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娘虫怎么养殖的

  1. 农村老人说“红娘子”碰不得,有什么科学的解释吗

农村老人说“红娘子”碰不得,有什么科学的解释吗

关于红娘子我要表叙的是,见过它,拿过它,摸过它(经常性的),也没有感觉到有任何有毒反应。但是,从来没有捉过鲜活的,所接触的全是干货。从七六年到北方的一个县级药材,就见到红娘子,印象不错,它就是体形小点的、红色蝉,很美丽,应该是黑翅、褐翅蝉。每年中有几次盘点货物(称重、过数),再加平时闲来无事拿出玩玩,应该是经常接触。很可惜几十年之间从没配方售出过。

小时候,没有什么玩具,所以经常和小伙伴们去捉昆虫玩,尤其是每年的夏天,昆虫的种类多如牛毛,除了随处可见的蝉(包括蝉的若虫,俗称知了猴)外,最常见的昆虫之一当属“红娘子”了。

红娘虫怎么养殖的 - 中国养殖网

“红娘子”其实并不是一种昆虫的俗称,而是三种昆虫共有的俗称,它们是斑衣蜡蝉(如上图)、黑翅红娘子以及褐翅红娘子。在我国北方,红娘子通常指斑衣蜡蝉,而在南方红娘子通常指后两者。

抛开南北方的差异外,在我国古代的药典中对于“红娘子”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在清代以前,大多数的药典中“红娘子”其实单指斑衣蜡蝉,它在药典中被称为樗鸡,其中樗是指樗树,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臭椿,因为它非常喜欢在臭椿树上栖息,因此得名,而鸡是因为它在固定的时间“鸣叫”(参考: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其鸣以时,故得鸡名”)。

而到了清朝以后,药典中对樗鸡,也就是红娘子做了修改,从《中药志》等资料看,描述的就不是斑衣蜡蝉,而是黑翅和褐翅黑红娘子了,因此,下面我们分别来看一下这三种“红娘子”究竟能不能碰?

刚羽化的黑翅红娘子

首先是斑衣蜡蝉

斑衣蜡蝉是蜡蝉科下的昆虫,在不同的地区,它有不同的叫法,比如“花姑娘”、“华蹦蹦”等等,它的俗称与它的外观有关,因为它成虫后灰色的前翅上有着黑色的斑点,红蓝黑三色的后翅上也具有斑点,当张开翅膀时,看起来花花绿绿的非常漂亮,而且它的翅膀虽然大,飞行能力却很弱,但其跳跃能力很强。

尤其是它的若虫期,大龄的斑衣蜡蝉若虫同体以红色为主,体背有着黑色的斑纹和白色的斑点,其跳跃能力要比成虫更强。

上图左上角为刚孵化的若虫,此时它们的身体以黑色为主,上面有着白色的斑点,由上图为3龄的若虫(也就是要羽化前的形态,也是若虫的最后形态),右下图为羽化不久的斑衣蜡蝉,其前翅成土黄色,左下为成熟的斑衣蜡蝉,这是它的最终形态。

斑衣蜡蝉通常栖息在臭椿、榆树、刺槐以及一些果树上,以吸食植物树枝下的汁液为食,所以属于一种对果木有害的昆虫。小时候,我家门前就有几棵臭椿树,每年的5-6月份,就能在上面看到密密麻麻的各种形态的(若虫、成虫)斑衣蜡蝉,而且小时候奶奶也说过,这些虫子不能碰,有毒。

但是,忍不住好奇的我不但碰了,还抓了好多,无论是成虫还是若虫,我都玩过不少,但也没有中过毒,后来查阅了一些资料我才知道,斑衣蜡蝉是无毒的昆虫,它们与蝉一样都是以刺吸式口器吸收植物汁液而生的,身上也没有任何的毒腺以及毒素。不同的是雄蝉可以用自己腹部的发声器发出叫声,而斑衣蜡蝉只能靠摩擦关节发出声音,由于没有专门的发声器官,所以斑衣蜡蝉很少发出声音。

所以,斑衣蜡蝉是无毒的,不但可以随便碰,还能给小时候的我们带来许多的乐趣。

其次是黑翅红娘子和褐翅红娘子

黑翅红娘子和褐翅红娘子与斑衣蜡蝉相差甚远,它们属于蝉科红蝉属下的昆虫,而后者属于蜡蝉科,也就说从本质上说黑翅和褐翅红娘子是蝉的一种种类,因此,它们的若虫与我们常见的黑蚱蝉若虫形态差不多,只是要更小一些而已。

黑翅和褐翅红娘子也是它们的俗称或者说是中药名,它们的学名其实是黑翅蝉和褐翅蝉,它们与其他蝉一样,若虫都是在地下生活的。

黑翅蝉和褐翅蝉主要分布在我国华中和华南地区,我国台湾地区也有野生种群分布,这两种蝉在若虫和刚羽化时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刚孵化的成功都有着红色的身体和白色半透明的翅膀,不过等到成虫一段时间后,它们的翅膀就有差异了,黑翅蝉的翅膀为墨黑色,而褐翅蝉的翅膀为褐色。

这两种蝉笔者的老家都没有分布,不过前些年跟随朋友一起去湖南了解过这种昆虫,由于它们从清朝开始作为药用,一直延续至今,所以到现在依然有专业捕捉这两种蝉的人。

这两种蝉通常栖息在低海拔的树木和灌木丛中,像蝉一样也会发出叫声,只不过叫声比较微弱而已,而且它们也不能像黑蚱蝉那样飞的很高、很远。而在当地一些老人口中,我们也听到了“爷爷的嘱托”:这些虫子碰不得。

