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二,你们知道农村有什么风俗习惯吗?这一天干什么

  1. 农历二月二,你们知道农村有什么风俗习惯吗?这一天干什么

农历二月二,你们知道农村有什么风俗习惯吗?这一天干什么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在旧时人们的信仰中,站居了至高无尚的地位,所以那些过去的皇帝们,总爱把自己神化为是真龙天子。

农历二月二,你们知道农村有什么风俗习惯吗?这一天干什么 - 中国养殖网

旧时,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有限,一些自然现象解释不了,于是产生了许多迷信的传说。过去的人们都相信,龙是主宰下雨的,这就重要了,因为过去传统社会,是以农耕为主的社会,人们靠天吃饭,祈盼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只有庄稼需要雨水滋润时,天及时降甘霖,而且雨不能下成灾,才会有好的收成,才会有丰衣足食的日子。

雨水如此重要,而传说中龙又是管下雨的,那自然在靠天吃饭的岁月里,人们对龙的崇拜就无限高了。而二月二,正是关于龙的节日,其许多习俗自然是与龙有关的。

这里补充一点,过去传说,雨是龙王主宰的,但冬天的降雪,在过去民间,还真没有传说是龙降的雪。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二月二这个节日,在过去我的家乡,主要有下面几个习俗。

(一)二月二,是龙上天的日子,在我家乡的过去,人们传说龙在冬天会潜伏于水中。我的家乡,村前有条河,人们过去吃水是水井的的水,于是过去的人们就迷信地认为,冬天龙会潜伏在河里或水井里。到了二月二这一天,为不惊扰龙升天,人们会停止到河边用河水浇田,也会停止到井水里担水,一般在二月二的前一天,会到水井担水,而准备后充足的做饭用水。

(二)祭典龙王。前了二月二这一天,为求得风调雨顺,人们会举行对龙的祭典仪式,到龙王庙前上香拜龙王,还会搞各种民间的娱乐方式,来讨所谓的龙王的欢心。另外,人们也会到河边或水井边,烧香拜龙王。

(三)二月二这一天,妇女们不得拿针线,过去的人们认为,二月二这一天,如拿针线,会伤了龙王眼晴的。

(四)过去的人们迷信,认为正月里不得剃头,说正月里会防舅舅。而到了二月二,人们都会忙于剃头,认为可借龙抬头上天的日子里,讨得吉利。

(五)我的家乡在北方,农历二月二,地也解冻了,春忙季节开始了,到了二月二这一天,过去的人们总会赶着耕牛,到田里犁田,以求让要升天的龙别忘了,及时下雨,一年能风调雨顺。

*过去科学技术落后,人们的习俗,许多带有迷信色彩,社会在进步,旧的习俗应摒弃的就要摒弃。

小的时候,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的这一天,母亲便早早的起床,拿着一个小木棍,手里敲着房子上的梁,嘴里念念有词:二月二,敲梁头,金银珠宝往家流然后走到锅台傍边,敲着锅沿说,二月二,敲锅沿,少放米,多做饭。最后走到院子里,从鸡窝里,把自己家养的鸡放出来,从屋里端出一大碗金黄色的小米,洒在地上,二月二,吃米饭,吃一粒米,下一个蛋。

我跟在后面偷偷捂嘴笑,妈妈一本正经地说,不许笑,这是你姥姥传下来的。然后回过头自己也笑了起来。

那时候特别穷,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白面馍馍,过年上供的枣糕都是留到二月初二的这一天吃,只有这一天,我们才能吃上过年蒸出的枣糕。

2020年真是不平凡的一年,从吃了腊月三十的饺子就没再出过家门,一晃三十二天了,明天就是二月二了,要不是这冠状肺炎疫情整的,明天该有许多人出门的,因为我们农村这二月二还真有不少风俗习惯呢,要做许多事呢。

第一件事,二月二早晨吃圣虫多少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过年时我们这家家做大枣饽饽,特别是两对大圣虫那是家家都少不了的,一对盘圣虫一对跑圣虫,正月初一和饽饽等供品供养在宗谱下面,然后过了初三收起来保存,大枣饽饽一般过了初三就可以吃掉,而圣虫可不吃,冻在冰柜,只能到二月二这一天吃,吃圣虫在我们农家也是有讲究的,一般都是家里的老爷们吃圣虫头,而身子都让孩子们吃,女人一般吃个尾吧,听上去虽然有点不公平,但是我们也都习惯了,男人嘛家里的顶梁柱,吃个圣虫头,一年都让他顺顺当当的。

第二件事,在我们山东农村,还有吃炒豆子的习惯。这种炒豆子一般指黑豆、黄豆或花生,甚至是面豆等,一般煮熟或炒熟。 每年农历二月二吃了豆子表示每年春天的开始,这天炒好,相遇时, 相互交换吃。也有用糖炒制的,孩子们走到那家,念叨着流传的俗语,“二月二,炒豆子,大娘婶子给一把”,还别说在小时候,这一把一把的豆子,还真是我们小孩子特别喜欢的小零食呢。


第三件事,那就是出门理发去。老一辈传下来的习惯,腊月二十几理发以后,准备过年,然后头发再长也不能去理发,一直要等到到二月二这一天才去理发,还美其名曰这叫“龙抬头”。老人们都说,二月二,是龙王从新成仙的日子。因此借这个吉利,也都选择在这一天理发。特别是为小孩求个健康成长,大人求个辞旧迎新、一步登高的好寓意。因此老人们一般还尊崇老风俗正月里面不理发的习惯,等二月二理。

有一些风俗习惯可能也没有太实际的意义,人们之所以还遵循它们,无非就是希望在新的一年有一个好的开始,老百姓过日子简简单单,只要一家大人孩子平平安安的,这就是好日子,正如当下,能呆在家里不出门,远离病毒,那就是为国家做了最大的贡献,也是自己最大幸福,真的希望过了明天的二月二,疫情会出现拐点,让所有的人都可以走出家门,漫步于阳光之下。

明天农历二月二,在农村有什么习俗呢?我想想。一个,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是个好日子。不少人家选择这个日子办喜事的,因为在农村,腊月初,如,腊月初六,初八(腊八),办喜事的人特别多。最迟,腊月十八以后,就没有办喜事的了。极少数特殊情况,腊月二十八,然后正月初一回门。

由于某种原因,好像也是什么习俗,农历三月份办喜事的就少了。后面就等公历的5月1日劳动节了。这个日子不用选,国家的大节,是百无禁忌的。(现在仍然有选黄道吉日的习惯,翻看历书。)五一,大日子,再加上又放几天假,给一些上班族以方便,不用向单位请假。所以,五一结婚的人很多。

然而对急于结婚的来说,赶在五月劳动节之前的好日子,也就是农历“二月二”了!第二个习俗,是”剃胎头”。给出生的小孩剃头,这个剃胎头,以前是要给“剃头匠”人红包的。这个习俗什么来历,我不是很清楚。不过,我的确看到二月二这一天,不少理发店门上的霓虹灯广告,就写有xxx小朋友剃胎头纪念的字样。

以前还有农历正月不剃头的习俗。说什么正月剃头死娘舅?!二月初二,正好是农历正月过完的第二天。所以大人在二月二剃头的也不少。今年春节被疫情扰的,理发店都不开门,到现在还没有开门。有不少人去年腊月理发又理的早了一点,(不可以剃末(霉)头)。也有40多天没理发了。估计明天理发店生意肯定好,要站队了。加上小孩剃胎头,人会更多。

我们市己逐步放开了,理发店今天就看到营业了。我明天打算看看,人不太多,就去理个发。人太多,就推后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