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有那几个乡镇

  1. 长汀有那几个乡镇
  2. “义王”石达开32岁英勇就义,留下3个儿子,现状如何

长汀有那几个乡镇

辖13个镇、5个乡:濯田镇、汀州镇、大同镇、古城镇、新桥镇、馆前镇、童坊镇、河田镇、南山镇、四都镇、涂坊镇、策武镇、三洲镇、铁长乡、庵杰乡、宣成乡、红山乡、羊牯乡。

长汀县,别称“汀州”,简称“汀”,是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世界客家首府。地处闽赣边陲要冲的福建的西部山区,武夷山南麓,南与广东近邻,西与江西接壤。是福建新石器文化发祥地之一,全县有200多处新石器遗址。汉代置县,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建汀州,成为福建五大州之一。自盛唐到清末,长汀均为州、郡、路、府的治所。

“义王”石达开32岁英勇就义,留下3个儿子,现状如何

看到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惊奇,石达开是清朝人,留下3个儿子现状如何,不用说三个儿子都已经因为生老病死而入土,显然是在问石达开三个儿子的后代现状如何。

我们都知道石达开中国近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是太平天国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人物。由于清朝末年,朝廷腐败不堪,民怨四起,石达开在十六岁参加洪秀全金田起义,其作战勇猛履立战功,十九岁就可以统领太平军与清军作战,二十岁被洪秀全封为翼王,并且当时的太平天国的军民都尊称石达开为义王,石达开在谦虚之下没有接受此尊称。

长汀有那几个乡镇 - 中国养殖网

后来,由于洪秀全等太平天国的各王之间争夺权利,洪秀全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爆发了天京事变。

其中在东王杨秀清和部下被诛杀之时,石达开下属也随之发生内讧,有的主张脱离太平天国,有的则主张杀回天京为杨秀清报仇,石达开得知此事后连忙从湖北回到了天津,才使得内讧造成的被动局面得以扭转。

但是洪秀全在看到石达开如此深的人心的时候,对石达开产生了猜忌,致使石达开带兵脱离了太平天国,石达开在带兵到大渡河之时,由于石达开指挥失误,延误战机,致使石达开及其兵士被陆秉章带领的清军所围。

石达开眼见突围无望,随即想以自身性命保全将士,向清军投降,结果石达开及其妻儿被凌迟处死,这位汉子在被行刑之时,一言不发直至身死,实属真男人也。

那么石达开的3个儿子命运如何呢

石达开大儿子在史书中并未留下任何痕迹,也许是跟石达开的妻子一并被清军凌迟处死,次子石定忠的结局众说纷纭,有说慈禧下令凌迟处死九年,显然不是事实,有的说被陆秉章偷偷养了起来,后来因为石定忠说要报仇,陆秉章将其杀害,还有一种说法是被清军用石灰窒息而死,当然被石灰捂死是可信度是最高的。

石达开最小的儿子还是比较幸运的,在石达开未被清军包围之前,石达开回师广西贵县的时候路过自己的姑姑家,想到与姑姑分别十一年之久,况且石达开也是姑姑抚养长大,随即去看望自己的姑姑。

当时石达开带有两子,一个是石定忠当时三岁,还有最小的儿子才刚满一岁,石达开的姑姑在与石达开唠家常的时候,看到两个孩子甚是讨人喜欢,想到石达开南征北战,前有堵兵,后有追兵,随身携带的两个小孩,很不方便也不安全。石达开姑姑劝石达开把两个儿子留下来,石达开思考之下把最小的儿子留了下来。

石达开的姑姑把石达开的小儿子放在长子家中抚养,其长子胡运平夫妇并未生育,在得到石达开的小儿子之后取名为胡永活,胡永活长大后与附近的清潭村一覃姓女子结婚,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胡天浇,一个叫胡天祥。

翼王在平治村的子孙,至今已传到第六七代,大概有100多人,百年来他们都在守护这个秘密,直到如今他们才公开了自己是石达开的后人,其家谱也证实这个说法。

也许是上天的垂青,让石达开的香火得以延续,不管太平天国的好坏与否,太平天国对与历史来说也是有极高的历史地位。

石达开生于1831年,卒于1863年,据记载,他有三个儿子,分别叫石定忠,石定基,胡永活,其中长子石定忠生于1858年,其余两个儿子虽然出生日期未知,但肯定是在1863年之前,也就是说,假如他们活到现在也都有一百五十多岁了,所以若问石达开三个儿子的“现状”,那自不必说,一定是早已作古。

