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鸭山东养殖基地在哪里

《水浒传》里卖梨的郓哥最后是什么结局

郓哥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商贩,家境贫寒,与六十岁的老爹相依为命,也没有什么人脉,也许一辈子就是一个做商贩的命。当然,如果运气好,可能会在卖梨子的基础上,添加一些其它物品,再配一辆马车什么的,不过,他依然是一个四处游走的行商。

海鸭山东养殖基地在哪里 - 中国养殖网

郓哥要想开类似于今天这样的水果超市估计“悬”;至于,像西门庆一样连锁经营更是天方夜谭。这是因为,当时的宋徽宗是一个荒淫腐朽的皇帝,他统治的二十五年,穷奢极侈,对人民横征暴敛,整个社会处于混乱之中,加上后来的南宋与金对峙,战事频频。

我看电视剧中的郓哥虽然才十五六岁,但却是一个机灵鬼,活脱脱一个“小智多星”,为丰富剧情增色不少。他与武大郎相处得挺好,你看郓哥总是经常主动邀约武大郎一起做生意,一边卖梨、一边卖炊饼。这样搭档,既能互相照应、也能吸引更多的人气,同时,由于武大郎生性懦弱,老实本分,没有主张,很多情况下,总是郓哥在主导他们的生意与生活。从这些方面看来,郓哥还是心地善良,肯帮助别人的正面人物。

然而,郓哥既然是商贩,当然,免不了唯利是图,小小年纪也有自己的小九九。比如,当他知道西门庆在王婆店里,就去找老主顾西门庆推销自己的一篮子雪梨,希望赚个三五十钱能养活老爹。谁知,却遭到王婆的强硬阻拦,还被王婆奚落、还被打,一篮子雪梨也被扔得满街都是。

此后,郓哥就似乎和王婆结下了深仇大恨,一边生气,一边满街寻找武大郎。当找到武大郎时,他还特意卖了个关子,故意不告诉潘金莲偷汉子的事情,在武大郎酒肉、炊饼陆续供应上来之后,才将实情告知。其实,他的真正意图就是想通过在王婆茶坊捉奸来间接报复王婆,这分明是“携带私货”。

后来,当他得知,潘金莲与西门庆在王婆店里厮混时,第一时间找到武大郎,撺掇武大郎赶紧捉奸。在他的精心策划下,捉奸可以说是顺风顺水非常圆满:现场“拿双”。不过,要知道西门庆是什么人,不仅有钱,有关系,还有武功,“三寸丁”武大郎哪里经得起西门庆的拳脚,结果,被踢成重伤,并最终被害死。武大郎的死,与郓哥主导的捉奸有密切关联,负有一定的连带责任。

不过,我还是同情郓哥,他毕竟是一个孩子,即使放在今天,他也属于未成年人,更何况他只是通风报信、出了点馊主意而已,最后的定夺还得靠已经成年的武大郎自己。

我们再看看,武大郎被害之后郓哥的表现如何。

武松因替兄报仇杀人被发配孟州,在给兄长上坟时,一身重孝的郓哥见到身戴刑具的武松,满眼涕泪,说:“我爹爹死了,我在这世上再没亲人了!”武松感同身受地说:“你我彼此一样。”然后给了他些银子。郓哥站在冷风中,泪眼汪汪地对武松说:“我等你回来教我本事!”(武松于六和寺出家,后至八十善终,并未回来,否则,郓哥也会在打打杀杀中艰难度日)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郓哥对武家兄弟的依赖及亲人般的情感。

这就是底层小人物的命运,不仅与他周围的小环境有关,也与所处朝代的大环境有关。

郓哥这是一个小人物,但是也是老《水浒传》电视剧中,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

在讲他的结局之前,我们先得搞明白他是靠什么生存的?

