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洋鱼养殖

历史上哪些冷知识你掉鸡皮疙瘩

日本是一个没有都城的国家

在日本的历史传统中,他们并没有都城的概念,一般他们的天皇去到哪里,那他们就会把天皇所在的城市暂时设定为他们的都城,而要是天皇离开了这座城市,那都城的荣耀就会从这座城市转移到另一座城市中。

这种局面一直在日本维持了很多年,在日本天皇家族存在的多年时间中,一直没有发生过任何的更改。

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没过几年,日本就战败成为了美国的占领地,在美国占领日本的前几年时间中,他们曾牢牢地掌握了日本上下所有的权力。

西南洋鱼养殖 - 中国养殖网


也就在他们占领管理日本时,在他们的操纵下,日本首度在法律上把东京确定为了日本的都城。

在那段时间中,日本其实是有确定都城的。

但是美国人占领管控日本没多少年就把权力重新归还给了日本人。

在日本人重新掌权后,他们把美国人在法律上确定东京为都城的事情给推翻了,在他们推翻了这个法律之后,日本又变成了一个没有确切都城的国家。

其实不仅我们对日本都城有误解,很多日本人对此也有着误解。

曾经有节目专门在日本对日本人进行过采访,问他们日本的都城在哪里,许多人的答案都一致指向了东京。

但是当他们真正在网上搜索的时候,却发现日本是没有都城的,这就是很尴尬的一件事情了。

旧上海穷人吃大闸蟹

大闸蟹肉质鲜美、膏黄浓郁,在现如今的市面上拥有着很昂贵的价格,一般的工薪家庭想要吃大闸蟹,都是要论只计算着来购买尝鲜的,更不说什么吃得尽不尽兴的问题了。

其实不仅在现在,大闸蟹在古代也非常的受欢迎,在各种记载以及演义小说中,都有描写过大闸蟹的美味和高价值。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在红楼梦中,里面有一段情节是有人给贾府送了一些大闸蟹,然后贾府就用这些大闸蟹专门举办了一个宴会, 宴会中,大闸蟹通过其美味,征服了贾府上下人等。

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可以知道大闸蟹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是非常受欢迎的。

但是谁能想到,在旧上海时期,大闸蟹竟然是一些穷得吃不下饭的岸边渔民们填饥的食物。

在民国时期,因为先后受到战争的影响,各种粮食在上海滩周边异常紧缺起来,由此也导致各种粮食的物价开始疯狂地飞升,使得很多普通百姓开始揭不开锅来。

在这种吃不上饭的情况下,上海一些底层的百姓们就凭借着上海附近水网的密集,从一些溪河中捕捞了大量的大闸蟹,开始把大闸蟹当饭吃了起来。

而也因为大闸蟹寒性太重,导致当时不少百姓在大量食用后,身体出现了一些不适的状况。

最开始飞机是用手枪、砖头、斧头作战的

现如今的战斗机拥有着极为迅捷的速度以及强悍的武器装备,一架架的战斗机飞行在天空中,就如同着那静默或者怒吼着的恶龙,在天空中向世界宣泄着它们的怒火。

而谁又能想到,在飞机最开始参与战争的时候,用的武器竟然是砖头之类的物品。

飞机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才被初步应用到战争之中的。

最开始时,它们起到的最主要作用是到敌人上方去侦察敌人的阵地。

在飞行员侦察敌人阵地的时候,他们会在天空中用照相机把敌人阵地的部署细节给拍摄下来,然后带回去交给军队的长官。

而作战双方的空军在天空中侦察的时候,是免不了经常碰面的。

一开始战争温和的时候,他们会平淡的擦身而过,但是在双方都打出了怒火后,双方之间的飞行员开始针锋相对了起来。

后来,他们会在飞机上准备一些砖头、石头、斧头之类的物品,然后在双方飞机准备擦身而过的时候,用这些物品袭击对方。

看谁不顺眼,就直接在飞机上一板砖过去。

不过随着战争的推展,他们使用武器的威力也开始提升了起来 。

他们接下来先是在飞机上配备了手枪,然后又在飞机上架上了机枪。

原本天空中的飞机就如同一个个温和而没有杀伤力的传信员,但是在加上了机枪后,这些飞机就如同传信员配上了利刃和长矛,战斗力开始发生了180度的转变、开始在天空战场中彰显出了它们无匹的实力。

所以说这就是一些我觉得能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历史冷知识,至于这些知识冷不冷,就得看大家的看法了。

它是夜市烧烤摊上的奢侈品,是传说中男性的“健康密友”,有着“一个吃不饱,两个太土豪”的名号。

如果有人能一次性请你吃这种食物吃到管饱,听我一句,豁出脸也要交这个朋友!因为他肯定不是大款就伙夫!

