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从中国大陆搬走,中国的工人就没饭吃吗

  1. 富士康从中国大陆搬走,中国的工人就没饭吃吗
  2. 富士康仅仅3个涨停后就来一个跌停,它真的算是科技公司吗
  3. 未来三年,什么会是风口

富士康从中国大陆搬走,中国的工人就没饭吃吗

这种说法不正确,富士康搬出中国大陆,给使大陆很多人失去工作岗位,这才是事实。

富士康从中国大陆搬走,中国的工人就没饭吃吗 - 中国养殖网

城市里面的工人,农村的农民工依靠什么才能够打工挣钱,才能够生活的更好,不就是依靠有了工厂的工作岗位才能够挣到钱吗,才有了生活的保障吗?一旦城市的市民,农村的农民工失去了工作岗位,生活就得不到保障这完全是事实。

作为一个富士康从大陆搬走,对中国的工人就业会有影响,不会造成中国的所有工人无有饭吃,如果是招商引资的企业工厂都从中国大搬走,我们国家人民的生活绝对会受到影响,这也是绝对的事实。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靠的是什么就是依靠招商引资,依靠发展我国的经济,我们中国的人民才过上了幸福生活。

允许,支持,鼓励私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和我们国家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共同发展,这是我们国家现行经济体制的既定方针。

做为私营企业的富士康,如若是因遇到全世界共遇的瘟疫就一意地要搬出我们的国家,那是他的自由权。"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只有任其之便了。

如若是因个别不懂我们党的大政方针;不懂国家的法律法规的人而对私营企业进行乱起哄,乱围攻,破坏了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政治环境而要搬走,那就应当别论了。

我上初中的时候,正好赶上下岗开始了,很多人一下子就没有工作了,那时候真的,市里的不如农村的,农村起码有饭吃,市里的就不一样了,真的没饭吃。那时候欠工资几个月,很正常的事,如果没有地方救急,真的没饭吃。甚至,有人饿着肚子上班昏倒了,这是真事,老婆病了,单位好几个月,没开工资,而且这个人性格很直,从来不跟别人说,家里的情况,好几天没吃饭,昏倒了,后来单位救急,送了大米,一些吃的,要不然后果很严重。

富士康国内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比亚迪集团,立讯精密。

大部分人只知道比亚迪是造汽车,造电池的公司,

其实比亚迪的另一个业务是手机代工厂,

2004年以前,比亚迪电子还是国内中等规模的手机代工厂,

2005年,比亚迪电子开始成为诺基亚的代工厂,这一年为诺基亚代工收入是0.7亿

到2006年,为诺基亚代工的收入增加到16.28亿,其他手机公司的代工收入是35.06亿,

2006年代工总收入是51.34亿,

2007年12月20日,比亚迪电子在香港上市,募集资金高达34.22亿,

比亚迪电子目前的市值是547亿

诺基亚垮了后,比亚迪还为华为,小米代工手机,

富士康的另一个竞争对手,立讯精密,实力更强,

2010年9月15日,立讯精密在A股上市,

到目前,立讯精密的股价是30.6元,市值高达2172亿,

而富士康集团的核心公司工业富联,2018年6月8日也在A股上市,

目前股价是8.67元,市值是1722亿,市值不如立讯精密

富士康集团核心企业,工业富联今年前三季度的收入是3610亿,净利润是117.96亿

立讯精密,今年前三季度的收入是1452亿,净利润是64亿,

比亚迪电子,今年前三季度的收入是711亿,净利润是12.37亿,

所以假如富士康从中国大陆搬走,可能会造成短暂几周的失业潮,

然后比亚迪电子,立讯精密会租赁厂房,把从富士康出来的工人重新召集起来,

把富士康无法完成的订单完成,

所以总的来说,是我国的大环境,我国的优秀工人,成就了富士康,

而不是富士康成就了中国工人。

富士康离开中国工人,立刻会从全球最大代工厂,变成中小型代工厂,

而中国工人,完全可以去比亚迪,立讯精密继续上班。

目前我国的手机代工产业链,在全球具备竞争优势,还是最强的。

虽然富士康想在印度,东南亚复制富士康大陆的先进制造能力,但目前来看是失败的,

小规模复制容易,大规模复制太难。

富士康在大陆有好几地都有工厂。是大陆给了富士康很多的优惠政策。利用了大陆优质的年青工人,超工作量的劳作。富士康用大陆年轻人的青春换得了大量的财富。是工人养肥了富士康企业主使他们成为了富豪。工人只是换取了点养命钱。

富士康应该感恩大陆的好政策,和勤劳的工人,要善待工人,不要奴役工人,是勤劳善良的工人成就了你的伟业。

富士康仅仅3个涨停后就来一个跌停,它真的算是科技公司吗

工业富联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一家高科技公司,而是一家代加工企业,但是其在精密加工领域确实具有优势,也不是一般企业可以代替,目前在向+互联网转型,未来也许是一家高科技公司,

