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是什么意义

  1. 农村老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是什么意义

农村老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是什么意义

这句话可能各地的解读有所异同!

在我们这里,原本是嘲讽的贬义语。据说:在很久以前,有那么一大家族,一媳妇早年丧夫,后来在族内发生了云雨乱伦苟且之事。当人们淡起,主人翁据然振振有词,风趣地说,“肥水不流外人田”!

不知朋友们可有另样解读,欢迎留墨分享![祈祷]

在农村,其实这句话就是字面意思,并不含多少贬义,用直白语言陈述,就是说:“自家的粪肥和水,一定浇到自家田地或菜园里,不能胳膊肘往外拐,便宜了别人”。

那么,为什么“肥水不流外人田”?原因有以下几点:

农村老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是什么意义 - 中国养殖网

1、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粪肥就是庄稼的力量,农民种庄稼,谁不巴望丰产高产?为了这,以前的老农民大清早起床,就拿着铁锨粪筐往自 留 地走,路上遇到滩牛粪马粪驴粪,都能兴奋半天,赶紧铲进粪筐里,拎到田里埋到自家庄稼地里。而憋了一宿的这泡尿,也便痛快地撒进自家地里。

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阿兮儿时母亲每年喂一头大肥猪,卖钱是一回事,另一个目的就是利用猪栏攒粪。每天,家里的小孩都会晾晒几筐土,等傍晚时分均匀扬撒到猪栏里,再往垫上土的猪栏里扔点烂菜叶等,诱哄猪顺着猪栏台阶下去猪栏里,边吃菜叶,边大小便,顺便踩实踩均匀就积了肥。

等猪栏满了,还要人下去除粪,一粪叉一粪叉的撂出来,在室外抹成光滑的长方体粪堆,让其发酵腐熟,方便施肥时直接田里撒施。

我就问你,这得多傻才能把自家辛苦攒的粪,送去别人家田地里?对得起自己那些累,对得起自家庄稼?

2、水是庄稼宝,离它活不了。

人不喝水不行,庄稼离了水会干枯,就这么简单。可能南方雨水多,很多人理解不了北方 干 旱 地区对雨和水的饥渴。对庄稼来说,“三日一小 旱,五日一大 旱”,这就是三伏天农村的真实写照。

今年阿兮老家 干 旱 严重,所有人都盯着水塘里那点水,有些人甚至晚上在地头看着,唯恐被别家趁夜深人静偷了水。村里的水库,由村里招呼抓阄排队分配浇地的水,稍有不公就可能引 发 矛 盾。

我家小果园只有23棵树,离最近的水塘渗24小时才能浇8棵树,却有10家果园盯着排队。很多果农熬不过就去水库拉水浇地,可水库都承包了,拉水是要花钱的,抽一小时水要25元。那么远的管道到地头,等水扬到自家田地里,也不过浇二三十米而已。

水如此宝贵,浇自家田都不够,庄稼果树半 死 不 活,凭什么让水便宜你家?

在阿兮看来,“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句话,本意是农村老人告诫后辈,别做什么烂好人,做到起码的善良就好。有肥有水紧着自家田里用,哪怕别人有困难,等自家打了粮食再拿去接济,这才是农家人的正经做法。把救 庄稼 命的肥水慷慨给别人浇田,却眼睁睁看着自家庄稼旱 死,甚至颗 粒 无 收,那才叫脑袋被驴踢了,叫你你干不?

谢谢邀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肥水”是有多种营养成份的东西,是农作物生长的必需品,是植物生长中的宝中之宝,非常重要,不可肆意浪费,若在肥水多余时,若要放流,也要流到自家人或亲戚的田里去,不要放流到外人田里。另一层意思是贬义词,是讽刺那些老不正经,做一些伤风败俗的乱伦勾当,常用这句“肥水不流外人田”来取笑他们。

“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句农村老话,在农村真是常听老人叨叨。


公公婆婆一直在农村种地,喜欢摆弄各种农作物。由于年纪大了,家里通过几次动员,才把耕地让给别人耕种,本以为老两口会享享清福,没想到却是闲不住的主儿,门口荒地开出宽敞的一块地方,种起了小菜园还有几棵果树,摆弄得也是生机勃勃。