有的朋友可能对石达开“义王”的名号持否定疑问态度,其实这一点确实是冤枉题主了,石达开当初的官方封号是“翼王”,但天京事变后,石达开不满韦昌辉滥杀无辜,在安徽举兵靖难,要求洪秀全惩处元凶韦昌辉以平民愤,当时天京军民也都纷纷支持石达开,无奈之下洪秀全只能下诏处死韦昌辉,并邀请石达开进京执掌政务。

“石达开进京”无疑给历经天京事变的太平天国军民注入一支强心剂,这极大的鼓舞了军心,而深受军民爱戴的石达开由此也被尊称为“义王”。

义王进京后,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军心,并陆续启用一批年轻将领如陈玉成,李秀成等,天京事变对太平天国产生的不利影响正在逐渐消退,然而也正因为此,洪秀全不满石达开深得人心,于是便开始处处掣肘石达开,企图再次上演天京事件。为了避免内讧,石达开于1857年率领部下出走天京。

从此以后,石达开辗转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广西,四川等地作战并牵制了大批清军,虽然在此期间洪秀全曾拿出“义王”金牌想要诏石达开再次入京,但已看透洪秀全为人的石达开不为所动。

1862年,石达开计划入川,1863年5月,大军抵达大渡河,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没能及时渡过大渡河,这导致清军有充足的时间在河对岸布防,在几次突围不成的情况下,石达开只能向清军投降,当时他与清军谈好的投降条件就是保全部下性命。

然而石达开缴械后,清军便随即杀害了石部一千余人,而石达开本人也被押往成都,凌迟处死。可惜了这么一位曾将曾国藩都打得差点自杀的当世名将,最终竟不能战死沙场以保全身为军人的最后一丝尊严。

前面说了,石达开有三个儿子,长子石定忠,次子胡永活,幼子石定基。

石达开投降后,长子石定忠和幼子石定基也落入清军手里,石定忠最终被清军以石灰堵住口鼻窒息而死,据晚清费行简在《石达开在川陷敌及其被害的事实》中记载:

定忠自不见其父,日夜啼哭,于是杨重雅建议,以布包石灰堵口鼻压毙之

在临刑前,石定忠还问行刑人员:“死后可以看见父亲吗”,对方答:“可以在天上看见”,石定忠听后异常高兴。

而幼子石定基,本是石达开一小妾所生,据传本石达开刚到大渡河时本应立即渡河,但当天这名小妾生下了石定基,于是石达开停止渡河,而第二天河水便开始暴涨,大军就这样被耽误在了大渡河边。石达开投降后,石定基也落入清军手中,没多久便被处死了。

所以石达开唯一存活于世的儿子就是次子胡永活了,石达开的儿子为什么会姓“胡”呢?其实这是石达开姑父的姓,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在1861年,石达开回师广西时,因为想念自己的姑母,于是便抽时间回乡看望她,当时跟随石达开一起回乡的便有这两个孩子,姑母夫家姓“胡”,这里且称她为“胡石氏”吧!

胡石氏见到石达开父子后也非常高兴,但一想到石达开常年出征在外,难保日后不会出现危险,于是她向石达开提出要帮助他抚养一个孩子的愿望,这也是害怕将来石达开若出现什么意外,她还能替自己的侄儿留下一点血脉。

石达开沉吟良久,也同意了姑母的想法,思考之下便将小儿子留了下来,后来石达开被清军杀害,为了保护石达开唯一的血脉,胡石氏便将他的次子改姓“胡”,胡石氏膝下也有二子,其中长子虽早已成婚但一直没有孩子,胡石氏当机立断让自己的长子认石达开的儿子为自己的儿子,并正式改名为“胡永活”。

就这样石达开的儿子成了胡石氏的孙子,再加上当地百姓皆敬佩石达开的为人,所以大家都很默契的保密着这件事,在所有人的保护下,胡永活躲过了清军的几次搜查,最终成功的活了下来,如今,石达开的后代依旧以“胡”姓传承着,目前已经传至第六代,1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