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选择鸡种蛋,鸡种蛋怎么孵化

养殖土鸡时,怎么选择优良的种鸡

种鸡就选大小均匀,却鸡的毛色偏黄较亮,行动起来也比较灵活健壮,而且腹部的鸡毛比较柔软的就可以了。像带有缺陷的不能要,鸡屁股那里的鸡毛看起来黏黏脏脏的也不能要,鸡爪看上去瘦弱的也不能要。

怎么选择鸡种蛋,鸡种蛋怎么孵化 - 中国养殖网

如果你是想搞养鸡场的话,建议你可以先了解清楚销路跟找个靠谱的种鸡养殖商哦!

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邀请。

从事养殖土鸡也有好多年了,只是有的年份养的多一些,有的年份养的少一些,无论养的多少,总希望能养出好的品种鸡来,为什么这样想呢?因为好的品种鸡受市场欢迎的程度高,也比较好养。所以呢这些年也总结了一些选鸡的经验,给大家分享一下。

选购优良的种鸡要考虑到品种的纯正性,一定要注意品种的选择。在选择小鸡的时候要注意四个原则:

一是选的鸡种要与当地人的消费习惯结合起来。

当地人的消费习惯非常重要,如果本地的消费者不认可的话,是不利于养大后销售的。

二是选鸡的时候要与长大后的用途结合起来。

如果长大后是为了卖给客户杀了吃的,在选择的时候,尽量选个体较大一点的鸡,如果是为了长大后卖蛋的话,尽量选择高产蛋的蛋,如济宁汶上的芦花鸡。

三是选择鸡的时候可以考虑优质稀缺性。

优质稀缺的东西往往会起到异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去年我养殖的下绿壳鸡蛋的五黑鸡,鸡蛋的价格比普通的鸡蛋高2角/只,依然卖的很快。黑羽乌骨鸡也销的非常好。

四是与当地环境的适应性结合起来。

土杂鸡的养殖多数情况下是要在野外进行放养的,失去了放养,也就失去了土鸡的意义,放养也就意味着优良的鸡品种,应该是适应环境中温度、湿度、光照等变化。

以上就是小农庄的一点浅显的认识,如果你有好的观点,不妨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1)种公鸡选择的原则

①根据全群的平均数先选出50%的优良个体,再由其中选出所需要的种鸡数。

②选留的母鸡出维率应在80%以上。

③同一母鸡的后裔,只要符合标准,数量可不限。

④按选育的方向进行选留。

(2)种公鸡选择的原则:

①老公鸡选留比例可占选留公鸡数10%左右。

②个别家系性能虽差,但同胞性能特别好的,也可考虑选留同胞公鸡。

③至少要从1/2的家系中选留公鸡。④母鸡应有4只同胞姐妹,才能留同胞兄弟公鸡。

⑤同一只优秀公鸡的后裔中,可选3或4只优良的公鸡做种用,最多不超过5只。

⑥选择种公鸡的重点,应考虑同胞的性能、品种的特征,结合专门化要求进行选留。

⑦同一只母鸡的后裔中,留1只公鸡做种用,1~3只做后备公鸡,个别优秀母鸡可留2或3只公鸡做种用。

更多养殖小知识,尽在农学谷!

优质土鸡种鸡的选择遵循哪些原则?

土鸡种鸡选择很是重要,需要确保-子代持续性传延、保持原种不异化;种鸡选择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后代鸡只,体态健康与抗病力能力的强弱,所以选择时要求必须严格。我曾经在旧院黑鸡原种场,呆过有近一年的时间,亲自参与过土鸡原种,扶本壮原的工作,个人对种鸡选择应该遵循的原则,谈之一二以供参考☞


子凭母健,从蛋入手

♬ ☞对于做种鸡的种蛋,挑选必须严格,母鸡必须经过白痢净化和其它垂直性传播疾病的免疫和预防处理,保证母源健康

♬ ☞挑选的种蛋应符合标准形状,个头大小应当均匀,砂壳蛋不要,蛋壳凹凸不平的不要,过大或过小的不要,蛋壳上有污迹粪便的必须经过清洗,消毒后才能过关!