其实,在去之前我也做过功课发现许多资料显示:这两种蝉确实不能轻易地用手去触碰,这些因为它们可以分泌毒液,这些毒液中含有剧毒的斑蝥素,斑蝥素是一种毒性比较强的物质,根据科学的研究发现,人口服下平均35毫克就能致死,在实验室下,斑蝥素对小白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杀死一半小白鼠所需的最小毒液剂量)为1.17毫克/千克,可见其毒性之强。

但其实,根据近些年科学家们对黑翅蝉的研究发现,其体内其实不含斑蝥素。但是,其分泌的体液具有一定的毒性是真的,只不过主要体现在对皮肤和粘膜的刺激上,可以引起局部充血、灼痛以及起泡。因此,这两种“红娘子”在捕捉时需要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刚羽化的黑翅蝉

写在最后

红娘子其实最早是指斑衣蜡蝉,而且时至今日在北方的一些地区提到红娘子依然认为是斑衣蜡蝉,它们是无毒的一种昆虫,对果木有一定的危害。而如今的红娘子则是一种药材的叫法,它们是黑翅蝉和褐翅蝉干体的俗称,这两种蝉确实碰不得,因为它们可以分泌一些刺激皮肤和粘膜的物质。

不过,抛开这个因素,干体后的黑、褐翅蝉都是重要的中药材之一,一斤干体要上千元人民币了。

在农村,老人们口中的“红娘子”,并非《西厢记》中活泼大胆、机智勇敢的丫环红娘,而是浑身是毒但身价却高达5000元一公斤的害虫——红娘子虫。我的表叔就靠养殖红娘子,年收入高达百万元!

说起“红娘子”,我满满的都是痛!记得三四岁的时候,那是一个夏天,我看到门口的小树上停着一只红色的、长得极象蝉的小虫子,于是伸手去抓,结果被它蜇了个大包,钻心地痛,很快又起了个水泡。

奶奶一见,赶紧带我到村里一位正在奶孩子的阿姨家,讨了一些新鲜奶汁涂在手指上。如此反复涂抹了几天,我才恢复如常。自此以后,我就对这种漂亮的小虫子敬而远之了。

这种小虫子,就是“红娘子”,也有人称之为“么姑虫”、“红姑娘”,学名叫斑衣蜡蝉,属蝉科昆虫,长得象蝉但比蝉小很多。

在农村,孩子们最怕的小虫有两种:一种是“洋辣子”,毛绒绒的样子很讨人喜爱,可一旦被它扎了,则火辣辣地疼;另一种就是“红娘子”,它的体内含有斑蝥素,这种毒液能刺激人的皮肤而发泡。

但是,“红娘子”却是一种比较贵重的药材。每到夏天,大孩子们干得最多的就是这两件事:

一是抓知了壳。晚上知了猴从地里钻出来,爬到树上去褪壳,变成知了,而褪下的壳则是一种药材,夏天我们抓得最多的就是知了壳;

二是抓“红娘子”。它虽然有毒,但却是一种用于治疗疥癣、疮毒、淋巴结核、闭经、疯狗咬伤等疾病的高效药材,可外用也可内服,有破瘀散结、通经堕胎及解毒等功能。“红娘子”收购价格很高,高峰时甚至达到5000元一公斤。

抓“红娘子”可不如抓知了壳那么容易。

首先要准备好装备:口罩和手套,不然身上就要被蜇得大包小包;

其次要寻找目标:臭椿树。“红娘子”主要生长在臭椿、葡萄、苦楝、杨树等树木上,在这些树的叶背、嫩梢上刺吸,使得树木发生煤污病或嫩梢萎缩、畸形等,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和发育。我们老家的臭椿树较多,所以,要抓“红娘子”,首先要找到臭椿。

这里顺便讲一下香椿与臭椿的区别。每到春天,香椿就是大家都很喜爱的一种食材,“香椿炒蛋”几乎是这个季节的标配,但在野外时,很多人往往不知道香椿与臭椿的区别,因为这两种东西长得实在太像了。有人说闻味道,香椿香,臭椿臭。说实话,如果不把这两种东西放在一起,你不一定能闻得出来,因为臭椿的嫩叶也是有一点香味的。

分辨香椿与臭椿,其实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数树叶:香椿的叶片是偶数,臭椿的树叶是奇数,双数是香的,单数是臭的。

回到正题。找到臭椿,戴好口罩、手套,我们就可以开工了。

一个夏天,通过抓知了壳和“红娘子”,我们不仅可以解决上学的学费,而且还可以赚得不少零花钱。

当然,通过人工去抓“红娘子”,肯定不是赚钱的方法,这毕竟只能赚一点零花钱,于是,现在就有人开始人工养殖“红娘子”了,我的表叔就是其中之一。

养殖“红娘子”首先要种植臭椿。一般是选用生长三年以上的臭椿,剪去树冠,使其变得矮小,同时促使新生枝条萌发。

其次是采集虫卵。在野外的臭椿上,“红娘子”的虫卵很好辨认,每到秋末冬初,在臭椿树向阳面的树干上可以找到成块的虫卵,这时可以将树皮一起剥下,移殖到室内孵化。

等到“红娘子” 孵化出来后,就可以放到臭椿树上养殖了。当然,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天气和自然灾害对“红娘子”的伤害。

就是靠这个冷门的生意,我表叔积攒下了一份不小的家业,一家人在农村生活得有滋有味!

最后,说一副关于红娘子的对联,上联:大将军上战场身披穿山甲,下联:红娘子坐花轿头戴金银花。其中“大将军”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屎壳螂”,学名“蜣螂”,与“穿山甲”“红娘子”“金银花”一样,也是一种中药。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