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养殖鸡的用具

为了吃你做过哪些荒唐事

我是没做过,但是见过有人做过……

这里就将它抖落出来,还望各位千万不要模仿,否则后果自负,本人概不负责,特此申明!!

有一天,有一个人独自在家,也许是肚子太饿的缘故,竟突发奇想,想用洋芋粉炸出面粉的滋味来……

于是和面、揉面、捏团,再倒油下锅,当油烧沸时,他便把由洋芋粉做的团一个个下了锅,然后认真地一个个翻呀翻……

突然几声巨响,团爆裂开了,飞起来了,有沾天花板上的,有沾电视上的,有沾窗帘上的,还有沾在他脑门上的,并且他满头满脑的烫油直往下流,痛得他满地打滚,那个嚎叫声哪,三里地外都能让人发颤……

1.翻墙偷果。小时候嘴馋,隔壁老王老李家的果,还未全熟,已入我肚。

2.越河食豆。这里指花生,每发洪水时节,便是侵略花生地之时,甭管谁家,先填饱肚子再说。

3.蔗地蹲点。河边游泳饿了,找最茂密的甘蔗地藏好,选最大的那个,连根拔起,撒腿就跑。

4.看上玉米。小学那时河边大多种着玉米,几个小伙伴分工,有找柴火的,有去巡逻把风的,有去地里偷的。。。。

5.如今童年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长大又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兰州养殖鸡的用具 - 中国养殖网

《辣子油泡茶》

1997年盛夏,我奉命到青藏线出差。遥远的格尔木我还没去过,我要去的南山囗站比格尔木还要远34㎞,心里头难免有点紧张。我把吃穿用的生活用品带了一大堆,其中包括一包半斤装的珠形乌茶和一瓶地道的陕西油泼辣子。一路上在宝鸡、兰州、西宁转了三次车,总祘到达了南山口铁路工地。我在招待所清点行李的时候,发现油泼辣子瓶不知何时跌烂了,与乌茶珠混在一起,同行的伙伴都劝我扔了祘了,这里的招待茶比我的乌茶珠质量不差啥。我也是这个打祘,拣了点乌茶珠泡了半杯,只是想品尝一下滋味再扔。品茶后,我当时感到奇香扑鼻,使人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舒爽,便信口说了两句诗:"此茶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品?"同室住友闻言大惊,纷纷品尝,遂后耸起大姆指连连夸赞。最后我找了一个塑料袋,把油泼辣子浸润过的乌茶珠全部收集起耒,作为我出差期间天天饮、顿顿饮的至品,一滴一珠都没有浪费,伴我度过了那次难忘的出差生活。回陕后也想炮制,只是没有成行。今补记于此,愿能对人们比较水泡茶与辣椒油泡茶的试验比较有所帮助。

咸阳人

谢题主邀请,今天晒晒小时候的一桩荒唐事吧。

小时候,我们村有一个面积很大的苹果园,四周用土墙围着。这个苹果园,虽说是集体的,但大家基本上没尝过,也没分过红,自然有怨言。当苹果成熟时节,顽皮的小伙伴们总会伺机溜进园内“掠夺”一下。

苹果园的管理人是我一个本家哥哥,左腿有点残疾。所以,别人偷窃苹果时我都不会参与,但也不好制止。有天晚上,我们几个在一起玩到深夜,感觉有点饥饿,有人便提议偷些苹果。禁不住大家的相劝,那天晚上我也参与了。

趁着月色,我们小心翼翼地艰难地爬过了墙头,慌乱中刚准备开始摘苹果,只听一声吆喝:“有贼啦……”我们几个慌不择路,一跃越过墙头,各自回家。

第二天醒来,感觉胳膊和腿好痛,仔细一看,右腿上竟然有一道很深的伤疤……

再后来,有人向堂哥告了密,说我也参与了偷苹果。堂哥找到我一顿臭骂,还把这事告诉了父母……你说这事整的,偷鸡不成蚀把米,得不偿失,一个苹果没吃到,倒落下一道伤痕累累,又遭一顿羞辱,真是懊恼!因为这件荒唐的糗事,现在和堂哥见面还有点小尴尬😓~


一天,和二小,三胖一起,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拎着土篮上山薅猪菜,出了一身汗,来到老鳖湾,跳进海水里洗了个澡,谁知又累又乏,躺在沙滩上一动不动。

老鳖湾山坡上种了一大片红薯和大豆。大豆已发黄,红薯也结瓜,三胖瞅了瞅我,又看了看二小,三人心神领会,从沙滩上"噌"地爬起来,向山坡冲去。

转眼功夫,就用手挖了一大捧地瓜,拔了一捆豆秸子,来到山脚下,选择一处通风干燥的地方,用石头砌起炉灶,拾来干草,火柴三胖早就带在身上,点上火,烤地瓜,蒸毛豆吃。

那一天,我们也忘记烤了几次地瓜,拔了几次大豆秧,后来,二胖等也闻讯赶来,加入烧烤队伍,一时间,老鳖湾上空浓烟滚滚。

等看山护林员、生产队干部接到举报赶到海边时,半山坡那一片地瓜大豆地被我们糟蹋的面目全非,一片浪籍。

这下祸闯大了,那天晚上,当民兵押着我们一干"罪犯"回屯时,那场面太逗人了。只见七八个小男孩,光着上身,穿着裤衩,脸上黑乎乎的,肩膀上前面扛着地瓜苗,后面背着大豆秧,个个吃的小肚鼓鼓的,东摇西晃被押送到大队民兵连。

人们纷纷猜测下一步处理结果,上纲上线送司法机关尚不至于,但批斗游街是肯定的,然后罚款,赔偿损失,在学校公开检讨。

那一夜,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谁知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被家里人领回家,除了在学校班级做检讨外,大队,小队都没有处理意见,当然被父母暴揍是免不了的。

后来听说大队革委会连夜开会专门研究这件事,当时决定全大队游行批斗,每家罚款五百元,学校记大过一次,留校察看。后来二胖三胖的父亲姜大炮闯进会场,把革委会主任于永贵叫到外面,俩人争吵了几句,回到会议室,于永贵便改变态度,认为都是些未成年的孩子,因为饥饿难熬,才干出这等出格的事,在学校班级做深刻检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保证以后不犯错误。

据说姜大炮手中握有于永贵等人的把柄,授之于人,才息事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