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山养殖羊场地址在哪里

  1. 你知道什么很苦的故事

你知道什么很苦的故事

关汉卿晚年写的《窦娥冤》是一个凄苦的故事。它真实地描绘了当时残酷的社会生活,通过一个蒙冤而死的普通妇女的满腔怨愤使自然界发生巨大变化的情节,有力的抨击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丶窳败的政治,异常强烈地表现了长期遭受压迫的人民群众的反抗情绪。故事从窦娥幼年的悲剧生涯开始,她三岁丧母,七岁离开了父亲。她的父亲是个穷书生,为了还债和换取进京赶考的路费,把她当抵押品一样地送到蔡婆婆家里去作童养媳。十年以后,她的大夫不幸早死。一连串的厄运落到她的身上。窦娥和蔡婆婆两人相依为命地过着守寡的日子。更为不幸的是,蔡婆婆外出索债,赛卢医谋财害命,企图勒死她。而地痞张驴儿和他的父亲借口救活蔡婆婆,乘危要挟,肆无忌惮地搬进蔡家来住,他们垂涎欲滴地窥伺着这两个寡妇,使两个寡妇整天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生活在痛苦的深渊不能自拔。史上最冤非窦娥莫属。

石头山养殖羊场地址在哪里 - 中国养殖网

打“胡基”;

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还没有从饥饿贫困中走出来,只能说比五六十年代能强点,也就是说能稍微缓一下。

要想吃饱肚子、要想农业增产增收?当务之急,就是肥源?它从那里来?化肥缺口太大、农家肥又太少。于是人们将视线集中到老房旧屋身上。

经过大队、生产队协调,一场拆旧建新在关中乡下展开:农户有多少房子,无偿给翻旧盖新。条件很简单,就是利用旧房拆下来的墙土给庄稼施肥。

既要盖房筑墙就要用“胡基”(用粘工夯实、做成长方块的土坯),每户基来上要用上万块“胡基”。

每块“胡基”重约10好几斤。每天俩人合作,馬不停蹄,才能完成1000块任务。每人能挣12分工日,每天比普通人高着2分。挣的汗流夹背,还不是为养家糊口?

你想那活路有多累、多苦:要将打好的“胡基”从坑里搬到上边,垒成一人多高一排一行。你再算一下工作量:每人经过好几道工续将七八吨黄土加工成形,他们出大力流大汗到没啥,几忽都是少吃没喝的在大干、苦干。他们收工回到家里往坑上一躺你再问:“坑比娘亲”。

有三句半为凭:

东短西长一小城。

上边蹦着妻心痛。

不跳不蹦不得行。

渡日硬撑!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认识了一位78岁的看工地老汉,当我问他这么大岁数了,儿孙满堂还出来受罪挣钱,图个啥?老汉说,儿时苦怕了!当我听了他的故事,感觉这个老汉所经历过的苦难,我们真的难以想象他是怎么活过来的。

老汉姓李。兄弟三个,还有一个妹妹。他在家排行老大。兄弟们之间的年龄都相差两岁,在老李10岁的时候,他的爹娘相继离开人世。从此这个10岁的孩子就成了这个缺爹少娘家里的当家人。面对四壁空空,无有颗米下锅。他几乎跑遍了村里的所有人家,东借西要,为了弟弟妹妹们不被饿死。过了两年,街坊邻居们家的门,老李不在好意思去讨要。他带着大弟弟开始了出村要饭的日子。12岁的孩子带着10岁的弟弟,一天不知道要串多少村,走多少公里的路,他到了离家25里地的河间米各庄村,遇到了一个开茶馆好心人,收留了他,让他每天烧水,送水。管吃管住!他为了弟弟妹妹却拒绝了这么好的人家。一年四季,地里能吃的野菜树叶,他都品尝过了。到了天寒地冻,他到刨过红薯的地了,去翻找腐烂变质变苦的红薯根毛。为了防寒,他采过冬天的芦草花,来制作被褥。哥三个为了取暖,冬天钻一个被窝。

春来暑往,几个兄弟长大了,挣工分,老李得到了公社的照顾,被送到打井队。时常把省下的口粮拿回家,让弟妹们吃饱。到了娶媳妇的年龄,老李娶了一个小自己9岁的媳妇。随着成家立业,总算有了一个完整的家。老李的两个儿子结婚,老李同时又让人从东北给两个弟弟也娶了老婆,虽然带着孩子,可也算是为弟弟建起了属于他们的小窝。

老李经历的苦,也许是那个时代的人大部分的经历。可对于10岁开始担承生活的孩子,所受的那些苦,一言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