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内养殖什么鱼最好

  1. 鲢鳙鱼在家院子里能养吗
  2. 工厂化养殖一般都适合养哪些鱼种

鲢鳙鱼在家院子里能养吗

鲢鳙鱼在家院子里是不能养的,如果增氧泵开着也是维持不了几天的。鲢鳙鱼属于四大家鱼之一,要求有开阔的水域,自然环境要好,才利于鲢鳙鱼的生存生长。就家里一个院子估计也大不了哪去,要是养的观赏鱼的话还可以,养鲢鳙鱼是不可取的。

能。

喂食:养殖鲢鱼,喂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野生鲢鱼主要吃的是水中的浮游生物,人工养殖鲢鱼的时候也可以喂它们一些人工培育的浮游生物。浮游生物分为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鲢鱼都是比较喜欢吃的。

水质:养殖鲢鱼需保证水质干净,在干净的环境中鲢鱼的生长状态更好。因此,在之后养殖的过程中需做好换水这一工作。

可以在院子养。

庭院养鱼水体交换量少,溶氧量少,因此须选择吃食性、耐低氧、生长快的品种为主养对象,如罗非鱼、淡水白鲳、黑鱼、革胡子鲶等。放养密度为50g/尾的鱼种每平方米放7~15尾。罗非鱼占总数的85%,白鲳占总数的8%,黑鱼占总数的2%,鲢鱼占总数的5%左右。

工厂化养殖一般都适合养哪些鱼种

人工养殖淡水名贵鱼种

塘鳢俗称虎头鲨、蒲鱼其肉味鲜美。我国南北方均有分布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域中常见。塘鳢商品鱼历来依靠天然水域捕捞市场售价不断上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仅靠捕捞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工养殖便应运而生。

一、亲鱼。可从天然水域中捕捞无病无伤、不缺鳞片、体质健壮的2-3冬龄的塘鳢个体作为繁殖用的亲鱼。

二、人工繁殖。将亲鱼(雌雄比例为1:1)放入10目的聚乙烯箱中箱规格为5米×4米×1.5米箱中设置人工产卵鱼巢穴让其自然产卵产卵后捕出雌塘鳢让雄塘鳢守护巢穴。

三、苗种培育。孵出的鱼苗继续放在箱中培育箱内放水草束作为仔鱼的栖息场所。用鸡粪堆肥培育小型浮游生物作为仔鱼的食料并补充鸡蛋黄;随着鱼体生长增投豆浆等。经25天左右的培育即可育出体长2厘米左右的夏花鱼种。

四、成鱼养殖。塘鳢成鱼既可混养也可单养尤以混养为好混养不仅可让塘鳢捕食池中的野杂鱼还可增加放养品种及产量有利于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一般在养殖河解、青虾和四大家鱼等的池塘中混养塘鳢每亩放养体长2厘米的塘鳢夏花鱼种1000尾左右可利用塘中的野杂鱼虾作饵料每亩可捕获塘鳢商品鱼20-30公斤。如利用小型池塘主养塘鳢每亩放鱼种2000-3000尾饲养7-8个月亩产量可达150公斤左右。塘鳢饲养池中可种植一些水生植物以其栖息隐蔽还可改善水质。可在池中投放野杂鱼苗、抱卵青虾让其在池中自然繁殖以便连续饵;也可投放小规格的团头鲂、鲫鱼等鱼苗塘鳢捕食。在饲养后期或饲料不足的情况下可增投螺、蚬、蚌肉等饲料日投喂量为在池鱼体重的1%-3%。平时要注意巡塘注换新水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进行水体消毒防止塘鳢浮头避免发生泛塘和病害。

甲鱼如何工厂化饲养,有哪些具体要求,养殖经验介绍

甲鱼是一种很传统的美食,食用甲鱼的历史很悠久了,而且这种动物在我国的分布范围是非常广泛的。现在的养殖面积也非常的大了,普遍的养殖模式都是池塘养殖,但是也有进行工厂化养殖的,这样的规模就比较的大了,而且也有着更高的饲养收益。那么甲鱼如何进行工厂模式养殖呢,有什么样的要求呢?

我们都知道,甲鱼在野外环境中生存的时候,会在温度较低的时候存在冬眠的习惯,所以这对于养殖效果就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现在非常流行的就是使用人工的方式来控制温度,然后让它不会进入到冬眠模式,就可以减少养殖存在的损失了。而且进行了温度控制之后,甲鱼的养殖也更加方便管理,效益的提升很显著。

进行工厂化养殖,首先就需要使用保温措施来控制温度,因为这对于甲鱼的生长影响是最大的,温度的变化它非常的敏感。目前可以使用各种方式来进行温度控制,比如使用地热、工厂热等等方式来加热室内温度,达到适合甲鱼养殖生存的水平,就可以让甲鱼的生长速度更快了。同时室内的设计也要合理,需要保证温度的波动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温度波动较大,特别是白天和夜间的变化很大,就会让甲鱼的生长受到抑制,甚至可能会出现一些疾病。

甲鱼池的设置也很关键,需要保证可以更好的采光,同时还需要方便调节水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在饲养的过程中,顶棚最好是使用透光的材料来制造,这样就可以适当的节省加温的成本,而且还可以达到杀灭细菌的作用。同时甲鱼自身就具有晒太阳的习惯,有了日光之后,它的生长速度更快,并且质量也更好一些。所以设计顶棚的时候,一定不要用全封闭的模式。

考虑到成本的问题,如果是使用工厂化养殖,最好是能够自己配制饲料,这是很关键的,只有自己配置饲料,才能大大的减少饲料成本。而且甲鱼的饲料也比较的简单,保证充分的蛋白比例就可以了,使用玉米、蔬菜和鱼粉就可以制造。大规模养殖的话,可以购买造粒机来进行生产,虽然前提的投入会很多,但是回收成本的速度也会很快的。并且适当的补充一些矿物饲料,可以提升甲鱼的抵抗力。

户内养殖什么鱼最好 - 中国养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