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光水面怎么找鱼窝

  1. 冬天光水面怎么找鱼窝
  2. 窝蕨的做法
  3. 野鸭在什么地方营巢
  4. 为什么甲鱼苗喜欢窝在沙子里

冬天光水面怎么找鱼窝

一.背风向阳处有杂草丛生,水深超过1.5米左右的地方有鱼藏身,遇到这样的地方一定不要放过。

二.冬天出去野钓,可在枯草边多打几个窝子,轮回着钓,钓完一个窝子再到另几个窝子续钓。

三.用矶钓杆挂红虫,鱼口好,少挂几条红虫,鱼口不好就用红虫夹做一个红虫团,打窝子,这样效果好,我的同事专爱冬钓,还不招小鱼。

四尽量找熟悉的地形知道那个区域宜藏鱼。

1.向阳背风而且杂草丛生,水深1.5米——2.5米左右的地方肯定有鱼,遇到这样的地方一定不要放过。

2.因为温度低水凉,鱼口开的晚,不能光守在一个窝子里钓,我一般冬天出去野钓,都是在枯草边多打几个窝子,轮回着钓,钓完一个窝子转移之前一定要先补补窝聚聚鱼。

3.饵料我们山东这边冬天就用红虫,鱼口好,少挂几条红虫,鱼口不好就用红虫夹做一个红虫团,打窝子,我喜欢用九一八腥香掺着红虫打里(母虫,因为便宜只能用来打窝)。

4.鱼钩,我个人喜欢用红袖5-6-7号,鱼线1号主线,0.5号脑线,芦苇硬尾漂(信号反馈清晰,适合鱼口弱的时候用,软尾适合闹窝的时候用)。

5.装备不需要太多,冬天钓鱼不跟夏天季节一样,啥都得带着,我冬天在这边就带一个大马扎,一把鱼竿,鱼食,架杆就ok了,况且鱼口不太好的时候,得多起来运动运动,最重要的是经常换钓位,东西多了麻烦。

6.多带点开水,天越冷尿越多,没有水一会就受不了了。

7.最后一条,有人问我:“大冷天,不好好在家呆着,钓鱼有意思吗?”我告诉他们,上鱼的那一瞬间,有种初恋的感觉,初恋时时刻刻的陪着你,你就不冷了!

阅文之前,温馨提示:快乐出钓,安全第一;文明作钓,爱惜环境;为娱而钓,幼鱼放流!


都说“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特别是在冬季,枯败的水草、芦苇、荷叶等水生植物,不但能起到保温作用,更为鱼类提供了藏身、觅食的场所,所以说冬季钓草边、草洞,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水域都有水草,很多水域几乎全是亮(光)水区。在这种全是亮水的水域怎样选钓点呢?在此就和钓友们聊一下。

冬天光水面怎么找鱼窝 - 中国养殖网

首先:选择背风向阳的钓点。这一点不用多说,钓友们应该都知道,背后向阳的地方气温、水温都要高一些。作钓时不但人相对暖和,而且略高的水温更聚鱼,同时抛竿、看漂也容易。

其次:选择水面有障碍物的地方,比如露出水面的桥墩、断墙、枯树、小岛附近。如果水面无障碍物,可凭记忆或实际找底,寻找水底有障碍物的钓点,比如水底有乱石、杂草的旁边。找底时可以根据钓点附近水深差距,钓点附近的挂钩情况,来判断水底是否有障碍物。

再次:没有障碍物的地方寻找沟坎,一般也是通过实际找底判断。找底时可以钓点为中心,向前后左右各半米至1米的距离找底。通过各个点的水深差异,判断水底是否有沟坎。水深差异越大,水底的沟坎越明显!冬季水底的沟坎越明显,藏留鱼群的机率越大。

最后:没有沟坎时寻找同距离的最深点。可以通过观察岸边地势,寻找一些陡坡或大坝中央作钓,也可以通过找底判断。冬季作钓,深水相对浅水温度略高,也就更容易存鱼!当然这是在气温低的时候,如果晴天气温高,有时浅水反而比深水好。

以上就是个人对冬季亮水区选钓点的分析,希望能给钓友们的出钓带来帮助!

最后,在此呼吁钓友们:小鱼、母鱼、籽鱼请放流!如需带走,仅取一餐便足矣!为以后有鱼可钓,切不可多贪!


我是大王的钓鱼日记,原创手写不易!如果您看完觉得有点意思,烦请加个关注。更多更好的钓鱼问题及视频,期待与您探讨分享!

水面虽光,不代表水下也光!