想必你已经猜到了,这种食物就是生蚝!俗话说壕无人性,生蚝简直就是夜市土豪级食物的代名词,贵到啥程度呢?

这么说吧,每次烤生蚝上面的最后一粒蒜蓉,咱也得吃得干干净净!掉了一颗,得心疼一天!

但你或许不知道,在早期生蚝可没这么金贵,特别是在欧洲,它就是穷人家的食物。

不过这并不是因为生蚝不受富豪们的欢迎,实际上生蚝的美味和营养是公认的,更被成为海洋中的牛奶,富人们喜欢像品红酒一样品尝它。

还记得《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贵族吃法么?(生蚝其实就是牡蛎)

顺带一提,因为生蚝壮阳的传言很早就传开了,所以它深受某些纵欲过度的贵族子弟的喜欢,素有“一个提神醒脑,两个永不疲劳,三个长生不老!”的不靠谱传言。

而比起在贵族圈混得风生水起,生蚝在欧洲平民阶层更是红到发紫,因为当时捕捞技术的进步,捕捞生蚝对渔夫来说简直是新手级别的操作。

这就导致当时欧洲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小贩在摆摊卖生蚝,并且价格相当便宜,一便士四只的生蚝,不分贵贱人人都买得起。

并且因为由于鲜嫩的口感,饱满的蛋白质,生蚝很快就成为国民级美食,以最爱炸鱼和薯条的英国人为例,生蚝在他们心中的地位不比这两样食物低。

以此类推,当时的生蚝简直相当于中国人餐桌上的米饭和面条!

人们把生蚝当零食生吃,当下酒菜腌着吃,还用来代替比较贵的牛肉做各种黑暗料理。

据说当时的一个现象就是,越是穷的人越会疯狂吃生蚝,各种菜品都要加生蚝,没办法,穷人想吃肉,生蚝是最好的选择。

当时有一道最受下层欢迎的维多利亚时期菜肴大名就叫牡蛎派,并且定律是越穷的人往里面的生蚝就加得越多……

但是我们知道,就像当年一包辣条五毛钱,依旧有很多小朋友买不起一样。尽管当年生蚝如此便宜,但依旧有些外国人吃不起。

可是和吃不到辣条懂得乖乖回家的小朋友相比,当时的某些外国人就不太厚道了,竟然吃霸王蚝!!

大约在1830年左右,伦敦城出现了一名令所有生蚝小贩闻风丧胆的生蚝控——爱德华·丹多,其实他爱吃生蚝没啥,没钱也没啥,但没钱吃霸王蚝就有点过分了。

更更离谱的是,他不是吃一顿霸王蚝,而是天天吃,顿顿吃!

他长期在各个生蚝摊溜达,然后找一家人多的,老板有点忙的摊位坐下,点上个一批生蚝和一些啤酒面包,一次性全吃完,然后跟老板嚣张地表示:“我从不付钱,只用身体付款!”

据说丹多每次一点就是二三十打,一打等于12个,这家伙一顿白吃了两三百个生蚝!放到现在烧烤摊估计要被打得送抢救。

而听到他这么无赖的话,显然每次他都会被摊主胖揍一顿,但揍完之后,这家伙会撑着最后一口气慢慢爬起来,然后去下个摊点继续吃!

而即使有人忍无可忍,将他送进了监狱,丹多依旧不改对生蚝的热爱,据说他出狱的当晚就 迫不及待地冲进一家饭馆吃了顿霸王蚝,然后再次被胖揍一顿。

后来他简直成了生蚝贩的噩梦,当时的鱼市场有一种告示叫做“小心丹多出没”,报纸也经常追着他的动向,告诫人们“防火防盗防丹多”。

丹多一生吃过的霸王蚝无数,身上的伤痕就是他的“功勋章”,据他的医生回忆,他临终前还回光返照拼命吃了八只生蚝。

最后丹多被埋在监狱院子里面,大家很有人文关怀的用生蚝壳子铺满了他的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