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植物?学名是什么

  1. 大家有没有自己原创的打油诗拿出来分享一下呢
  2. 这是什么植物?学名是什么
  3. 农村搞养殖有前途吗

大家有没有自己原创的打油诗拿出来分享一下呢

打油诗是传统诗的一个别体,从古便有。传说宋时有个叫张打油的人,爱写诗且通俗易懂,俏皮幽默,风趣搞笑,深的百姓的喜欢,逐渐成为一流派,称作打油诗,遂风行天下,历久不衰。

一般人认为打油诗好写,其实想写好并不容易。为什么呢?第一它要有哲理,让人读了从中受到感悟或是教益。第二要幽默风趣,读了非常舒畅,有喜剧感。

如果这做到这两点,就是一首很好的作品。可以解忧去愁,令人回味不尽。

下面是我作的打油诗,请朋友们评点:

题酷暑图

赤日炎炎火烧,我已昏昏欲倒。

最是蚊子疼我,又送几个红包。

题归隐图

江湖早已厌倦,日日归心似箭。

独卧万倾芦花,一笛吹彻秋月。

打油诗一首

独钓🍎

夏雨初歇风犹凉,渔夫早坐东湖旁,

绿簑衣,伞青阳,打窝挂饵垂竿忙,

静等鱼儿别龙王。

🍂

打油诗二首

劝 友🍎

机关锦途二十载,为人做嫁拿笔裁,

珍馐难比好心态,泯仇一笑不介怀。

这是什么植物?学名是什么 - 中国养殖网

豆蔻年华花一朵

朝似青丝暮已雪

幌如一夜人变老

好恨时光快如梭

十年寒窗青春付

再来动乱岁蹉跎

混沌世道路难辩

清澈小溪任流斜

(此文系《同学会》节选。原创作品,没送任何刋物发表)

还真有一首原创的打油诗。是看了苏东坡调侃好友张先的诗《一树梨花压海棠》写的。苏东坡的好友张先,八十岁娶了一个18岁的少女做小妾,还写了首打油诗调侃自己和小妾,诗是这样写的:

我年八十卿十八,

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

中间只隔一花甲。

苏东坡则写诗调侃张先:

十八新娘八十郎,

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

一树梨花压海棠。

我模仿苏东坡写了首打油诗供大家一乐。

十八少女八十翁,

婷婷玉树对苍松。

红罗帐里合欢夜,

一个山羊啃嫩葱。

希望有性趣的网友,也根据苏东坡的诗来首打油诗,供大家一乐。

筒单介绍一下:

古代男子都留胡子,八十岁老人胡子白了,像山羊的胡子,俗称山羊胡。

失望的诗(打油诗)

今天不写诗

写了没人看

偶尔有诗来

穿着太古老

今人不认识

想去看究竟

诗却高举手

不懂请别来

说着自顾去

今人呆原地

抓头摸耳朵

不看就不看

回家把诗扔

从此家无诗

诗在冷宫里

高傲而自大

无人去探望

孤苦而去西

2O2O,7,26,即兴发挥,有油否?

这是什么植物?学名是什么

我们这里叫苦麻菜,学明又叫败酱草清明节过后才出来,家庭吃法,摘洗干净,用盐揉揉,淋上香油装盘即可使用,去火效果特别好。

第二种吃法:摘洗干净的苦麻菜,用面粉使劲揉搓,拌匀,放锅中蒸熟,出锅放盐,放芝麻油拌匀,吃在口中,稍微有点苦,洗欢吃的人,有种苦中带乐的感觉。

在七、八十年代这个野菜是用来喂猪的,叫法很多,在南京农村有叫尖胆苦的,有叫尖胆姑的,还有叫尖尖菜、浆浆菜的,等等。这种菜有很多白浆,老人说很有营养,由于苦,没人吃它,所以只是喂猪的多。他的学名也不一致,叫苦菜的比较多。

图片特征不是很明显,叶缘无锯齿,苦菜的可能性不大,叶片平直无扭曲,可以排除桃叶鸦葱的可能,排除这两种,最大的可能是曲曲菜,学名苣荬菜,春天萌发比苦菜要晚,但味道更好,但仅限于下图中这种嫩芽,稍老一点会很苦。一般不做鲜食,可以用开水烫过凉拌或做馅料。鲜食可利用时间较短。

实际野外采集会发现,苣荬菜的叶片外形变化较大,形态多变,但是别并不困难。下图这种也不少见。

不用去百度查,查也没有用,百度把苣荬菜的几个变种和小蓟混为一谈,给出的介绍乱七八糟,不足采信。苣荬菜属于菊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多年老根茎,属于宿根植物,夏季长出直立茎,开黄色小花。

桃叶鸦葱和苣荬菜同科,花相似,不同的是桃叶鸦葱叶片边缘成扭曲状,也是很好的野菜,而且味道没有那么苦。

学名苦菜,是菊科植物,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农田和原野上,在三月中旬发芽,四五月份就可以采摘来食用。具有消炎解毒,清肝明目,降三高的作用。可凉拌、也炒着吃味道很清爽,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

我们延安人经常吃叫田菊是苦菜的一种还有一种叫苦菊。从野外挖回来洗净用水煮熟,然后泡在清水中,一二个小时换一次水,泡24小时基本没苦味就可以凉拌吃了。陕北很多,现在很少了,都是除草剂闹的。

农村搞养殖有前途吗

作为一个农村人,身边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别整养殖。

如果你是农村人,看看你身边,那些没什么学历,只能在外面打工的,打了几年工实在烦了,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想着在家发展的有多少?最后呢?一个个灰头土脸的赔光了,最后还是去打工。

不是没有挣钱的,但很少,你保证你就是那极少数的一个?

我说不能搞养殖有以下原因:

第一,成本没有优势。现在资本为王,拿养猪来说,挣钱的是那些大的养殖场,散户好的时候喝汤,差的时候掉肉。人家拌料用的大型机器,你用人工,人家批量进料价格便宜,你呢?人家卖猪有议价权,你呢?

第二,毛利率不等于纯利润。养几只鸡,不喂饿不死,利润特别高,多了呢?你养一头猪,剩饭可以利用,顺道喂一下,赚的真多!可十头呢?一头赚五百,一百头一年能赚多少?但这没算人工,如果去点你起早贪黑的辛苦钱,真不合算。

第三,防疫不好做。大型养殖场可以标准化,你可能吗?房前屋后本就人来人去,环境问题最容易出各种病,防疫方面没条件,也没必要苛刻,最后的结果就是各种传染病,以前我们那养鸡的,一传染不是一部分,而是一网打尽,在农村叫“倒圈”,那就是灾难!

第四,价格波动大。今年价格贵了,明年大家都养,价格断崖式下跌。可能某一年你会挣钱,但不够另一年亏的。这几年我们那养龙虾的,价格每斤从三十多降到不到十块,老板亏得喝啤酒的钱都没有。

第五,又脏又累,没日没夜的忙。夏天降温,冬天增温,顿顿要喂,还得清理屎尿。想放假,没门,都是吃粮食的牲畜,你喂得不好它能上膘吗?更别提经济效益了。

年纪大的养一点作为副业说的过去,一旦多了点就开始亏钱了,你说奇怪不?因为少了人工成本没算,还可以废物利用,不多不少最亏欠。

别说养殖,在农村,种植也不能干。

别说谁谁谁挣到钱了,个别不代表整体。农村不管养啥种啥,你都是农民。农民多,门槛低的,大家都能挣到钱了,不都争着做农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