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让农民有稳定收入,耕地不抛荒

  1. 怎样才能让农民有稳定收入,耕地不抛荒
  2. 水稻收割后留在田里的部分又长出来的禾苗可以结稻谷吗

怎样才能让农民有稳定收入,耕地不抛荒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现阶段还有一些老年在种田地,没有看到一个年轻下田,还谈什么农民的收入稳定之类的废活;在平原地区还能流转出去,农民还能收的流转费,而在山区田地不集中,不好管理,有谁承饣呢,老一辈干不动了,年轻人不会种,咋办?

此问题概念模糊不清,只说收入稳定,没说稳定在什么水平上。是稳定在低收入水平上,还是中等收入水平上,还是高收入水平上?

中等收入水平和高收入水平,目前可望不可及,中国农民现在已不是低收入水平。经过8年的扶贫攻坚,全国所有贫困县、贫困村已全部脱贫。至2021年底,现行标准下,我国已实现全面小康。也就是说,我国农民的收入,已稳定在小康水平上。

有人说非恢复生产队不能使农民收入稳定。不对!国家的政策是鼓励部分地区和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

农民收入稳定的目标已经实现,下一步的目标是向更高层次发展。

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农村农场化,这需要国家政策,需要国家的能量。过去的生产队被妖魔化了几十年,已经回不去了,历史没有重复,但有相似。私有走向公有是历史的必然。私有制消亡也是必然,只是早晚的问题。小规模是解决不了的,要以现在的乡为单位,组织起来,实行社会化大生产。也可以实行股份制,国家投资,农民入股。否则,改变不了现状。

现在的农村,根本就没有全职农民,农民己消失待尽!而切后继无人。只有六七、八十岁的老人,种点自己够吃的、纯绿色粮、油、菜,过田圆生活养老罢了!其余的荒地谁想种就种,和我老农民没关糸!

现在的农村,根本就没有全职农民,农民己消失待尽!而切后继无人。只有六七、八十岁的老人,种点自己够吃的、纯绿色粮、油、菜,过田圆生活养老罢了!其余的荒地谁想种就种,和我老农民没关糸!

让农民有稳定收入和耕地不抛荒,就要考虑以下三方面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完善:

1、把农民组织起来。通过扩大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真正让农民通过种植农作物获得稳定收入。具体来说,就是要大力培育家庭农场,让在第二、三产业务工农民的耕地流转到在农村务农农民的家庭农场内,使这类家庭农场的种植农作物的土地经营面积增加,提高生产经营管理的规模效益。同时,通过组建农民合作社,把家庭农场或农户组织起来,去面对市场,开展农产品加工或销售服务,形成利益共同体,不断保障农民的种植效益。

怎样才能让农民有稳定收入,耕地不抛荒 - 中国养殖网

2、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从我国各地来看,不少地方对于农田基本建设近年来越来越重视了,但是由于过去对于农田水利、水库工程建设等方面欠账较多,总体感觉目前农田基本建设好像没有跟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致使频繁发生的旱涝灾害造成农业减产及农民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变靠天吃饭的现象。最近两年我国有相关政策支持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其中重要的建设内容就是农田水利规划和建设,这样就能确保农民正常进行农作物并获得高产稳产。

3、推进生态农场建设。生态农场建设有利于从源头上把控食品安全质量,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提供农业生产的经营效益。生态农场要求把发展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生产相结合,发展种植业与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相结合,发展农业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相结合,形成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体系。同时,生态农场将不断拓展其功能,使原先局限于食物保障型的传统农业,加速转型为融食物保障、生态保育、休闲旅游、文化传承、科普教育和加工出口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水稻收割后留在田里的部分又长出来的禾苗可以结稻谷吗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因为我们这边的农村都是种植水稻的。提问者问题确实很有代表性,如果是我之前不懂种植水稻和小麦之类农作物的时候,我也会这么想。

每年的水稻收割季节大概是中秋节前后,阳历也是国庆节前后。这个季节是一般都是收割完水稻就开始种小麦,过不了多久就是霜降节。这也就是我们农村里常说的小麦要过冬,叫做冬小麦。

那么水稻收割完后的水稻根茎能否在再生长出来稻谷,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季节是不允许温度不允许,如果说不是秋末冬初的季节或者是在温室大棚里完全可以的。

以上内容就是我的回答我是乡村九觉,感兴趣的欢迎朋友们给我留言,私信。

以上内容就是我的回答我是乡村九觉,感兴趣的欢迎朋友们给我留言,私信。

水稻收割后留在田里的根茬再次萌发出的禾苗也是可以正常结实的,但是限于南方地区,叫做再生稻。

其实北方地区的水稻收割之后田面中留下的根茬只要温度和水分适宜,也是可以再次萌发出新的稻苗,只不过稻苗的高度低、分蘖能力差、产量低。更重要的是,东北的水稻收割之后就 就要进行秋整地以及度过寒冷的冬季了,不适合水稻根茬的再次萌发。如果您好奇的话,可以在田里挖一个已经收割过得水稻根茬拿回家养着,会慢慢的发出新芽的,只不过这对于我们东北的水稻栽培没什么实际的意义。

这种再生稻在南方较多,特别是早稻收获之后不需要再次进行整地,只需要田面补充水分和养分就可以静静等待着收割过后的根茬再次萌发、生长、分蘖和结实了。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气候的特点以及南方籼稻栽培的特点。南方气温高,水稻生长速度快,可以满足一年两季的种植需求。当第一季收割之后,仍然有足够的有效积温来满足晚稻或者再生稻的有效积温需求。这种条件下,南方的再生稻发展比东北的好也是比较正常的。虽然说南方的再生稻产量比正常的水稻低一些,但是成本也是大幅降低的,免去了育秧、移栽的过程。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