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价比高养殖鱼有哪些

  1. 作为“四大家鱼”之一的青鱼,为啥沦落到几乎没人养殖的地步了

作为“四大家鱼”之一的青鱼,为啥沦落到几乎没人养殖的地步了

青鱼作为"四大家鱼"之一,为何养殖的人越来越少?针对这个问题,愿意与你分享一下个人看法。

青鱼,在"四大家鱼"之中,生长最快。1龄的鱼可以长到1斤,2龄的鱼可以长到6斤,3龄的鱼可以长到15斤,4龄的鱼体重可以达到24斤。最大的青鱼个体可以达到140斤。那么,具有生长优势的青鱼为何越来越少有人养殖了呢?

性价比高养殖鱼有哪些 - 中国养殖网



养殖成本太高

青鱼的主要食物是螺蛳、蚌、蚬、小鱼、小虾等,这些饲料的价格相对要高很多。其中,青鱼最喜欢的是螺蛳,市场均价为3.6元/斤。加上青鱼的食量大,毫无疑问会增加青鱼的养殖成本。此外,青鱼个头大,有吃小鱼苗的习惯。所以,不能够与其他鱼类混养,只能单独养殖。而单独养殖会使单位效益下降。

当然,还有一个因素也导致青鱼养殖成本增高,那就是养殖周期太长。虽然青鱼在"四大家鱼"之中生长很快,但是相对于其他鱼类品种来说,养殖周期就太长了。2年的青鱼才6斤,而这个体重的青鱼上市出售又不值当,很容易亏本。需要等到15斤以上出售上市才有盈利的可能性。

青鱼的在销路方面存在缺点

青鱼需要等到体重很大的时候才出售,而个头太大,体重较重,很难作为普通食材进入家庭食用。比如,下午下班了,到市场上买鱼回家做清蒸鱼,作为一家人晚上的硬菜。而到了鱼市,大家都会根据一家人的食量来选择鱼的体重,大概1~3斤即可。而10多斤的青鱼很难入大家的眼。这样,青鱼比较少见于寻常百姓的餐桌之上。所以,活青鱼通常情况之下,不会作为家庭食材,更多的是作为腊鱼和鱼干的原材料。

而这也是非常不利于青鱼在养殖上受到欢迎。

好了,以上是是我个人看法,欢迎评论指正。另外,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

在这里我主要与大家讨论两个问题:

一,青鱼为什么养殖量少?

这个主要是市场决定的,像我们湘南永州地区,主要消费草鱼,养殖户一次出塘五六千斤草鱼有很多鱼贩能一次全部买走,如果是青鱼,一次最多五六百斤,稍微多一点都要不完。养殖户一般是套养一些青鱼当做池塘清洁工。

二,青鱼与草鱼如何区别?

这两种鱼对一些与鱼接触较少的人来说可能不会区分,它们首先是颜色不一样,一般草鱼背是黄灰色,鱼肚是白色。而青鱼是鱼背是青色(与人受伤后皮肤上的淤青几乎一样),鱼肚也有淡淡的青色。

由于食性不同,它们张口的方向不同,草鱼张口时是向上张口的,它下嘴唇比上嘴唇要长一点。青鱼张口时是向下张口的,因为青鱼主要吃底泥上的螺丝等底恓动物,口自然进化为向下张开。

草鱼鳞片摸上去化青鱼感觉要粗糙得多,这个像我们养殖户在卖鱼时从网里抓鱼(卖热水鱼一般都是鱼不露出水面就抓的)只用手一碰就可以很准确的知道抓的是草鱼还是青鱼!

我有说得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青鱼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水产,因为其肉质紧实,口感鲜嫩,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且青鱼相对草鱼以及其他品种的鱼来说个头比较大,在平常逢年过节待客的时候主菜上青鱼也是比较有面子的,因为青鱼比较受食客们的欢迎。所以青鱼的价格也相对其他品种的鱼类贵一些。但是虽然青鱼价格贵,但是在水产养殖户看来,青鱼是不太适合养殖的,其根本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 、青鱼对食物要求苛刻,养殖成本高。

因为青鱼不像其他品类的鱼一样吃饲料,青鱼只吃食一些野生的螺狮,小鱼小虾,而且还只吃一些鲜活的,如果这些食物有稍微的腐烂或者变质,青鱼味觉灵敏,闻出来就会不吃。而这些鲜活的螺狮鱼虾之类的东西买起来是非常贵的,所以如果养殖青鱼养殖成本是非常昂贵的。

