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专业网生猪报价

  1. 7月18日猪价下跌,东北、华北全线下跌,原因是什么?后市行情怎么走

7月18日猪价下跌,东北、华北全线下跌,原因是什么?后市行情怎么走

7.18日华北、东北生猪价格全面下跌,这是一种上涨过程中的修正性下跌,究其原因是属于近期市场在西南地区受猪瘟影响严重,消费者谈猪色变引发了一定的猪肉消费抑制性。另外,虽说猪肉是肉食品种中的刚需,但是近年来受健康问题困扰,猪肉本身的高脂肪性让需求趋于平稳。包括其他鸡肉、牛肉、羊肉等其他品种均有一定的替代性。

另一方面,进入伏天暑期,从消费周期和养生周期而言,猪肉不宜在伏天进补。人们普遍属于下降,瓜果销量提升,饮食趋于清淡为主。

但我们也要认识到,这属于从去年底受猪瘟影响以来,猪肉价格进入上行通道后的修正性和季节性调整,未来长期猪肉仍具备上涨空间。生猪存栏和朱家传导属于稍大周期,在10月份节假效应和天气转凉之后猪肉价格将重回明显升势。对于股票市场,我认为猪肉概念优质回撤标的是不错的买入机会。

猪病专业网生猪报价 - 中国养殖网

7月18日猪价下跌,东北、华北全线下跌,原因是什么?后市行情怎么走?

下跌并不可怕,涨的动力依旧强劲状态!

猪价还会腾飞呢?近期的猪价调整下跌与6、7月份的猛涨行情关系大,华南、华东地区猪价近2个月涨幅超过30%,广东、浙江、福建等地的生猪出栏价接连突破11元/斤,而且往上涨的动力犹存。从7月14日至今猪价平稳了,预计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猪价会有所回调!

全国生猪的均价是平稳的,而东北、华北地区的猪价却是全线下跌,为啥是是这种行情呢?为啥会下跌呢?编者小希分析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其一,猪价经过第一波+第二波的涨幅之后居高位徘徊中,一般情况下经过上涨之后需要有下跌调整期,可多数地区并未有过像样的调整,这为猪价居高位波动缺乏坚实的基础支撑。东北和华北区域是早前最先上涨的地区,可以说价格攀升始于19年1月份,至今有半年的时间了。随着1-3月期间猪价一步步从低谷开始回暖,养猪的利润逐步增加,提振了养猪户养猪的积极性,补栏的热情也在增加。经过四五个月的育养,现如今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生猪的存栏量不再大幅度减少,而是在恢复中,对应的生猪供应量也攀升,给价格回落起到了主要原因!

其二,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生猪的收购商、屠宰企业压价突出,猪价便高,收购猪屠宰猪出货的利润降低,为了保持较好的利润空间,在基层收购中小养殖户的肥猪时压低价格,这对近期猪价回调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小养猪户以育养猪为主,其售后机爱的的高于取决于当地市场价以及猪收购商的态度,在压价的一致性年前普通养猪户可以说是无回旋的余地。在一些场合了解到,一些猪收购商也定下了目标价,希望在本月将猪的收购价压低至9.0元-9.22元/斤,相当于在高价是下调5%,每斤回落5毛钱!

其三,传统消费淡季来临,猪肉需求量在近期有所显现。夏季的七八月份是较往常季节猪肉需求比较萎靡,在价格方面起积极效果的程度不强!

后市的价格还如何走?

小希认为近期的价格调整量将会持续一个月,预计在一个月震荡调整之后猪价会重新迎来涨势,预计在进入十月(中秋节前后)猪价有可能达到新的高度,均价会达到11元/斤。

上述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文字原创,图片来之网络!!谢谢

今天是7月18日,在连续几天震荡之后,今天正式出现下跌走势,市场生猪价格小幅回落至18.95元/公斤,尤其“南涨北跌”的形势继续加剧,东北三省及华北四省市悉数下跌,而西南、华南等地保持上涨态势。

首先,分析一下导致目前猪价北跌南涨,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一是北方猪价下跌,从实际情况看,东北和华北猪价下跌,应该理解为是价值回归的一种体现,什么意思,就是东北和华北的猪价从1月份每斤3.5-4.0元涨起,到目前的最高涨到10元一斤的价格,大致上涨了2.5倍,价格有一些虚高的成份,出现一些回落也应正确理解。