要在明水面找到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找背风向阳的位置。

背风向阳的位置不仅人在着舒服,鱼也不例外,这样的地方鱼要特别多一些。

2、找深浅结合部或回水湾的位置。

深浅结合部或回水湾位置是鱼经常光顾的地方,这些地方水温、食物、含氧量充沛,特别适合留鱼。

3、找水底障碍物多、水草多或沟坎明显的位置。

这些位置鱼觉得安全,食物也相对多一些,在这些地方垂钓,效果会不错。

4、找浅滩位置。

这样的地方太阳出来后升温快,食物也多,冬天鱼会游向这些地方晒太阳,寻找食物,以这样的地方下竿效果会不错!

欢迎交流,请关注为谢!

冬天光水面找鱼窝,真的是不好找!只能通过多打窝来识别。

野钓水域,越是光水,越说明这个钓点有鲫鱼,只有鲫鱼多,才有可能是光水,也是因为鲫鱼多的原因,才不会存在有水草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为什么冬天的水域会没有水草,主要的原因是,在天气暖和的时间,水面连浮萍都没有,至少说明这个水域,在一两年前是有人养殖过鱼的。

比如我们平时所说的一些大的水域,像内河,长江,这些地方因为长年不存在干涸的问题,各种各样的鱼也多,即使是会有一些水草,只要生长出一点点的小芽子,根本就等不到出水面,就给鱼吃掉了,因此,给人的感觉是没有任何的水草,像这些水域,一定是鲫鱼多。

对于这些鲫鱼多又没有水草的水域,直接通过肉眼来看,发现鲫鱼最集中的位置,是不可能发现的。因此,多打窝,是其中最直接的判断方法之一。

另外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钓深水,,这些水域因为没有水草的原因,鲫鱼们只能是在深水,水下有高低不平的区域,是最容易存的区域。

水底与陆地是一样的,只要没有经过人为的平整,不可能做到平坦,总会有一些低洼区域,不要小看这些低洼的区域,有时前面稍远或稍近的位置,即使是误差只有五公分,有时也是鲫鱼们最喜欢藏身的位置。

如果你能找到一处,下面是一个坎子,向前是一个坑,向后是一个相对高一点的位置,在沟的下面,一定是比沟的上面更值得打窝。

窝蕨的做法

窝蕨不仅炒着特别好吃,而且它还可以凉拌。

如何凉拌窝蕨如下;

准备新鲜的窝蕨,准备小米辣(缺一不可)香菜,香醋,蒜末,芝麻油。首先,把窝蕨过一遍水,然后放冷水里面,接下来就是把所有的料放进去,放入花生米,木耳,加入香菜,最后,把油烧开,直接倒进,马上,香气就出来了哈!

用料:

蕨菜1把、香菜2根、蒜4瓣、生姜小块、小米辣3个、芝麻油适量、花椒油1勺、生抽1勺、陈醋2勺、盐5克、糖2克

做法步骤:

步骤 1

蕨菜切段焯水2分钟左右

步骤 2

在焯水的过程中准备配料,姜蒜剁成蓉,小米辣切圈,香菜切小段

步骤 3

捞出蕨菜,清水过一遍捞出,放入一个大点的盆里面,方便搅拌。

步骤 4

将所有的配料和调料全部放入,充分搅拌。

步骤 5

装盘,美味的凉拌蕨菜就做好了,香辣脆爽,好吃到停不下来。

工具/原料

窝蕨 (500克)

红椒 (100克)

大蒜 (150克)

肥肉 (100克)

盐 适量

油 适量

酱油 适量

陈醋 适量

味精 适量

方法/步骤

1/15

选购一把鲜嫩的窝蕨做食材。

2/15

将窝蕨去除上面嫩叶、老枝杆并洗净,待洗净后,将窝蕨在开水里打捞至发软,并控水捞出。

3/15

捞出后,将窝蕨切成段备用。

4/15

选购一个肉质肥厚的红椒做食材。

5/15

并洗红椒,垛成丁,以备用。

6/15

将大蒜,折去黄叶.去除根部洗净。

7/15

把大蒜,枝.叶分开切好,以备用。

8/15

准备带皮肥肉,并洗净切成片,以备用。

9/15

炒锅烧热下油,将肥肉入锅稍爆片刻。

10/15

接着窝蕨入锅,同肥肉稍炒一会。

11/15

然后放入红椒.蒜枝,将红椒.蒜枝炒至出味。

12/15

加入适量酱油.陈醋炒至均匀。

13/15

待快熟时,放入蒜叶.适量盐,稍翻一会。

14/15

最后,放入适量味精,炒至熟便可入盘。

15/15

一道酸咸入味,营养丰富的窝蕨就完成了。

1,先把它洗干净,放如开水里浸泡至软,并使水变成淡褐色,一般是二十分钟,我有时候用温水浸泡两次.或者用温水浸泡一个晚上,第二天再食用也可以.