初生优选,翻肛淘劣

♬ ☞对孵化出来的雏鸡进行体态观察,对于体型弱小,有残疾,眯眼糊肛,肚腹膨大的不要,选择个头大,体态健康的鸡仔

♬ ☞将选择的雏鸡进行二轮优选,使用翻肛识别的方法,分离公母,并挑选生殖器特征表现突出的鸡仔,不明显的不要


优中选优,逐渐淘汰


♬ ☞
对于成长中的后备种鸡,随时进行观察,遵循随时淘汰的原则,对公母表现不明显,体型发育跟不上的弱鸡,进行即时淘汰

♬ ☞再次筛选时,应选择体型轮廓健硕,冠羽特征明显,公鸡精神抖擞,冠大色红,体态均匀;母鸡体重体型健康,符合参考标准

♬ ☞淘汰生长中体态有缺陷,骨骼发育不完全,特别是胸骨,腿骨变形弯曲的鸡只;胸部有水泡泡,不爱活动的都不能要;异化返祖,与品种体型、外观特征,差异过大的也应予以淘汰!


以上便是我对土鸡种鸡的挑选原则,个人经验积累,希望对您有帮助

怎么选择鸡种蛋,鸡种蛋怎么孵化

(1)蛋壳的结构。蛋壳过厚、过硬,敲击时作钢铁声,俗名“钢皮蛋”,这种蛋孵化时受热缓慢,水分不易蒸发,气体不易交换,雏鸡破壳困难。蛋壳要求致密均匀,表面正常,厚薄适度。

(2)蛋壳清洁度。蛋壳应保持清洁,同时堵塞气孔,影响种蛋气体交换,污染孵化器,造成较多的死胎,降低孵化率。

(3)蛋的形状和大小。过长、过圆或其他的畸形蛋,不宜用于孵化。否则,不仅孵化率低,而且还往往会孵出畸形雏鸡。种蛋应选择大小相近、形态正常的椭圆形蛋。蛋重符合品种标准,过大则孵化率降低,过小则孵出的维鸡弱小。

(4)种蛋来源。首先注意种鸡的品质,种蛋应选自遗传性状稳定、生产性能优良、繁殖力较高、未感染过传染病的健康种鸡群,特别是种蛋要求无经蛋传播的疾病,如白痢、禽伤寒、鸡慢性呼吸道病等。

(5)种蛋的新鲜程度。凡种蛋蛋壳发亮、壳上有斑点、气室大的蛋多为陈蛋,不宜用于孵化。一般以产后1周内的蛋合适做种蛋,其中以3~5天为最好;15天的种蛋孵化率降为4%~56%,出壳时间推迟4~6小时;1个月的种蛋失去孵化能力。

孵化前必须根据以下各种要求,对种鸡蛋进行严格的选择。种蛋质量的优劣,不仅是决定孵化率高低的关键因素,而且对雏鸡质量、成鸡成活及生产性能等都有较大的影响。

关注农学谷,了解更多三农资讯!

种蛋的好坏决定了孵化的出壳率和雏鸡的质量,所以,在孵化前对种蛋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挑选,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养殖的效益。

种蛋的选择标准

1、种蛋必须源自于健康、高产的种鸡群。

2、储存期不能过长,尽量选择半个月以内的受精蛋作为种蛋,最好是不超过一个星期的。

3、种蛋的个体形状和大小差异要保持一致,畸形蛋和一些过大或过小的鸡蛋不适合作种蛋来孵化,不然会影响出壳时间和雏鸡的品质。

4、种蛋的蛋壳要平整,不能有沙皮蛋或钢壳蛋,沙皮蛋在孵化过程中水分容易挥发的过多或过快;钢壳蛋则会增加雏鸡出壳的难度,导致孵化率降低。

种蛋的孵化

1、温度,温度是种蛋孵化的首要条件,孵化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胚胎的发育,孵化室的温度必须保持恒温在37~38度。