二是华南猪价上涨,可以说华南的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目前猪价均超过10元以上,属于领涨地区,那为什么涨上加涨呢?主要原因就是生猪淘汰量过大,物极必反,据了解目前广东生猪同比减少70%,广西减少75%,海南减少也达到60%以上,面东北生猪减少的只有40-50%,不及华南地区淘汰量大,所以华南地区猪价上涨还是有根据的。

三是西南猪价为什么也近几天也出现上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西南猪价,相对其他地区较低,是一个价格洼地,主流价7-8块钱一斤,重庆略高一点,能达到9元一斤,同时由于这四省区近期生猪产能淘汰量也在上升,所以猪价的走势比较强。

再说说关于下半年的生猪走势如何演绎,其实剩下的时间不到5个半月的时间,预计接下来的行情上涨是主旋律,关键是怎么涨,个人认为,在节奏上应是“先缓后急”的走势,即从目前到10末之前,会继续保持“进二退一”或者“进五退二”的走势,进入11月份之后,随着消费量的大增,是“南蜡肉北年猪”,再加上两节的临近,各种聚会增多,并且生猪供应不足的问题会进一步突显,猪价有可能会出现一波更加明显的上涨过程,至于上涨空间,保守预计每斤在11-12元。 下面是7月18日猪价,请大家参考:

总的看,虽然近几天北方地区猪价下跌明显,但是由于市场生猪存栏量的持续下降,有些地方农村小养殖户基本空栏,同时,目前的猪价下跌不排除屠宰企业、中间商人在收不到猪的情况下,人为压价“震仓”,迫使养猪户卖出生猪,不管现在怎么跌,肯定跌不深,这一点大家可以放心。


猪价行情近期走势开始明显减弱,多地猪价出现下跌的局面,特别是华北,东北地区猪价已经连续多日出现了下调,截止到今天更是出现了全线下跌的趋势,除此以外,华东,华中局部猪价也有所下跌。那么猪价全线下跌的原因是什么?后市行情怎么走?

7月18日东北,华北猪价全线下跌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东北,华北地区猪价走低已经好多天了,随着猪价上涨高峰的离去,东北,华北地区猪价就开始有所走低,只不过前两天下跌幅度不太明显,而随着猪价下跌的开始,直到今天则出现了全线下跌的局面。个人认为这轮下跌属于正常的市场调节好短暂调整过后还有重新上涨的可能。

当前猪价下跌,并不是说市场不缺猪了,只不过由于前期猪价上涨过快,市场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终端市场消费的减少,屠企压力不断增大,所以近期已经对猪价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但是由于国内生猪产能持续走低的因素,这轮猪价回调空间也不会太大,而且时间也不会太长,很有可能不到月底猪价就会再次复苏。

后市行情怎么走?

在生猪产能大幅下降的前提下,后期猪价还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根据资料显示,受猪瘟疫情的影响,我国生猪存栏数量增长有限,直到现在产能还在持续下降之中。6月份生猪存栏环比下降了5.1%,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5.8.%,生猪产能去化严重,后期猪价非常具有想象力。

特别是随着后半年传统节日的增多,气温的转凉,猪肉消费也会逐步恢复。原本就供应偏紧的生猪市场,随着消费旺季的来临,猪肉供给缺口也会进一步加大,所以我们认为猪价上涨只不过刚刚开始,后期没有调控和加大进口肉的话,猪价也会涨到一个我们意想不到的价位。

“南强北弱”是近期生猪价格的主要表现形式,7月18日全国生猪均价为18.99元/公斤,与7月17日相比上涨0.08元/公斤,自7月6日以来已经连续12天出现上涨,生猪价格最高的为广东21.73元/公斤,最低的依然为青海地区13元/公斤。从各地生猪价格的表现来看,东北、华北地区整体以下跌为主,如天津回落至19.27元/公斤,辽宁地区回落至19.12元/公斤;而南方多地生猪价格继续上行,如广东地区继续创新高,生猪价格达到21.73元/公斤,多地猪价突破22元/公斤。西南地区生猪价格上涨较为明显,如四川地区7月17日排查出非洲猪瘟后,7月18日当地生猪价格不跌反涨,单日涨幅达到0.49元/公斤,当地非洲猪瘟去产能进一步下滑,后期猪价容易步入“广西模式”。7月18日猪价下跌,东北、华北地区全线下跌,原因是什么?后期行情怎么走?微尘微视界对此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当前东北、华北地区猪肉消费一般,屠企趁机压价较为明显,短期生猪价格上涨乏力