2,去掉蕨的叶子,也就是卷曲的部分和根部老掉的部分,你可以将它切成三厘米长,或者更小,随意.

3,青椒若干,红的剁辣椒酱也可以,你随意拉,加上少许葱段和姜放入锅中翻炒,最好再加上肉末使味道更加鲜美.别忘记盐和鸡精哦~~大概只要10分钟的时间.一道美味可口的蕨就做出来了,唇香溢齿,爽滑可口!

莴笋头一根

菜籽油2勺

辣椒干4根

食盐2勺

味精少量

第一步,清理锅,随后点火

第二步:待锅被锅糊后,下油

第三步:转文火,放进辣椒干,家常菜两三秒

第四步:倒进切完的青笋片

第五步:煸炒,随后添加食盐,再煸炒,添加味精

第六步:待青笋片熟后,出锅

野鸭在什么地方营巢

野鸭虽常筑巢于湖泊、河流沿岸的杂草垛、或蒲苇滩的旱地上、或堤岸附近的穴洞、或大树的树叉间以及倒木下的凹陷处,巢用本身绒羽、干草、蒲苇的茎叶等搭成。:野鸭属于野生保护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从自身做起,拒绝买卖野生动物制品,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

野鸭子的窝常筑巢于湖泊、河流沿岸的杂草垛、或蒲苇滩的旱地上、或堤岸附近的穴洞、或大树的树叉间以及倒木下的凹陷处。

野鸭种群分布在中国东北、新疆、西藏、河北等地繁殖,冬时在长江流域或更南地区越冬。

喜结群活动和群栖。夏季以小群的形式,栖息于水生植物繁盛的淡水河流、湖泊和沼泽。秋季脱换飞羽,迁徙过程中常集结成数百以至千余只的大群。

鸭群在越冬结群期间就已开始配对繁殖,一年有两季产蛋,春季3~5月为主要产蛋期,秋季10~11月再产一批蛋。多为筑巢产蛋和孵蛋,其营巢条件多样化巢用本身绒羽、干草、蒲苇的茎叶等搭成。

一般每窝产蛋10枚左右,蛋色有灰绿色和纯白色略带肉色,蛋长径约5.7厘米、短径约4.2厘米,蛋重48.5~50克。孵化由雌鸭担任,孵化期27~28天;雄鸭不关心抱卵,而是去结群换羽,交配繁殖期后与雌鸭分离,越冬期另选配偶。

扩展资料:

每年的11月初到来年的二三月份,延庆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都会有大批的冬候鸟在此越冬。今年预计迁徙高峰期将在11月中旬出现,约有100多种,数量可达到3万多只。这些冬候鸟会在野鸭湖停留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休息补充体力,然后继续向南迁徙。

北京延庆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正式向社会公布《2016年野鸭湖新增鸟类情况及最新名录》。

目前,野鸭湖鸟类共计18目61科302种,其中7种是近一年新发现的鸟种,包括首次在北京地区新发现的鸟种——隼形目鹰科国家I级保护鸟类玉带海雕,国家II级保护鸟类黑翅鸢。

据了解,在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有金雕、黑鹳、白鹤、白肩雕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0种,大天鹅、灰鹤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42种。据统计,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有留鸟38种,占12.6%,候鸟264种,占87.42%。

1、野鸭一般在湖泊、河流沿岸的杂草垛、蒲苇滩的旱地上、堤岸附近的穴洞等地方营巢。

2、野鸭是绿头鸭的俗称,还被称为大绿头、大红腿鸭等。

3、雌鸭一般在145-160日龄时便可以开始产蛋,各地区略有差异。

4、绿头鸭除换羽期外,一年四季都可产蛋,产量为120-150枚左右。

为什么甲鱼苗喜欢窝在沙子里

因为天变冷了。

它自身的血液循环小了。身体的新陈代谢降低了。小甲鱼对温度的变化更是反应快。所以小甲鱼在感觉温度下降了。就会起到条件反射的作用。降低新陈代谢。

钻进泥沙里。泥沙里温度会比水好。而且也有利于冬眠时藏身。一起这个变化它肯定不会进食了

甲鱼生性胆小,有沙子的话它们会主动刨沙子把自己掩盖在沙子下面来获得安全感。

甲鱼喜欢在沙窝里产卵,因为沙窝温度高又隐蔽,卵会很快孵化。

甲鱼,南方一些地方称为潭鱼。是一种卵生两栖爬行动物,其头象龟,但背甲没有乌龟般的条纹,边缘呈柔软状裙边,颜色墨绿。甲鱼常在水底的泥沙中生活,喜食鱼、虾等小动物,瓜皮果屑、青草以及谷物等也吞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