这次回家,婆婆正从化粪池里挑大粪喂果树。家里人都在劝:这么大年纪还忙活这些干啥,让村里有愿意要的拉去得了。

婆婆却是万般不舍得:又不用费啥劲,喂菜、喂果树都是极好的肥料,这要在过去,这点农家肥都不够用的,你爹天不亮就出去拾粪……。婆婆打开了话匣子,就开始给小辈们讲过去的经历,当然说的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道理。

有时候和老公外出,如果需要上厕所解决内急的时候,我也总是逗他:“真不会过日子,憋着回家去,没听老妈的教诲,肥水不流外人田吗?”

农村老话“肥水不流外人田”,从字面上理解是自己家的肥水,怎么能流到别人家的田里去。也就是说这样的好事,肯定要用到自家地里去,不能便宜了别人

农家肥是庄稼人的宝。在过去,没有现在诸多品种的化肥,家家户户都用的农家肥。猪圈里攒粪是主要的渠道,如果遇到夏季雨水频繁,猪圈里有大量积水,会用粪桶一桶一桶挑到地里去,和邻居之间的地垄加高,小心翼翼的流到自家畦子里。

可别小看了这挑粪的活计,首先说扁担上肩,两只桶在扁担的两端,这维持平衡的能力到现在我也没学会,先不说扁担压得肩膀生疼,挑起来左摇右晃,等从家里一路挑到目的地能洒一半以上,让人啼笑皆非。

过去村里还是生产队责任制的时候,地里的庄稼全靠农家肥,村里家家户户的茅厕,生产队安排挑大粪的社员,挨家挨户定时挑,当然按照粪量多少是要记工分的。挑到生产队的粪场去,培土发酵。

但是只靠这点是不能满足地里用肥需要的,村里会提前和城里联系好了,去公厕里挑。要在凌晨一两点钟就出发,开着拖拉机拉着粪桶到城里去,那时天还未亮,赶紧各个挑粪地点开始忙活,要赶在城里人上班前出城去,要不然挑着屎桶走街串巷,首先说这味道就让人受不了。

话说那年公公进城挑粪,正在忙活的时候,遇到另一个村也派社员来挑粪,争夺有限资源,吵了起来,几个年轻气盛的汉子当场动起了手,当然不是什么大的武斗,用手中的粪勺子你来我往,溅得浑身都是屎点子。后来经人劝和才住了手。

村长比较活泛,出了这次事件后,每年秋季庄稼收获后,总要捎上一些地瓜或者高梁之类的拉到城里,送给公厕管理处。于是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那个公厕就固定下来了,不让别村去挑了,总认得经常上门的我们村,这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体现。

现在“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句农村老话不光用在农田上,开始延伸到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比如说出外办事,如果是老乡的话,“肥水不流外人田”,给予适当的关照。或者出国后,在一群高鼻碧目的外国人中,听到熟悉的乡音,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能照顾得到肯定要优先照顾。


小编是家在南乡,期待您的点赞、关注和转发。

这样的情况对于在没有大规模使用化肥以前是我们老百姓非常熟悉的一句俗语。不知道大家的童年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既在村里挑着箩头去拾猪粪,羊粪,牛粪等!那个时候没有大规模使用化肥所以对于咱们老百姓来说想要田里的庄稼长得好,只能通过使用自己家沤制的农家肥。既“庄家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个肥指的就是咱们老百姓自己沤制的农家肥。

肥水不流外人田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是一句俗语也是一句口头禅。不过现在对于我们种地来说有可能大家感觉的不是太明显了,毕竟现在大家对于化肥的使用还是比较普遍的。并且化肥的使用见效比较快。

肥水不流外人田对于我们现在人的意义应该扩展来了了,虽然说现在随着社会发展,我们更多的老百姓对于出门在外打工挣钱也是容易接受了。就拿我们村里第一批干不锈钢装饰的来说吧!刚开始好这一行的时候是比较能挣钱的,所以一般都是爸爸领着孩子,或者说自己本家的兄弟,侄子们或者说娘家的人。这样的话他们本家的兄弟们就会率先发家致富起来,进而带动全村人发家致富。我们村就是我们镇上第一个小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