二、青鱼生长速度慢,养殖青鱼短时间难回本。

一般养殖户养殖鱼类产品一年就要卖一次,收一次本钱,因为水产品养殖投入资金非常大,如果不能快速的收回成本就会导致资金周转困难。而养殖青鱼因为不吃饲料所以前期生长是非常的缓慢的,而小的青鱼价格又会很便宜。一般青鱼养殖的周期是四年,这就导致一些小的养殖户为了尽快周转资金,都不选择青鱼养殖。

三、青鱼抗病能力相对较差,很容易发生病灾死亡,养殖风险大。

因为其他鱼类吃食饲料,人类可以后期干扰性的对鱼塘进行清理消毒,也可以在饲料里面添加一些抗病毒的药类防止鱼群遭受病害侵袭。而青鱼则不同,青鱼需要在自然环境下生长,人类养殖无法进行干预,这就导致一旦青鱼发生病害,很可能会导致全鱼塘都能传染上,进而导致鱼塘的青鱼都死掉,所以风险比较大。

四、青鱼后期个头比较大,如不是特殊原因人们一般不买特别大的鱼,市场购买力不大。

因为青鱼在后期的时候生长迅速,一般到了上市期的青鱼都是十斤以上,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买这么大的鱼一顿吃不完,放起来就不新鲜了,所以在选购的时候人们如果没有特殊的事情一般都会选择可以一顿吃掉的鲤鱼或者草鱼,不会选择特别大的青鱼防止浪费,所以青鱼市场购买力比较差,虽然价格可以,但是销售量不大。

其实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青鱼养殖周期长,见效慢。据青鱼养殖户介绍,第一年投放的青鱼苗,一年时间重约0.3斤左右,两年重4斤左右,三年重才到达15斤左右,而且青鱼的体型越大价格越高。一般来说10斤左右的可以卖到10元/斤,20斤以上的可以卖到15元/斤左右。

2.一般需要4年以上青鱼才有可能长到20斤以上,相比较其他鱼类来说青鱼的养殖周期较长,这样以来成本收回就比较慢,相对于养殖来说风险就大,收益见效慢。

3.青鱼养殖成本高(容易发病死亡)回报慢。

在青鱼的养殖到过程中,要提高青鱼的肉质,就要定期给青鱼提供新鲜的饵料,并定期进行换水清塘、消毒等。一般想要获得高利润就需要养殖大规格的青鱼,才能保证高收益,而大规格的青鱼,成本大约每亩要很大的成本,而且在养殖过程中不能出现任何的纰漏,不然毁于一旦,连本带利都没了(这主要指犯病,缺氧死亡等)。所以对于资本积累不多的很多农村养殖户来说,而虽然青鱼的利润可观,但是前期成本实在太高,收到回报相对较慢。

青鱼养殖利润可观,但成本(及过程风险)相对较高,养殖户可以因地制宜根据青鱼的养殖状况进行,体型的差异化投放养殖,通过养殖成鱼来获得流转资金,根据青鱼与其它鱼类进行套养。

作为"四大家鱼"之一的青鱼,为啥沦落到几乎没人养殖的地步了?这个还真是的,小编记得以前我们集市经常有青鱼卖,但是最近几年却凭空消失了,下面我们来捋一捋这当中的原因。

个人认为青鱼现在没有什么人养殖,偶尔有一二只也是野生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难养殖,大家知道青鱼是以水中软体动物为食,在农村多是以塘中的螺蛳、蚌壳为食,一个鱼塘中只要有几条青鱼,螺蛳、蚌壳会被其吃光,但是一旦食物缺乏时,生长很慢,这是人们不想养的主要原因。

二、疾病多,青鱼在高密度养殖下,疾病一点也不小,比较常见的烂腮、肠炎,可以导致养殖全军覆没,比起其他鱼养殖,操的心一点也不会少。

三、难销售,青鱼的爱好群体相对较少,加上其在价格上并没有特别的优势,普通大众还是比较喜欢吃草鱼,所以导致该鱼并不好销售。

上面介绍的,就是近些年青鱼养殖消失的主要原因,个人认为主要还是和其市场占有率不大,加之经济效益不高,是人们弃养的主因。现在私人养殖的塘口,也基本上抛弃了这个鱼的养殖,我们有幸只有在野生水域或可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