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藩镇割据有多乱

唐朝藩镇割据有多乱

藩镇起源于唐玄宗时期,唐玄宗为了加强边境的防御,在边境设置军镇称为藩镇,长官叫节度使。结果事与愿违,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掌握了军事,行政,财务大权,因此就不听朝廷的节制了,这也是导致安史之乱的主要原因。

唐朝藩镇割据有多乱 - 中国养殖网

安史之乱后,各地节度使,不断扩大他们自己的势力,形成了藩镇割据,且持续了100多年,这也是导致唐朝衰亡的一个原因,节度使们互相不断地争战,唐朝的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百姓流离失所,成为乞丐,难民等。

唐朝初年实行的是继承自秦朝的郡县制,到627年时唐太宗将天下按照山川形势、交通便利分为十个“道”,按需要设监察性的官吏协助中央监管州级行政区,总共有10道统领府、358州、1551县。

到唐玄宗开元末年,由于领土规模不断扩大,因此进行了一些调整,总共分为15道统领府、328州、1573县

但是随着唐朝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土地兼并越发严重,人口大量流入地主富户名下,税收减少,均田制逐渐衰落,府兵制也无法继续实行下去,因此在唐玄宗时期开始设置天宝十节度使,实行募兵制,将权力下放。

由此导致的后果便是地方官员逐渐掌握大权,中央集权开始式微,地方藩镇势力借机开始抬头。

755年12月16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发动的“安史之乱”爆发,并席卷半壁江山。

唐玄宗错误估计形势,拒绝采取据守险要、持久疲敌、伺机出击的方针,过早地出关反攻,结果造成人地两失,使平叛战争急转直下,长安失陷,中央军几乎损失殆尽。

为了尽快平定叛乱,唐朝不得不依赖地方兵力来镇压叛乱,军镇制度扩展到了内地,最重要的州设立节度使,指挥几个州的军事﹔较次要的州设立防御使或团练使,以扼守军事要地。于是在今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出现不少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等大小军镇。

后来这一制度又扩充到全国,这就导致地方节度使的势力迅速膨胀,到元和年间(806-820)形成四十八藩镇的局面,藩镇开始逐渐失控,逐渐形成了类似春秋战国的局面。

而唐朝皇帝尽管有心削弱藩镇,集权趋势正常,实际控制统一全国,走回正轨,但却因为过于重用宦官,导致宦官干政的局面出现,君权被宦官架空,朝政大乱,唐廷再次丧失了对藩镇的控制力,藩镇再次发生叛乱,好在及时平叛,宣宗、懿宗父子时,唐廷和藩镇局势平稳均衡。

随着唐朝不断衰弱,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唐廷调动各镇士兵围剿,各藩镇借机扩充实力。全国增加众多地方实权派割据势力。

884年,黄巢起义被镇压,但是平乱后起义军内部的残余势力变成藩镇,和传统藩镇以及农民起义大乱时发展起来的地方新藩镇,开始剧烈大混战互相吞并。

由于战争,唐廷丧失江南财赋、中原交通枢纽,全国的基层政府一片混乱,此时的唐朝中央政府能控制的只有关中一地,且人口凋零,破败,连四川都断了入蜀后路。

唐廷无兵无财无人口资源,最终被朱温这个大混战中发展起来的最大藩镇控制利用,然后被取代覆灭,进入了五代十国这一大乱世。

大家都知道,武周代唐时,边疆异族纷纷入侵,而武则天又以「内斗内行、外战外行」著称,所以对外战事艰难。

神龙复辟后,唐朝鉴于之前的边疆形势,逐渐建立起了边区的藩镇制度。经过唐玄宗时期的发展,边疆十大节度使(藩镇)保障了唐朝的强盛繁荣,有了「开元盛世」。但进入天宝年间,已经形成「外重内轻」局面,而且宰相李林甫又杜绝边将入朝,并重用蕃将,于是等李林甫死后,宰相杨国忠与这些手握精锐之师的蕃将产生矛盾。

年老的唐玄宗又迷信自己的平衡之术,既任意杨国忠胡作非为,又宽待藩镇,尤其是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由此矛盾反而愈演愈烈,最终酿成「安史之乱」。

唐朝经过三任皇帝、七年多时间才终于平定安史之乱,但这场声势浩大的精锐边军造成的叛乱,却就此打破天下的安稳。在平叛过程中,许多将领产生了拥兵自重、养寇自重的心理。

唐世宗即位之初,天下藩镇大都在跃跃欲试,河北叛军就地设立卢龙、成德、魏博、相卫4镇,成为割据之始,相卫后来被魏博吞并,形成河北3镇局面。

几年后卢龙镇内乱,新节度使归附入朝。世宗平定了5起割据未遂:淮西镇来瑱、朔方镇仆固怀恩、同华镇周智光、岭南道哥舒晃、汴宋镇李灵曜

大历年间(766~779),朝廷已稳固了国内藩镇,只魏博、成德、淄青3镇割据,卢龙、山南东道、西川3镇自治,其余藩镇已大为收敛。魏博叛乱,朝廷征讨,谢罪讲和。国外方面与回纥、吐蕃形成三足鼎立:与吐蕃是对抗,每年组织「防秋」;以「绢马贸易」笼络回纥,既团结又防备。

