虫卵排除体外。(2)肌注方式,通过肌注液体让猪本身吸收,此方法操作简单,肌注时一定要把驱虫液注射到体内。以上两种方法效果都一样,具体要看猪场使用那种方法方便和实用。

3.只要做好以上几点驱虫工作,生产、饲养管理轻轻松松,让猪健康快乐成长早日出栏。

以上是小洋个人从养殖中总结出来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又到一年猪驱虫季,您家的猪驱虫做的对吗?驱虫属于猪场日常饲养管理中的重要一项,俗话说“寄生虫盗取利润”,一个猪场寄生虫防控到不到位就直接决定了猪场经济效益的高低。而养猪场驱虫,需要注意两个问题:驱虫药的选择,驱虫模式的制定。

驱虫药的选择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驱虫药物主要有三种,包括脒类化合物类驱虫药,咪唑丙噻唑类驱虫药以及大环内酯类驱虫药。每种药物的驱虫谱不同,而且没有一种驱虫药可以对所有寄生虫有效,所有养猪朋友在选择驱虫药时建议选择复合制剂。

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就是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的复合制剂,因为阿苯达唑主要针对的是线虫、吸虫和绦虫,而伊维菌素对出了绦虫、吸虫类以外的寄生虫几乎都有效。两种药物混合使用就基本涵盖了猪体内外所有寄生虫种类。

驱虫模式的制定

建议猪场采取“三维立体”驱虫模式,即口服药物+体外喷淋药物+环境消毒三方面结合。母猪和种公猪一年驱虫3-4次,每次使用药物7天,间隔一周后再次使用7天;商品猪分别在断奶后14天猪群逐渐稳定后驱虫一次,再就是50公斤前后再驱虫一次,同样药物连用7天,间隔一周后再连用7天。

虽然口服驱虫药对体外寄生虫也有杀灭作用,但是效果不理想,甚至一些体外寄生虫感受到药物后会主动离开猪体,待驱虫完成后再重回猪群身上,所以在口服驱虫药的同时建议猪群体表喷淋体外驱虫药物,一般一次驱虫喷淋2次即可。

还要注意的就是环境消毒,环境中的一些虫卵和幼虫可能会存活下来,可能会对猪群有持续感染,建议在驱虫期间对猪群的粪便进行统一处理,同时加强全场消毒,统一一次驱虫消毒2-3次即可。

驱虫虽然是猪场常规操作,但是多数养猪朋友采取的也仅是在饲料中添加驱虫药这种简单的驱虫模式,很难将寄生虫驱净,临床上也就出现了钱花了,虫也驱了,可是最终的结果却往往不令人满意的现象,所以还是建议养猪朋友在春天这个驱虫季节,还是要选好驱虫模式和驱虫药物,驱虫才彻底有效。

经过了一个冬天的休养生息,寄生虫们也在春天开始慢慢的开始复苏,我们知道有一句话说的是:寄生虫偷走猪场利润,这也从侧面反应出了,如果春节做不好生猪的驱虫管理,将会猪场的利润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那养殖户究竟该怎么做呢?

1、制定驱虫管理程序,定时对生猪和猪舍进行驱虫:

(1)新购仔猪:进场后1-2内体内外分别驱虫一次;

(2)生长育肥猪:9周龄和6月龄时体内外分别驱虫一次;

(3)每月定时对种公猪、种母猪和后备猪进行一次体外驱虫;

(4)引进的种猪,在使用前进行一次体内外驱虫;

(5)母猪进产房之前对于猪舍进行空栏驱虫一次,临产母猪上产床之前也需体外驱虫一次。

2、对于驱虫药物的选择

驱虫药物要根据猪群的生长情况、药物特性、用药对象来灵活选择,体内外驱虫时可选用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如果是体外喷雾驱虫的话,可选用敌百虫等。驱虫之后最好是7天之后在加强一次。

3、驱虫后的饲养管理

及时收集驱虫后的粪便、最好是进行生物发酵处理,这样可有效的降低虫卵的存活率,同时在驱虫时也需加强猪只的饲养工作,必要时可在驱虫前添加部分健胃类的药物,促进猪只的消化 吸收。

以上内容仅代表我个人观点,每个地区的行情不同,请根据实际地区情况来看。欢迎点击关注“微养殖”,您的每一次点赞、收藏、关注,都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如果有什么疑问,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留言。

文/微养殖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寄生虫种类多且临床发生率也在变化,因此根据寄生虫的寄生特点及致命特征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一,体外寄生虫,包括跳骚,螨虫等寄生虫。

二,消化道寄生虫,包括蛔虫,鞭虫,食道口线虫等寄生虫。

三,血液寄生虫,附红体,弓形体,立克次氏体等寄生虫。

下面给大家讲一下防治措施

第一,对于寄生虫病较为严重的猪场体外和消化系统寄生虫,应对全场所有猪只进行一次驱虫,可用多拉霉素或伊维菌素针剂注射驱虫,也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伊维菌素粉剂驱虫药饲喂一周,间隔一周后再进行二次驱虫。

第二,母猪生产前,一到两周使用伊维菌素阿苯达唑驱虫一次,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幼虫感染引起母猪泌乳下降和仔猪下痢

三,种公猪每年春秋两季使用,伊维菌素驱虫两次,后备猪在驱虫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内使用,经产母猪断奶后在配种前可以驱虫一次。

四,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后,可以使用拌有阿维菌素粉的饲料连喂一周,连续两次饲喂每次间隔一周

五,在气候较潮湿的高温季节血液寄生虫和原虫发病率高且对猎危害非常大。会引起猪高烧不退,粪干尿黄,呼吸急促等症,甚至形成混合感染给猪场造成很大损失,因此每1到2个月应该对猪群,投喂磺胺类或四环素类药物进行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