在6月中上旬,东北、华北地区生猪价格上涨幅度较为明显,天津、辽宁等地突破20元/公斤,持续的上涨后局部地区出现“有价无市”的现象,反映出当地猪肉消费疲软。当前东北、华北地区猪肉消费一般,多地生猪价格调整后,屠企也趁机进行压价,毕竟高价位缺乏消费量支撑,屠企也不想高价入手,能借助不利消息进行压价会尽量利用。缺乏屠企的配合,北方地区生猪价格上涨乏力也就很正常了,生猪价格想要持续明显上涨,就得有消费量的支撑,“量价齐升”的行情才能走的更持久,短期出现调整也是好事,可以挤掉泡沫,更有利于后期生猪价格上涨。

二、北方地区复养取得一定成效,猪源供应量偏紧预期得到一定缓解

东北、华北地区在2018年中招非洲猪瘟的地区是最多的,很多没有经受住考验的养殖户直接被淘汰出局,当然也有一些坚持下来了,成为生猪价格上涨过程中的受益者。2019年上半年东北、华北地区非洲猪瘟相对平稳,未向前期那样明显中招非洲猪瘟,部分养殖户也布局了复养,而且不少养殖户复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虽然暂时还没有复养成功出栏,但仔猪也快要达到出栏条件,这对于稳定生猪生产来说无疑是好消息。不过东北、华北复养的消息传来,对于当地的生猪价格却不是利好,反而是利空消息,近期北方猪价没有持续走强,跟这一因素有较大关系。

三、南强北弱行情还会持续,短期生猪价格有轮换调整的必要

当前生猪价格表现出南强北弱,与6月份的上涨行情相比热点有所转换,这也使得上涨行情具备持续性,毕竟靠某一区域很难支撑价格持续上涨,只有各区域轮动起来才能持续时间长。实际上这与非洲猪瘟波及的范围有较大关系。在2018年下半年,非洲猪瘟主要爆发的区域在北方,使得当地生猪存栏量急剧下滑,部分地区同比下降50%以上,很多养殖户被淘汰出局,可出栏猪源明显减少,生猪价格往上走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在2019年上半年,非洲猪瘟中招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南方,如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行业去产能进一步突显,达到临界值后南方猪价开始明显上涨。

四、后期生猪价格“退二进三”走势有望持续至2020年一季度,养殖户需要把握好出栏节奏

近期相关方面在介绍猪肉价格时,对后期的生猪价格走势也表现出一丝担忧,认为当前生猪存栏量急剧下滑,整体下降幅度超过20%,养殖户补栏又不理想,后期猪价震荡上行将是大势所趋。下半年全国生猪均价大概率超过2016年高点,按照母猪繁育周期来看,需要10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达到出栏标准,那么生猪价格上涨的时间节点至少到今年四季度,而且2020年一季度大概率延续前期走势,出栏一头猪千元净利润成为现实。当然生猪价格上涨的行情不会一直持续,会呈现出阶段性上涨行情,“退二进三”将是常态化,养殖户想要获得更好的收益。那么出栏节奏。

总之,华北、东北地区生猪价格大范围迎来调整,这也是市场心态变化的表现,在6月上旬和中旬,全国生猪价格领涨的区域就是东北、华北地区,如今却出现回落调整,这恐怕也是很多人没有预想到的,当前的热点切换至华南、华东等地。短期华北、东北地区生猪价格出现下跌,也不必过于担心,整体可出栏猪源明显下滑,这对生猪价格形成较强的支撑,特别是四季度,节假日增多,猪肉消费进入传统旺季,终端猪肉价格有望创历史新高,生猪价格10元/斤将不再是遥不可及,养殖收益也会稳步提升。此时养殖户需要做的就是耐心把猪养好,防范非洲猪瘟和其他猪病,只有避免“空无一猪”的尴尬,才能从本轮猪周期行情中受益。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7月18日猪价下跌,东北、华北全线下跌,原因是什么,后期行情怎么走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