作为一家成熟企业,业绩增长稳健,但缺少想象空间,毕竟业绩弹性不大,一季报显示,富士康2018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归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776.95亿元和26.53亿元,同比增长19.78%和4.53%。业绩弹性不大在于报告期内,富士康的综合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 2015 年度、 2016 年度及 2017 年度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10.50%、 10.65%和 10.14%。这样毛利率主要依靠量来取胜。

从名字看,工业富联,说明往工业互联网转向,可是工业互联网目前乏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工业互联网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实际上是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的。市场对其股价抱有谨慎心态十分正常,毕竟估值偏不便宜,今天大跌以后市盈率依然高达43.22倍。

富士康本次IPO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拟主要聚焦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高效运算数据中心、通信网络及云服务设备、 5G 及物联网互联互通解决方案、智能制造新技术研发应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智能制造产能扩建八个部分进行投资。但《号外财经》汇总披露信息和公开信息发现,在募投项目方面,富士康8个IPO募投项目的投资额272.532亿元,其中,有关新经济项目的投资额49.7076亿元,占比不足两成,制造业投资额222.8244亿元,超过八成。

因此工业富联要从代工企业转型为高科技公司还有不少的路要走。

显然,这是一种提醒,也是投资者理性回归的表现。

事实上,象工业富联这样的企业,虽然概念很好,方向感也很强。但是,到底能够做成什么样,能产生怎样的效率和效益,都还是一个未知数,需要实践来证明,而不是仅凭概念就能将其炒得很疯狂。

实际情况是,在香港市场,所谓的独角兽,已经因为概念化而出现了投资者冷眼看待的现象。譬如平安好医生,很快就“现原型”了。同样的,象工业富联这样也仅仅停留于概念的独角兽,如果是冷静、理智的投资者,是不大可能跟风的,跟风者,是那些对独角兽概念并不了解,只是跟着炒概念的投资者。而正是这些投资者,会成为机构投资者手中的韭菜,随时可以供机构投资者宰割。

也正因为如此,工业富联的短暂兴奋,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是一次十分善意的提醒,也是一次严肃的警告。独角兽是好东西,但只有真正的独角兽才是好东西。依靠概念动作的独角兽,必须要用时间来验证,由实践来证明。

所以,应当为工业富联的短暂兴奋叫好,为投资者的理性回归叫好。投资者只有这样,市场才会更加平稳。

准确来说,应该是工业富联(601138)今天跌停,而不是富士康跌停。工业富联的全名是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 ,本来简称富士康是最好的,但是证券简称现在变成工业富联,比较拗口,但应该表达了一些深层次的含义。

我们先看看公司的有关背景。发行人以福匠科技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方式设立。2017年7月10日,经福匠科技董事会审议通过,原福匠科技全体股东机器人控股 、深圳鸿富锦作为发起人召开创立大会暨2017年第一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整体变更设立的相关议案。福匠科技名称变更为“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公司主要从事各类电子设备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依托于工业互联网为全球知名客户提供智能制造和科技服务解决方案。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工业富联本来是一家代工企业,科技含量并不高。但是,趁独角兽政策之风,在2017年7月快速更名变身工业互联网企业后又快速上市,希望晋身高科技企业行列的思路是很明显的。其募集资金投向于八个部分,包括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 高效运算数据中心,通信网络及云服务设备,5G及物联网互联互通解决方案, 智能制造新技术研发应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智能制造产能扩建。如果未来能够成功转型,那么也可以说有一定的潜力。不过,目前工业富联的估值,还是在代工厂与工业互联网转型之间寻找平衡。按照传统代工厂估值,可能只有10倍pe,如工业富联母公司鸿海精密当前市盈率仅10倍。但工业富联此次上市的业务板块主要是工业互联网,如果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转型成功,则市场估值有望上浮。就看投资者从哪个角度看了。

总而言之,工业富联在大盘低潮时上市,转型刚开始,被市场低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所以,其上市四天即开板,今天更是打到跌停,说明其内在价值暂时未被市场认可。但是,企业是不断发展的,特别是上市之后募集的大量资金,对工业富联的发展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也许,未来的某一天,这个代工厂真的有可能演变成一家真正名副其实的高科技公司,值得投资者以更长远的时间尺度来跟踪分析。

头顶独角兽、市场给予高度关注的工业富联仅经历了三个涨停后,便出现了跌停,市场怀疑,这是否算是科技公司,企业是否为科技公司,并非由股市的短暂的波动而定,而当前,工业富联股价的波动都是诸多方面的。

首先,这是由整个大盘局势而定的,当前,受多重利空因素影响,整个A股表现低迷,投资者观望情绪浓重,不仅工业富联,其他上市公司变现也不佳,这不是工业富联个股的原因,整个市场环境使然。

其二,资本市场波动起伏,有涨有跌系属正常,并不能因为一个跌停来否定一家公司的发展,个股的涨跌受公司的经营基本面、行业现状、外部的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的。