在《水浒传》电视剧中郓哥沿街叫卖的是脆梨,实际上他卖的是雪梨,也叫雪花梨。角风不才,小时候家里曾经承包了一片梨树林,这里面就有脆梨、面梨、黄梨、鸭梨、雪花梨……

这个脆梨,皮薄水多,随便碰一下就破了,保质期是最短的,黄梨最难吃,但最好保存,鸭梨处于这两者之间。

一般情况下,能保存在冬天的梨,也就只剩下了雪花梨、鸭梨、黄梨,还得放在地窖里面。所以,《水浒传》电视剧中郓哥大冬天卖脆梨,这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也无法保存这么久。

郓哥其实蛮悲惨的,是一个底层人家的小孩:

“且说本县有个小的,年方十五六岁,本身姓乔,因为做军在郓州生养的,就取名叫做郓哥,家中止有一个老爹。”

只提到有一个爹,而且六十多岁了,等于是四十多岁才有了这么个孩子,因为信息太少,就不分析他娘是谁了。

他平时就靠卖一些时鲜水果生活,估计也是二道贩子,从别人手中进货再卖的那种:

“那小厮生得乖觉,自来只靠县前这许多酒店里卖些时新果品,时常得西门庆赍发他些盘缠。”

之所以武大郎被西门庆一脚踹翻,其实这里面也有郓哥的原因。他跟武大郎认识估计也是走街串巷的时候认识的,绝对不是什么好朋友,毕竟武大郎才搬来没多久。

当然,他做出来的事情在我们现在看来确实不可思议,但在当时的环境下,也是有情可原的,毕竟他也要生存,只是这种生存坑了武大郎。

其实要讲郓哥的结局,还绕不开另外一个小人物,他就是何九叔,郓哥跟何九叔其实是一样的人!

何九叔就是个小人物,靠着一门手艺也混了个小公务员待遇,他跟县官不同的地方在于。县官可以不用怕手下的武松,但是何九叔怕啊,毕竟很多工作需要跟武松这个都头合作的。

在当时那个世道生存,要么就做贪官,至少官官相护,要么就做恶人,大不了上梁山。像何九叔这种想安稳过日子的,很难,所以他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尽量做到谁也不得罪。同样郓哥要想在这个世道生存,也是同样使出了浑身解数,也就勉强度日。

如果说武大郎就孤零零一个人,那么何九叔和郓哥也不会有什么顾忌,人都死了。可惜他还有一个弟弟,可是打虎英雄,西门庆平时正眼都不瞧自己一眼,却能找上门请自己吃饭,事出异常必有妖啊。

再联想到武大郎确实中毒而亡,潘金莲又貌美如花,西门庆又风流倜傥,得,用脚指头想想也知道咋回事了。

所以,整个事件,何九叔就疑心重重,而现实是挨个验证了他的疑问,他又不敢得罪西门庆,只能“嗷”的一嗓子装死了:

“定睛看时,何九叔大叫一声,望後便倒,口里喷出血来,但见指甲青,唇口紫,面皮黄,眼无光。”

抬回家,何九叔就没事了,并跟他的老婆讲了自己的担忧:

“武大有个兄弟,便是前日景阳冈上打虎的武都头,他是个杀人不眨眼的男子,倘或早晚归来,此事必然要发。”

何九叔的老婆聪明就聪明在这里,她帮何九叔想好了万全之策:

“你到临时,只做去送丧,张人错眼,拿了两块骨头,和这十两银子收着,便是个老大证见。”

何九叔的老婆意思很明确,这时候要是替武大郎主持正义,先不说县官支持不支持,就是西门庆,也很有可能捏死自己。不如将计就计,先表面上答应着西门庆,回头静观其变,如果武松也是个二五眼,稀里糊涂地让这事过去了,咱就不提。

要是武松真的找上了门,咱就把这两块骨头给他,而且告诉他就等他来呢,西门庆给的银子都没动。

实际上何九叔夫妻俩不能说他坏,在那种世道生存,确实没办法,只能是帮势不帮理,明哲保身最重要。

等到武松提着刀找上门了,何九叔才慌了,急忙招了供,武松问他奸夫是谁时,这家伙却一时哑巴了:

“却不知是谁。小人闲听得说来,有个卖梨儿的郓哥,那小厮曾和大郎去茶坊里捉奸。”

这个何九叔何其聪明,都到这时候了还装聋卖哑,硬是把郓哥拉出来垫背。

郓哥也很精明,见俩人找自己了,还问呢:

“你两个寻我做甚麽?”