2、湿度,湿度与雏鸡破壳有直接关系,在湿度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下,能使蛋壳变脆,便于雏鸡啄破蛋壳出来。一般孵化前十天的对应湿度控制在65%~70%,后十天,为了防止绒毛黏连在蛋壳膜上,要将相对湿度提高到70%~75%。

在孵化过程中还要注意翻蛋,使胚胎各部受热均匀,促进气体的代谢,有利于营养的吸收,提高孵化率。一般情况下每昼夜可翻蛋4~12次,具体根据需求而定,孵化前期需要翻蛋的次数相对多些,翻蛋的角度以90~100度为宜。

种蛋的质量与孵化效果有密切关系。种蛋质量的好坏除与种鸡的健康状况有关外,还与种蛋的管理水平有直接关系。

种蛋的选择:

(-)种蛋的质量标准

1.种蛋的来源

种蛋应选用来自饲养管理良好、生产性能高而繁殖力强、健康无病的种鸡群,并要求符合品种特征,大小适中,受精率超过90%的种蛋。

2.种蛋的新鲜程度

种蛋的新鲜程度与孵化率有直接关系,越是新鲜的种蛋孵化率、健雏越高,所以种蛋的保存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7天以内,3~5天最好,最长不超过15天,超过15天时种蛋孵化率明显降低,而且孵化期推迟。试验证明,保存期超过7天时每多存放一天,孵化期延迟20~30分钟,孵化率下降4%,所以种蛋越新鲜越好。新鲜的种蛋表面覆盖有一层霜状物,表面新鲜,气孔小;陈蛋则光泽暗浊,气室大轻轻晃动有振荡感。

3.种蛋的形状、大小

种蛋的形状要求卵圆形,横径比纵径(蛋形指数)以0.74为宜,过长、过圆、腰鼓状、两头尖、沙壳、钢壳、皱纹蛋都不能作为种蛋用。

种蛋的大小可用重量来衡量,一般要求50~65克为宜(某些鸡种的蛋重较小,作为种蛋使用要求蛋重达到正常重量的70%以上即可使用),过大、过小都不适宜做种蛋。蛋重过小孵出的雏鸡体重小,而且出壳偏早,若没及时拣出容易发生脱水;蛋重过大则雏鸡出壳晚,腹部大,体重也大,雏鸡参差不齐,育雏整齐度低,孵化率也低。

4.种蛋的颜色

种蛋的颜色代表了品种的特征,所以要符合本品种的要求,同一品种的蛋,蛋壳颜色应均匀一致,色泽光亮。若白壳蛋鸡所产颜色发灰的蛋,说明种鸡的选育程度不高或不纯;褐壳蛋鸡产出色泽不一的蛋常是鸡群健康不良或饲料质量不佳的表现;若是选育程度不高的地方品种或杂种的种蛋蛋壳颜色往往并不一致,所以对蛋壳颜色的要求可以放宽一些。

5.蛋壳的结构

要求蛋壳致密均匀,厚度适宜,厚度在0.33~0.35毫米之间为宜,过厚则孵化时受热缓慢,水分不易蒸发,也难以进行气体交换,并且难以啄壳出雏;过薄时水分蒸发过快,不利于胚胎发育,并且解化过程中容易碰破。另外厚薄不均、沙壳、钢壳、壳上有皱纹、沙粒等异常蛋也不能做种用

6.蛋壳的清洁度

蛋壳应吉净,无污损痕迹,不应有类便、血渍、破蛋液等污染物,若使用不清洁的种蛋解化会增加臭蛋,碰破后会污染正常蛋和孵化箱,增加死胚降低孵化率,并增加了雏鸡感染疾病的机会,育维期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高。

(二)种蛋的选择方法

1感官法 主要是通过眼睛,耳朵,手等感官看、听、摸选择合格种蛋

2透视法即用照蛋器观察种蛋的蛋壳结构、气室大小、位置、裂纹、是否散黄及血斑,肉斑等情况,判断比较准确。

3.抽验剖视法即通过打开种蛋进行剖检,测定哈氏单位、蛋壳厚度及均匀度、蛋黄指数、蛋白高度、血斑、胚盘或胚珠来进一步判断种蛋的内部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