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头鸭的养殖时间

绿头鸭的养殖时间

绿头野鸭性成熟早,145天即可开始产蛋,全年产蛋期长达9个月。在我国南方地区,春孵的绿头野鸭,在当年10月产蛋,冬季不休产,可连续产蛋到第2年6月末才结束,年产蛋可达120—150枚,种蛋受精率在90%以上。

、经济效率高。目前,商品肉用绿头野鸭养殖成本每只不超过15元,而市场售价在22—25元之间,每只可盈利10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鲤鱼养殖周期是多久

鲤鱼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成为我国水产养殖的主要对象。现在鲤鱼的养殖也十分广泛,在我国的淡水鱼产量中,鲤鱼的占比较大,因此它在我国的水产养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绿头鸭的养殖时间 - 中国养殖网

我国现在养殖的鲤鱼,其实有很多的品种,这其中不但有我国土生的本地品种,也有许多外国的引进品,以及一些杂交品种等。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品种特点。那么,鲤鱼的养殖周期是多久呢?

说到养殖周性,其实在我国大部分的地区,都是以一个自然周年为养殖周期。这是由于我国的气候条件所造成的,一般来讲,我们养鱼春(冬)季放苗,夏季、秋季鱼生长,然后冬季捕捞收获。

当然在成鱼饲养的过程中,我们放养的鱼苗,并不是当年的水花鱼苗(鱼卵刚孵出的幼苗)。而一般是已经,经过一个养殖周期的大规格鱼种。然后再将这些鱼养殖一个周期(周年),一般即可上市。这样算来这些鱼的养殖周期,就应该在两年左右。那么我们如何确定鱼的养殖周期呢?

其实决定这个养殖周期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鱼达到性成熟,这是一个基本的标准。因为鱼在性成熟前,生长速度是最快的,而达到性成熟后,虽然还在生长,但生长就有所放缓,如果鱼达到性成熟后再饲养,饲料的报酬也会有所降低。那么这样养殖就不划算了。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跟所期望的出塘规格有关,如想获得更大规格的鱼,那么肯定就需要多养一些时间,因此也常见一些鱼,在鱼塘养三到五年才捕捞上市。而鲤鱼的性成熟,一般在第三年左右。

综上可以看出,鲤鱼养殖,也应该像其它的多数淡水鱼一样,第一年先将其培养成大规格鱼种,第二年再养一年后捕捞上市,这样算起来也算是二年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常规的饲养方法下,最经济划算的养殖周期。事实上,在现代高营养,高激素水平的饲喂下,当年的水花鲤鱼苗,同样也能达到上市规格,那么这个周期就相对较短了,算一算就只有六七个月的样子。当然,你如果愿意饲养,鲤鱼的寿命是很长的,你养它个三四十年(观赏类鲤鱼),它应该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这个问题!

野生鲤鱼平时多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沼的水草丛生的水体底层,以食底栖动物为主。其适应性强,耐寒、耐碱、耐缺氧。在流水或静水中均能产卵,产卵场所多在水草丛中,卵粘附于水草上发育。鲤鱼是淡水鱼类中品种最多、分布最广、养殖历史最悠久、产量最高者之一。冬天,鲤进入冬眠状态,沉伏于河底,不吃任何东西。

春天产卵,雌鱼常在浅水带的植物或碎石屑上产大量的卵,受精卵在3~4天后孵化。鲤鱼生长很快,大约第三年达到性成熟,平均重量在1千克左右。

如今鲤鱼也被大量人工养殖,一个完整的鲤鱼养殖周期是在两到三年,即今年的6月下鱼苗,后年的冬天以后就可以收获了,第一年从鱼苗养成100克至250克重的鱼种, 第二年到第3年能长到一到三斤这样就可以在市场售卖。

但近几年随着水产养殖商业化的完善,一些当年或者第二年就可收获的新型鲤鱼养殖技术横空出世,在保证了亩产量的同时还节省了时间,可谓是一举两得。下面为您介绍一下这种新型养殖方法。

鲤鱼是北方地区主要的养殖品种,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和产量的逐年扩大,养殖利润率逐年下降,2013年以来,鲤鱼成鱼价格始终在养殖成本边缘徘徊,80%以上养殖户不赚钱。

传统的鲤鱼养殖普遍采取一年养一批,由于年底商品鱼大量集中上市,导致了卖鱼难,鱼价低,加上整个北方鲤鱼养殖大多全程使用颗粒饲料,因此,在鱼价相对较好的6月初到8月上旬无鱼可卖。同时,一年养殖一批鱼的模式,养殖户中途不卖鱼,甚至在越冬期间赌鱼价,导致资金流动周期长。养殖户养殖资金投入大、收益低,经销商赊欠比例越来越大,资金回笼率也持续下降。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鲤鱼养殖户盈利能力低、资金周转率低的现状,天津地区有养殖户开始引进鲤鱼膨化饲料,同时调整养殖模式,通过梯度放苗,或者一年多批次养殖,从而加快资金的周转,形成了局部区域鲤鱼养殖低迷行情下,养殖户效益依旧高于当地市场平均水平的新格局。选择膨化料和颗粒料搭配投喂,比全程颗粒料投喂养殖鲤鱼的周期至少缩短20%以上。

以上回答完毕,希望会对您有所帮助!手机整理资料不易,请给点个赞!谢谢!

鲤鱼生长周期是2年,饲养第一年会从鱼苗长到100-250g左右,在饲养第二年能长到1-3斤,当长到这个体重就会被拉到市场售卖。鲤鱼是淡水鱼,食性杂,无论是荤素都会食用。饲养期间水温应控制好,要调整到13~15℃,并且要间隔2-3天就给它喂食一次

黄丫头鱼怎么养殖

黄丫头鱼就是黄颡鱼

是无鳞鱼,对环境要求严格,对许多药物敏感,必须保持养殖环境优良,水质良好,减少病害。

严格清塘:无论是新、旧池塘,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清塘消毒。老池塘应清除过多淤泥,保留底泥10厘米左右,新池塘要求池底平坦,底泥平整。选择晴好天气,采取干法清塘消毒,每亩使用生石灰150千克,均匀撒入池底后,用锄耙匀,使池底泥土与生石灰充分混合,以便杀灭池中病原体

适时注水:清塘消毒7~10天后,池底经过充分曝晒,杀灭各种病原体后,注入养殖用水,进水口必须设置相应目数的筛绢进行水体过滤,防止野杂鱼、敌害生物及虫卵进入池内。初次注水80厘米左右,放入小鱼虾进行试水,确保安全后,可将池水加至2米以上,准备放养黄颡鱼种。

施足基肥:鱼种放养前,根据池塘水体情况,一次性施足基肥,一般按每亩150~200千克用量施用发酵腐熟过的有机粪肥,全池均匀泼洒,以培育水体浮游生物

黄颡鱼多栖息于缓流多水草的湖周浅水区和入湖河流处,营底栖生活,尤其喜欢生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处,且腐殖质多和游泥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