不过,没等武松回答,他自己也知道这么讲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了,于是主动靠老爹没人养“讹”了武松十几两银子后,招了。

后面就是武松的整个复仇计划了,同时也交代了这些小人物的结局:

何九叔不用说,这个案件告一段落后,他继续做他的仵作,而郓哥也继续卖他的梨,只是少了西门大官人的照顾,不知道生意会如何:

“那何九叔、郓哥、四家邻舍,县吏领了,自回本县去了……其馀一干众人,省谕发落,各放宁家。”

而武松临走时,只有一个邻居前来送他,不要被《水浒传》电视剧所蒙蔽,虽然郓哥流着泪说等武松回来的话很感人,也确实让人心酸。

但实际上,郓哥并没有去送武松,来送武松的只有一个邻居,而且还是有托在身:

“邻姚二郎将变卖家私什物的银两交付与武松收受,作别自回去了。”

而武松临走前收拾东西,还不忘兑现自己的诺言:

“武松到下处将行李寄顿土兵收了,将了十二三两银子与了郓哥的老爹。”

有了这些银子,郓哥和其老爹日子会好过一些,说不定会搬到其他的县城,继续卖水果。

等他老爹死了后,他就真的无亲无故,了无牵挂了,而且经历了武大郎被毒杀之事,郓哥也有一定的过错在里面,必然会受到周围邻居的指指点点。毕竟在那个社会,一旦被人扣上了唯利是图的帽子,这一辈子就很难摘下来了。

所以,郓哥大概率会离开阳谷县,另外找个地方谋生。等到了娶亲的日子,也会结婚生子,如果能安安分分过一生,那对比武大郎,也是极好的。

  电视剧要面向大众,弘扬正能量,在拍摄时难免将人物性格单一化。郓哥因此给拍摄成一个性格仗义,打抱不平的少年。事实上,原著中的郓哥性格复杂,说不上好人,也不是坏人。他就是一个多面的、平凡的人。

  水浒专门有一回叫做《郓哥不忿闹茶肆》。当时,武大郎的老婆潘金莲正与西门庆在王婆的茶楼上私会。郓哥大闹茶楼,将潘金莲、西门庆吓得不轻。

  那么,郓哥为什么会大闹茶楼呢?是因为打抱不平吗?根本就不是!

  郓哥是个卖水果的,经常走街串巷叫卖。那西门庆是县里一个药店老板,家里有几个闲钱。在那年月,只有有钱人能买得起时鲜水果。西门庆正是其中之一。

  在以往,西门庆隔三差五都会照顾郓哥生意,从郓哥手中买些水果。可是,自从迷上了潘金莲后,西门庆就日日来王婆的茶楼。

  王婆的茶楼上不但有茶水,她也会提供水果点心。只是,王婆十分抠门,郓哥的水果也不便宜,一来二去,郓哥就很久没做到西门庆的生意。

  郓哥生气,不是因为西门庆搞了潘金莲,而是气王婆挡了他财路。

  正因如此,他才把潘金莲出轨这件事情告诉武大郎,让武大郎去大闹,闹得王婆名声臭了,茶楼开不下去最好。

  郓哥最后是什么结局呢?

  可以说,武大郎事发,最后身亡,与郓哥多少有些关系。因此,武松在杀死潘金莲、西门庆时,也把郓哥叫来当作证人。郓哥也一度被收监接受盘查。不过,在武松案件断完后,也就释放回家。

  原文道:那原旧的上邻姚二郎将变卖家私什物的银两交付与武松收受,作别自回去了。

  武松押送上路时,郓哥没有来送行,街坊邻居中只有一人前来。并非邻居薄情,实在是因为武松案件,大家都受了折腾。这个姚二郎与武松也没啥感情,只是被武松威吓,奉命变卖家财,前来送银钱。

  毕竟在普通老百姓看来,无论是当都头的武松,还是杀人犯武松,都是他们惹不起的角色。

  至于郓哥,在武松离去之后,应该会照旧过他的小日子。以他的性格,不会有什么大出息,也不会吃什么大亏。应当是平安度日。当然,不出数年金兵南下,山东多半成废墟。郓哥有大概率死在金兵铁蹄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