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鱼的养殖密度

  1. 斑马鱼养殖密度
  2. 斑马鱼的养殖密度
  3. 斑马鱼养殖的主要参数

斑马鱼养殖密度

成鱼适合的密度,有0.6条/升,也有一条/升的。密度视鱼缸的大小而定。对于初次养鱼的人,密度越小越好,并需添置充气泵。

养殖技巧

1、水质要求不高

饲养水温20~23℃,在水温11~15℃时仍能生存,对水质的要求不高,斑马鱼的饲养水质呈中性即可,但喜偏软性水,若在繁殖下一代的期间,水质需要用软水,软水可以提高受精和孵化率。

2、鱼缸日常饲养

饲养之时,可以在水族箱底部放些鹅卵石,可以使水质比较清澈。饲养鱼缸最好选用30M的水族箱。因斑马鱼体型是体长3-4cm,为比较小型的观赏鱼.但具体鱼缸大小视饲养量而定。斑马鱼的食性相当的简单,天然人工皆可摄取。

3、天然人工饵料

斑马鱼的食性相当的简单,不论是天然的饵料,还是人工配合饲料都可以满足它的生长需要,斑马鱼也都会摄食。

斑马鱼的养殖密度

斑马鱼饲养密度,1升水不能超过3条鱼,太过密集不容易长大。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饲养条件需要注意:

首先就是这个PH,PH在6.5-7.5之间是最适合生长的,其中7.2是最佳值。在pH值较高的水域中培育鱼苗,往往效果不好;

斑马鱼为淡水鱼类。淡水中NaCl浓度经常低于1 mol/L,但依集水区域和时间不同而变化。某些种类的鱼能够忍受宽的盐度变化范围。斑马鱼在贫离子环境下,通过增强对Na+和Cl- 的亲和与容受能力来保持渗透平衡,而且两种离子的转运可以迅速调节。

此外,斑马鱼作为热带鱼类,它所可以承受的水温在10-33摄氏度,而最佳生长发育水温是28.5摄氏度,理想温度条件下,鱼类生长迅速,食物利用率高,相对抗病能力强。

光照,昼夜循环影响鱼的生理和行为。鱼类内分泌活动具有昼夜和季节变化节律,养过观赏鱼的都了解光照对鱼体色有很大影响。这里我们推荐一天14小时的光照10小时暗光,当然,大家自己饲养时光照不必这么严格

一般而言,成熟的斑马鱼养殖的密度是每升水养殖 6~9 条斑马 鱼。

斑马鱼身体延长而略呈纺锤形,头小而稍尖,吻较短,全身布满多条深蓝色纵纹似斑马,与银白色或金黄色纵纹相间排列纹路比较有条理。在水族箱内成群游动时犹如奔驰于非洲草原的斑马群,故此得斑马鱼之美称。斑马鱼和人类基因有着87%的高度相似性,作为模式生物的优势很突出,这意味着其实验结果大多数情况下适用于人体。常可用于水质环境的监测。斑马鱼也是比较好养的一种鱼。

斑马鱼养殖的主要参数

密度视鱼缸的大小而定。对于初次养鱼的人,密度越小越好,并需添置充气泵。

养殖技巧

1、水质要求不高

饲养水温20~23℃,在水温11~15℃时仍能生存,对水质的要求不高,斑马鱼的饲养水质呈中性即可,但喜偏软性水,若在繁殖下一代的期间,水质需要用软水,软水可以提高受精和孵化率。

2、鱼缸日常饲养

日常饲养之时,可以在水族箱底部放些鹅卵石,可以使水质比较清澈。饲养鱼缸最好选用30M的水族箱。因斑马鱼体型是体长3-4cm,为比较小型的观赏鱼.但具体鱼缸大小视饲养量而定。斑马鱼的食性相当的简单,天然人工皆可摄取。

3、天然人工饵料

斑马鱼的食性相当的简单,不论是天然的饵料,还是人工配合饲料都可以满足它的生长需要,斑马鱼也都会摄食。

4、其他品种混养

斑马鱼的性情温和,体型3~4cm而已,小巧玲珑,几乎终日在水族箱中不停地游动。易于饲养,可与其他品种小型且温和的热带鱼混合养殖。

5、亲鱼年龄选择

斑马鱼是属于卵生鱼类,4月龄进入性成熟期,一般是选择做用5月龄鱼来作亲鱼再加上鱼只应该是身强体壮,以进行繁殖比较好。

6、繁殖产卵量高

斑马鱼的繁殖周期约7天左右,一年可连续繁殖6-7次,而且产卵量高。其繁殖力很强,是初学饲养热带鱼的首选品种。

7、雌雄鱼体鉴别

斑马鱼的雌雄不难区分:雄斑马鱼鱼体修长,鳍大,体色偏黄,臀鳍呈棕黄色,条纹显著;雌鱼鱼体较肥大,体色较淡,偏蓝,臀鳍呈淡黄色,怀卵期鱼腹膨大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