其三,近期以来,受政策影响、行业的发展前景预期,类似工业富联、宁德时代等头顶新经济的独角兽企业已出现一段时间的热炒了,高潮过后,市场需要回归冷静。

最近一段时间,富士康可是焦点中的焦点啊。主要是大型独角兽粉墨登场。

  • 前有药明康德,现有富士康,后面又来宁德时代!很早以前我就说了独角兽是很美,只是机构的盛宴,和小散无缘。最好不碰为妙。

  • 再说说工业富联,现在最重要的争议就是他真的算是科技公司?还是代工厂而已?我觉得如果在2015年,富士康上来,估计会把它当作科技公司来炒作。富士康自己也是这样看的,要不然就不会改名工业富联了。从名字上看,富士康是定位在工业互联网上的科技公司的。
  • 只不过,现在钱太紧了。虽然两个板后打开涨停,开板当天成交量达到了百亿以上。争议是到底按科技公司来估值呢?还是按代工厂来估值呢?如果是按科技公司的估值来计算,那么,工业互联可以往上拉一拉。如果是按代工厂来估值的话,那是远远高估了。
  • 这两天的工业富联激战,大资金都在搏估值,小散则跟风进去玩。现在看来,是偏向代工厂的估值比较多。如果是按代工厂来估值的话,工业富联可能没有这么快走稳。前面的药明康德开板之后就因为估值太高的原因一路下跌为主。到现在都没有止跌的热头。

因此,从盘面特征来看,工业富联虽然有心想要成为科技公司,但是目前的市场还不是很认可!

最近问答点赞好少啊,虽然行情不好,但还是希望多多帮忙点赞哦,谢谢!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关注!

未来三年,什么会是风口

生态科技与中医药将会称为未来风口

未来三年什么会是风口?除了早已是“”老“”风口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以外,生态农业科技与生物医药,特别是传统中医药将会成为“新风口”!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特别是近百年来曾经非常发达,名噪一时的西方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如意大利、英国、美国等等,有的在疫情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曾经积累了巨量财富和创造了辉煌文明的人类,上能嫦娥奔月,下能龙宫探宝,居然能被几种纳米级的病毒微生物搅得鸡犬不宁,心惊肉跳!不管是曾经的文艺大咖、商界大佬还是政界精英,一旦被那几个“小毒”黏上,很可能在几天十几天就得与这个世界阴阳两别!

人类在别的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唯独在生态、生物、微生物、生命科学领域短板还非常大。曾经的忽视一定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如果说人类不能在生物与微生物领域取得突破,一切财富与文明将面临归零的危险境地!

新冠肺炎的肆虐给我们人类敲响警钟:

不管你个人平时多么显得健健康康,共同风险就像不请的曹操,“说到就到”。所以以生物生态医药等产业为武器的疫病安全防范一天也不能松懈!

不管你平时认为多么健康,你心安理得吃的喝的东西可能因各种看不见、检不出的残留积累(瘦肉精、激素、重金属等),长期侵害,导致你的身体素质和抵抗力并不高,疫病一来可能最先中招!所以说“吃好”(果蔬肉食农产品,种养方式生态安全,无化肥农药残留,来源可靠可追溯)比“吃了”(只知道是食物,但自己吃的肉蛋果蔬农产品,究竟是谁种的谁养的?什么方式种养的?均是一头雾水!来源不可追溯)更重要!以食品可追溯为新标志特征的生态农业应该成为最重要新风口产业!

不管你是谁,得了病,都得赶快治,但最好不要有后遗症,副作用越少越好,长期坐冷板凳的传统中医药与生态制药将会重换生机,变成能救命又能正常盈利的新风口产业!

赵本山有句名言,最悲催的莫过于“人没了,钱还在”,生命健康第一,其他都是零。

相信包括我们中国自己在内的全球各国一定会对生态农业、生物医药、中医药、生物与微生物等“生”字号产业前所未有的重视,它们不只是未来三年而应该是长期的新风口产业!

用创业黑马的一句话“中国所有的产业都值得重做一遍”,盈利的项目不少,要看以什么方式做。风口就是热门的能挣快钱的,能落地的项目,那么我们就要梳理一下了。

1、5G智能是大背景,不是风口,需要国家大力布局和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各个行业都会受益,技术已经由华为掌握。要说相关产业,5G建设项目应该是一个风口,各大运营商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

2、大健康产业的医药领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是风口。当然这个对技术和资金的要求都比较高,在细分领域内做出来一个小产品也会让你成为收益颇丰。比如中科院的专家设计的“血管成像仪”就很成功。

3、现代农业是大风口,农业项目非常多,能落地的项目要和大健康和休闲旅游农业相结合。国家出台很多的惠农政策,现在农村人口外流也是存在的现象,现代化规模化种植的产品,能开展深加工的农业产品依然可行。我们当地的藏红花规模化种植和鸡枞菇种植效益很好,都是有保健养生功能的农业产品。

4、商业服务上的新媒体直播和短视频是风口。这个风口利益已经被大平台控制,但个人或企业可以借风口推自己的品牌和产品,在风口飞起来。

5、疫情后的教育产业。中小学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消费额都在攀升,但这个产业更是内容为王,需要在细分市场深耕内容。

借以上几个产业项目引玉一下,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交流,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