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苗怎么养殖视频

  1. 玉米在苗期怎么管理
  2. 玉米播种阶段如何正确有效实施,生长阶段的管理如何进行

玉米在苗期怎么管理

1、间苗补苗:在缺苗的地方补种,将过密的玉米幼苗拔除。

2、水分管理:每隔4-6天左右浇一次水,玉米苗成活后要控水。

3、中耕除草:定植后7-10天进行第一次中耕,促使根系发育。

4、追施苗肥:以尿素、钾肥、磷肥、复合肥为主。

.提前做好移栽补苗准备

当玉米陆续出苗之后,种植户朋友要及时检查玉米的出苗的情况,一旦发现缺苗断垄就要及时经常补苗。

玉米苗期的主要管理措施

2.掌握好间苗、定苗时间

间苗、定苗一般在玉米长到3-4片叶时进行,去掉弱、白、黄、病、劣、杂苗。定苗时边行、地头可留得稍密些,以充分发挥边际优势。间、定苗时,拔除的苗要及时清出田间。间苗、定苗的时间应在晴天下午,那些病苗、虫咬苗及发育不良的幼苗在下午较易萎蔫,便于识别淘汰。对那些苗矮叶密、下粗上细、弯曲、叶色黑绿的丝黑穗浸染苗,应彻底剔除。

玉米苗期的主要管理措施

3.掌握好蹲苗促壮的时间

玉米蹲苗应遵循“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湿不蹲干”的蹲苗原则。也就是说蹲叶片深绿、地肥、墒情足的壮苗。反之就不蹲。对于苗势生长弱的田块,不但不要进行蹲苗,还要适时采取肥水措施促苗转壮。

4.病虫害防治 

玉米苗期害虫种类较多,尤其是夏玉米。目前,苗期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有地老虎、蚜虫、蓟马、棉铃虫、麦秆蝇等,应及时做好害虫防治。

间苗补苗。

玉米在苗期需要间苗补苗。

玉米简介

玉米的原产地是墨西哥或中美洲,1492年哥伦布在古巴发现玉米,以后直到整个南北美洲都有栽培。1494年把玉米带回西班牙后,逐渐传至世界各地。到了明朝末年,玉米的种植已达十余省。

查苗补苗:出苗后,在3叶期前完成查苗补苗工作,并在补苗后浇水1-2次。

间苗定苗:3-4叶期时,根据间密留稀,间小留大,间弱留强,间病留健原则进行间苗,4-5叶期时进行定苗。

中耕除草:幼苗期间中耕除草2次,中耕深度以苗旁浅、行中深为宜。

防治虫害:做好地老虎、螟虫、蚜虫等虫害的防治工作。

(一)水肥管理。根据土壤墒情及时结合灌溉条件,补灌水分,促进根系生长。

(二)中耕除草。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对于板结地块要及时松土放苗。

(三)苗全、苗齐、苗壮。对于鸟、鼠破坏,干旱出苗差的地块要及时查苗补种,做到苗全,喷施叶面肥培育壮苗。

玉米播种阶段如何正确有效实施,生长阶段的管理如何进行

玉米种植户需要玉米播种期着重的技术要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种子处理以及栽培时间。一般情况下,种植户要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一轮优选,剔除坏种、瘪种,剩下大小均匀、颗粒饱满的籽粒作为种子,以保证玉米的出苗。

其次,还要选择晴好的天气进行晒种,还可以采取浸种的方式来保证玉米的发芽率。部分地区分为春播、夏播和秋播。所以在每个时期的播种时间是关键。春玉米的播种一般在每年的4月,天气温度稳定时播种最为适宜。

玉米小苗怎么养殖视频 - 中国养殖网

不过此时期也是病虫害高发的时期,所以要注重病虫害的防治。夏播玉米,一般要及早播种,俗话说“春争日,夏挣时”,如果播种过迟,会赶上南方地区的秋雨,不但气温,而且光照差,不利于玉米的生长。

秋播玉米一般是在6月下旬或者7月上旬,其目的是充分利用秋季的温光资源,提高復种指数。一般在前轮作物收获前的两周采用移栽的方式,进行双株种植。

玉米在生长阶段田间管理的技术要点一般分有有三点清除杂草、间苗、定苗以及肥水管理。田间杂草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不及时清除杂草而是任其与玉米幼苗争夺养分,将导致玉米生长过程中的营养不足。可以采用物理除草的方法,进行人工除草,也可以采用翻耕的形式除草;另外,可以利用化学药物,如除草剂等农药进行除草。

在玉米幼苗生长到两三片真叶的时候,就要及时进行玉米间苗,到四五片真叶时进行定苗,如此不但可以降低玉米苗密度,而且有利于幼苗的健壮生长。一般在南方地区春播玉米的密度要小,而夏播玉米的密度要相对大些。

在玉米生长期的水分灌溉是根据当地的降水量和土壤水分状况来决定的。一般来说,在玉米生长的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三个时期是水分需求最大的时期,所以要保证这三个时期的水分充足。

对于玉米生长期的施肥,通常是以底肥的形式施入,在玉米生长的拔节期和喇叭口期适当补充氮肥,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

以上所述均为个人观点,欢迎关注href="https://www.wukong.com/user/?uid=6207333673" target="_blank",共同探讨农村创业话题,感谢您的阅读和评论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