唐德宗即位之初,西川镇崔宁入朝,山南东道梁崇义被平定,成德镇被一分为三。随后,新的成德、魏博、淄青3镇发动叛乱,淮西、泾源、卢龙3镇加入叛乱,是为「二帝四王之乱」。

朝廷迅速平定了泾源、淮西,允许了淄青、魏博、成德、卢龙4镇的现状。之后卢龙镇内乱,新节度使归附朝廷。淮西镇又内乱,平叛不利即讲和,形成割据。

贞元年间(786~805),有魏博、成德、淄青、淮西4镇割据,卢龙1镇自治,西川(韦皋)1镇有较大自主权。国外的吐蕃先谈和后对抗,回纥内乱、臣服于唐,南诏叛吐蕃、归附唐朝。

唐宪宗即位之初,平定了3起割据未遂:西川镇刘辟、夏绥镇杨惠琳、镇海镇李琦。之后,着手对割据的4镇动手。魏博镇内变,献土入朝

淮西镇吴元济发起叛乱,淄青、成德2镇暗地里支持,朝廷陷入南北两线作战的泥潭。朝廷先与成德讲和,专讨淮西,李愬雪夜入蔡州。从此淮西镇被彻底消灭,天下震恐,成德、淄青立即献土入朝。淄青镇李师道旋又反悔,被朝廷讨平,一分为三。

819年,国内再无割据,亦无自治,实现大一统。国外的回纥早已臣服,吐蕃则被消耗了元气,开始请和。唐宪宗被称为大唐第三天子,与唐太宗、唐玄宗并尊。

唐穆宗长庆年间(821~824),承袭大一统局面,开始销兵,引发河北三镇复叛。朝廷征讨不利,于是讲和,河北三镇恢复自治,从此形成「河朔旧事」的传统。数年后,三镇易帅,纷纷对朝廷亲善。

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6),平定一起割据未遂:昭义镇刘稹。自元和一统,到881年黄巢攻入长安之前,国内无割据藩镇。

说到唐朝的话,我们能够想到其鼎盛时期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但是,历代封建王朝都逃不出盛极必衰的规律。王朝的盛世需要数代人的经营,而王朝的衰败需要的不过是某个时间点的奋力一击。曾经的盛世大唐也是如此,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唐王朝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亡。并且以此为起点,盛唐气息一去不复返。在唐朝安史之乱后,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而在这些问题中最为严重的莫过于藩镇之乱。

  藩镇割据的起因,实际上早在唐朝初年就已经初见端倪。当时在开元盛世的时候,边境节度使的设置,就造成了唐王朝军事实力,外重而内轻。主要军队都被各地节度使把控,而唐王朝内地所控制的军队,不仅人数低于各大藩镇,并且其战斗力也明显堪忧。后来虽然有郭子仪这样的名将,帮助唐王朝收复两京。但是,平乱的不彻底也为日后的大唐留下了严重的藩镇根据,而在藩镇割据之乱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发生在唐德宗年间的“二帝四王”之乱。

  这个“二帝四王”之乱,发生在当时的唐德宗年间。因为此前的安史之乱,导致了藩镇割据愈演愈烈。到德宗年间,藩镇在其统辖区域内,自设官职,并且拦截国家赋税。而在这些藩镇中,最为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河朔三镇,因为这三镇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动则会威胁到唐王朝的统治。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唐德宗即位之后,便以除掉藩镇为己任,毕竟“卧榻之侧,岂容它人酣睡”。只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过于激进的方式却一下闹出了四个王加两个皇帝。

  建中二年,成德镇的李惟岳向朝廷请求承袭节度使的官职,这种儿子承袭父亲官职的情况。在唐代中晚期是很常见的,正因如此向皇帝请奏,更多的只是走一个形式而已。但德宗皇帝不这么看,他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下旨不允许李惟岳承袭节度使。以此事为导火索,越来越多的藩镇卷入了进来。当时的唐德宗也有准备,他命令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率军征讨四逆,可是唐德宗错了,因为打藩镇的还是藩镇。虽然李惟岳的叛乱后来被镇压,但是各地藩镇依然如铁板一块。

  当时的节度使之间,互相勾结,以至于当时王武俊称赵王、田悦自封为魏王、李纳称齐王而朱滔则称冀王。一时间华夏海内,烽火连天。这个时候,曾经平叛乱有关的李希烈,要求当时的德宗皇帝扩大自己的辖区,德宗皇帝不准。愤怒之余,李希烈联合当时已经称王的藩镇,共同反抗唐王朝统治。德宗无奈之下,紧忙调集兵力,进行征讨,却没想到迎来了更大的灾难。当时征讨的军队,冒着风雨来到长安,皇帝竟以粗食蔬菜招待,军队发生哗变,转而攻打长安。这就是历史上的“泾原兵变”,而兵变后的士兵,随即拥立了当时的朱泚为秦帝,李希烈在这之后不久也自称为楚帝。

  这场“二帝四王”的战乱,近乎席卷了整个中原。当时的德宗皇帝无奈之下,只得下罪己诏,赦免四王。让唐军集中所有兵力,打击李希烈与朱泚,这样战乱才得以被平息。后人在评断这个发生在德宗年间的动乱时,无不感慨于盛唐的一去不复返。同时,这场叛乱过后,唐德宗也开始启用宦官,导致了日后大唐王朝,在饱受藩镇割据之苦的时候,又陷入了宦官专权的困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