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农村里的耕牛,老了之后是什么样的结局

  1. 五十多岁的农民回家养牛好还是出去打工好呢
  2. 以前农村里的耕牛,老了之后是什么样的结局
  3. 农村现在可以在自己家里养牛吗

五十多岁的农民回家养牛好还是出去打工好呢

我认为,年龄50多岁农民回家养牛比外出打工好。年龄50多岁农民在外出打工也不实际,50多岁农民手脚也不如年轻年麻利,外出好多厂家都不招年龄大工人,所以,利用手里的资金,在家搞养牛产业也是不错致富项目,在家中搞养牛既能照顾老人家庭,又不吴挣钱,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

以前农村里的耕牛,老了之后是什么样的结局

我所在生产队在七八十年代前才有耕牛,七十年时期有一条只有一年多牛龄的水牛在一个冬天早晨发现死在牛栏里,公社兽医说是牛有寄生虫,放牛者确实存在管理不善的行为。

当天把这条牛宰后按生产队总人口分了,人人有份,大队兽医要了二只牛蹄,生产队干部不方便出声要钱,免费了。

另外还有一条水牛,年老不适耕田后卖给屠牛户了。

网上有人说年老的耕牛不应卖也不应宰来吃,农村人可没那么高尚,肚子要紧,什么名誉都是虚的。

以前,不管以前到什么时代,耕牛老了都会杀了吃肉,绝对不会埋了的。

现在的耕牛很少了,养的大多数为肉牛。我小时候和年轻时是在生产队,当时的耕牛如果老了或病了,都是杀了分给全队人吃肉,当然也是算钱的,具体价格我不记得了,但我记得跟食品公司的价格一样的,猪肉七角七分,生产队过年过节杀猪分给社员也是这个价。

分田到户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这里绝大多数人耕田还是用牛的。这段时间,如果耕牛病了或死了,都是卖给屠夫了的,毕竟不能一家人吃一头牛,而且大多数家庭那时候还是很困难的。

也许现在有人认为吃耕牛太残忍,耕牛是人类的帮手,吃它确实是有点残忍,可是人命总比牛命贵吧,人类连本身都吃不饱的时候,哪里还有人有那圣母心呢。

也许现在有人认为吃耕牛太残忍,耕牛是人类的帮手,吃它确实是有点残忍,可是人命总比牛命贵吧,人类连本身都吃不饱的时候,哪里还有人有那圣母心呢。

牛不管是私人或生产队时期都是宝贝,犁地耙田全辈它,缺乏耕牛,就会延误农时,影响收成。牛从出生下地就决定要劳碌一生,农民是捨不得杀掉的,那么牛老了呢?在生产队时期,牛再不能劳动了,要报请獸医站批准才能宰杀,一般都是在生产队杀,分配社员部份,部份拿到市场卖,那时年牛肉价格虽比猪肉价格便宜,但社员还是喜欢吃猪肉。剥下的牛皮一定要卖给食品站。所收的牛肉款入在生产队公积金里,不能分配社员,社员家养有母牛(牛是生产队的)产下牛儿,有的生产队奖励工分,有的奖钱,我所在的队就是奖人民币,每头奖壹佰元。

以前农村里的耕牛,老了之后是什么样的结局 - 中国养殖网

以前大队里老弱病残,失去劳动能力的耕牛,经兽医站出具证明,然后上报到公社有关部门,经加盖公章核准后,凭此证明,大队自行宰杀,烀成熟牛肉后,当众过秤,装在多个笆斗里,派大队会计和几名是党员的社员去集市上卖,所卖的钱款归大队集体所有,而大队社员们只能携带锅盆摊些味道鲜美的牛肉汤。

我之所以知道,母亲一位叔伯侄儿是大队会计,记得那次不逢年不过节,母亲的叔伯侄儿将大队里上午在菜市场上卖剩下的几十斤熟牛肉拉到我家,请我母亲帮忙推销,母亲只好卖老面子,向街坊邻居摊派,人口多的就一斤,人口少的就半斤,赊帐的人家,母亲拿钱先垫上,花了没有一顿饭的功夫,所剩熟牛肉售销一空…

我之所以知道,母亲一位叔伯侄儿是大队会计,记得那次不逢年不过节,母亲的叔伯侄儿将大队里上午在菜市场上卖剩下的几十斤熟牛肉拉到我家,请我母亲帮忙推销,母亲只好卖老面子,向街坊邻居摊派,人口多的就一斤,人口少的就半斤,赊帐的人家,母亲拿钱先垫上,花了没有一顿饭的功夫,所剩熟牛肉售销一空…

以前农村里的耕牛,老了之后是什么样的结局?

历朝历代,耕牛是不能随便屠宰的,过去生产队养殖的耕牛老了,或者残废了不能耕田犁地,结局就是卖给食品站屠宰,淘汰的耕牛只能卖给食品站,个人是不能私自屠宰的,食品站再运到省一级食品站,然后屠宰供应城市。生产小队和生产大队是没有权力处理耕牛的,只有耕牛病死生产队才可以剥皮吃肉。当时规定老黄牛13岁以上,老水牛18岁以上就可以作为菜牛处理,生产大队审核,人民公社批准发证,食品公司统一收购经营。耕牛是农村的主要役力和农家肥的主要来源,谁家养殖耕牛,谁家每年的工分就会增加很多,年底就可以分红。

直到1980年才取消派购任务,农民可以自己处理耕牛。耕牛的养殖变为肉牛养殖,牛可以随便买卖和屠宰销售了。过去的牛羊肉价格特别便宜,食品站销售的一级猪肉每公斤1.5元,牛羊肉每公斤0.8元。牛羊肉价格是在1995年后才超过猪肉价格的。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农村现在可以在自己家里养牛吗

农村现在可以在自己家里养牛吗?

我国地大物博,一个地区和一个地区农村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在我们大西北河西走廊农村,是可以在自己家里养牛的,只要不超过规定的散养数量(至于具体的散养数量标准实话实说我现在也没搞清楚),也没有对环境造成大的污染,我们这边农村自家养牛不需要办任何手续。

我的邻居,就在他家的院子里和庄户前面养牛,已经养了有7、8年,最多的时候养20多头西门塔尔牛,现在有10头左右。据我所知,他养牛从来没有办过任何手续,也没有人要求他办理相关的手续,而且每年还有专门的畜牧局工作人员过来免费给牛接种防疫疫苗。

邻居采用的是桩拴式养牛模式,屋后自己动手盖的简易牛舍,屋前的一大片空地就作为牛的运动场。喂牛的牧草和精饲料基本全靠自己种植和收集,很少花钱购买。

邻居家有15亩土地,除了承包给别人种植紫花苜蓿之外,他单独留了5亩的土地种植饲用玉米。当然5亩地的玉米肯定不够饲喂他家的牛,每年秋天他就去隔壁村亲戚家拉来小麦秸秆,储存成草垛后和玉米秸秆一起粉碎来喂牛。

在天气晴好时,他会把他家的西门塔尔肉牛拴到门前的运动场上活动,牛的缰绳要特别长才行,不然起不到运动的效果。在天气寒冷或刮风下雨时,他就把牛拴到自己盖的简易牛棚里,牛棚虽简陋,倒也能遮风挡雨。

今年的牛价非常高,在10月份邻居一次性卖了8头西门塔尔成年牛,带来了14万的收入,邻居每天都开心的合不拢嘴。

最后总结:我们这边的农村,在自己家养牛几乎没有任何条件约束。需要说明的是,虽没有条件限制,但还是要注意尽量不要影响到周边村民的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