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山羊交易市场电话

宋孝宗赵昚是嘉兴人吗?他是怎么取得皇位的

从出生地主义的角度算籍贯,宋孝宗可以算是嘉兴人。

靖康二年(1127)十一月二十七日,秀州(今浙江省嘉兴市)青杉闸的官舍里出生了一个名叫赵伯琮(后改名为赵昚)的孩子,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也就是后来的宋孝宗。

宋高宗赵构因为受到严重惊吓丧失了生育能力,而唯一的儿子子元懿太子赵旉也在3岁时候因病夭亡,所以赵构选择了赵伯琮养育在宫中。

上虞山羊交易市场电话 - 中国养殖网

这个被养育的孩子其身份的变化分为几个阶段:

1、养育于宫中的宗室子弟。绍兴二年(1132),赵伯琮被养育在宫中,后改名赵瑗。此后他先后被授予和州防御使、保庆军节度使、检校少保、常德军节度使等官职,又先后获得建国公、普安郡王的封爵,从官职封爵角度,已经显露出不是一个普通的人物,但是此时还不是皇子。

2、皇子。绍兴三十年(1160),赵瑗被立为皇子,改名赵玮,之后被任命为宁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进封建王,这是皇子阶段。

3、皇太子。绍兴三十二年(1162)五月,赵玮被立为皇太子,改名为赵眘。次月(六月),宋高宗赵构传位给赵昚,自己成为太上皇。

赵昚幸运得成为赵构的继承人,但是其等待的时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还有竞争对手赵琢(原名赵伯玖),赵构一方面对自己生出亲生儿子还没有完全绝望,另一方面也在赵玮(赵昚)赵琢之间犹豫徘徊。赵昚最终能够上位,与其老师史浩的暗中指点教育有关。

赵昚在得到皇位之前的一个月才成为皇太子,可以说对于他来说,这时才尘埃落定。

简单来说,宋孝宗是嘉兴人,他是以宋高宗养子身份继承皇位的。

绝嗣的宋高宗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第一位皇帝,《宋史》称赞他是力挽狂澜的中兴之主,实际上嘛,向金国俯首称臣的开国皇帝是很少见的,但宋高宗做到了,而且一做就是几十年。

见到金兵就跑的宋高宗长寿少病,身体好得很,但就有一点不行——无后。

在1129年独子赵旉去世后,宋高宗再无子嗣,宋朝皇位也没了继承人。彼时宋高宗才23岁,他也不相信自己生不出儿子,多少要挣扎一番。

可惜宋高宗的生育能力在战乱惊吓中归零,努力了好几年也没动静,他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开始考虑选养子。

落魄的宗室

一般情况下,绝嗣皇帝的养子首选侄子,次选堂侄子,这方面宋朝有经验,宋真宗担心自己绝嗣的时候就选了个侄子当养子,幸好后面生了宋仁宗。可宋仁宗绝嗣,而且没有侄子(兄弟全部早夭),只能选堂侄子当养子,也就是后来的宋英宗。

宋英宗上位后尊崇生父,跟朝臣闹了一场濮议,这给宋高宗提了醒,立近支宗室很可能会出现这种破事,导致自己在宗庙内位置尴尬。

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宋高宗决定选远支宗室为养子,为此他还搬出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什么孟太后托梦、太祖之后当有天下,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

打定主意后,宋高宗是尽可能往远了选,最终选定了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赵伯琮。

度过试用期

赵伯琮的生父赵子偁只混了个从八品宣教郎,俸禄很低,一家人都住在官舍里边,赵伯琮也是在秀州(今浙江嘉兴)的官舍出生的,可以算作嘉兴人。

赵伯琮6岁便被选入宫中,从此开始了战战兢兢的养子生涯。

明确来说,赵伯琮只是个备胎,一旦宋高宗生下儿子,他就会跟当初的赵允让(宋真宗的备胎)一样被赶回家。加上宋高宗这时才28岁,终究存着妄想,所以迟迟不愿立赵伯琮为皇子。

虽然没有成为皇子,但赵伯琮住在宫内,教育生活都是由宋高宗派人安排的。宋高宗观察了一阵,多少还算满意,就给赵伯琮改了个名字叫赵瑗,并按照惯例升其为贵州防御使(宋朝宗室无论封王还是封太子都是一步步官职升上去的)。

二子竞争

养了赵瑗几年后,宋高宗发现一个养子不好操作,只要他一日没有亲子,群臣就会把宝压在赵瑗身上,以后废除也麻烦,于是宋高宗又收了一个养子。

这次选定的也是赵匡胤七世孙,名赵伯玖,生父地位跟赵瑗生父还要低一点。

收了两个养子之后,宋高宗开始大耍平衡术,一会表现得非常器重赵瑗,一会又表现得更重视赵伯玖。

赵瑗为保庆军节度使,封建国公,赵伯玖就名赵璩,授和州防御使,搞得群臣不知上意,只好按自己的观察站队。

大臣站队

随着宋高宗年龄越来也大却仍无子嗣,朝野上下要求他立太子的身影越来越多,宋高宗认真学习前辈宋仁宗的精神,就是一个字:拖。

由于赵瑗先入宫,大臣多请求立他为太子,宋高宗为了打压,也赵璩为保大军节度使,封崇国公,赵瑗、赵璩地位等同。

这样一来,大臣们就不好明确站队了,万一站错了可要小心清算呐。

当然,宋高宗无法生育已成共识,大臣们其实都有所倾向。岳飞请求宋高宗立赵瑗,秦桧则倾向于赵璩,他的兄弟秦梓就是赵璩的老师,站队站得很明显了。

劣势日增

1142年,16岁的赵瑗出宫独住,封普安郡王。同年赵瑗养母张婕妤去世,宋高宗干脆也让他认吴婉仪(赵璩养母)为母,这样一来,赵瑗和赵璩就“同父同母”了,可要论关系,自然是从小养到大的赵璩跟吴氏关系更近。

再加上宋高宗生母韦太后南归后,比较喜欢赵璩。算上岳飞被杀,赵瑗受到太后、皇后(吴氏后来成为皇后)和宰相的全方面碾压。

到1144年,赵瑗生父去世,他该服什么礼节成为朝野讨论的议题。在秦桧的主导下,赵瑗乖乖地跑到秀州服丧去了。有了这个先例,后面赵璩生父去世,他也只得回去服丧。

在宋高宗为宣布太子人选之前,两人都有机会。

最终立储

1155年十月,秦桧病逝,赵瑗的立储大路上少了一大障碍。

次年六月,宋高宗对两位养子进行了终极考验。

这个考验说来简单,宋高宗给两位养子每人赐了两名美女,结果赵璩欣然受用,赵瑗则在师傅史浩的提醒下秋毫无犯,通过了考验。

到1159年九月,韦太后去世,赵瑗的立储之路再少一道坎。

1160年,办完韦太后的丧事后,宋高宗立赵瑗为皇子,改名赵玮,不久进封为建王。

至此,储君之争落下帷幕,34岁的赵玮成了宋高宗唯一在世的皇子,赵璩则被立为皇侄,离开杭州,迁居绍兴

继位为帝

1161年,金帝完颜亮南侵,宋高宗吓得差点逃跑,幸好宋军挡住了金兵的锋芒,使得金军在内乱中退去。

经此一战,宋高宗的和议政策彻底破产,他也不想再在前头吸引火力了,想着退到后边享乐算了。

1162年,宋高宗立赵玮为皇太子,改名赵眘。同年六月,宋高宗传位给赵昚,是为宋孝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