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孔雀园要门票吗

  1. 温岭孔雀园要门票吗
  2. 曾红极一时的“包山头”养殖,现在却销声匿迹,怎么回事

温岭孔雀园要门票吗

要门票!门票55元/人!

温岭孔雀园位于温岭市滨海镇永安东风塘,坐落在金清闸入海口,沿海而建,与路桥金泉农庄相对岸,比邻约翰农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交通十分便利,是农家乐休闲的好去处,是中小学生社会实践的理想基地,是一处纯生态的农业观光胜地。

园内设有百禽园,香猪园,烧烤,自助炒菜,棋牌,充气城堡,跑马,垂钓,水果采摘,户外拓展训练户外LED电影,等系列游乐项目,为您带来绿色、健康的休闲观光文化。

曾红极一时的“包山头”养殖,现在却销声匿迹,怎么回事

的确,曾经有些人承包山林搞生态养殖,也赚到了钱,但是现在却没有养殖了。

几年前,我们邻村的一个农民,他承包了一片山林,林木稀少,每亩每年租金50元,搭建了几间简易的鸡棚,养殖土鸡。

他养鸡自已不孵小鸡,鸡苗从孵抱房购买,每年不间断购买鸡苗,也不间断地销售成鸡。他养鸡的窍门是,从小鸡开始喂混合饲料,养到销售前一个多月,就少喂混合饲料,多喂纯粮并且丢些蔬菜叶子让鸡自由采食。由于山林宽,鸡的活动范围大,羽毛光滑,成为抢手货。

他养的鸡除了在市场上销售以外,也送交城里一些餐厅和酒店以及农家乐,也有城里的人开车来养鸡场购买。当时市场上的鸡一般每斤7一8元,他的鸡要卖14一16元,短短几年,赚了几十万元。

后来,市场上号称的土鸡太多,价格下降了,销路也不畅了,养鸡的利润少了,他也就没有养鸡了。

导致包山林搞养殖的人不再包山林搞养殖的原因,除了以上的因素外,还有就是市民觉得“土鸡”价格太高,而且营养成分相类似,不划算。当然也还与现在城里餐饮业不景气以及大量的农家乐关门有很大的关系。

“包山头”搞养殖确实曾红极一时,尤其在2013年前后,有钱的老板(不管会不会种地),都往农村里冲,瞄准了农业创业是个大“蛋糕”,争先恐后包山头,搞养殖,准备农村掘金。

我认识和了解的就有不少人这波冲进去的,后来有的资金链断裂一夜返贫,有的泥足深陷还在继续咬牙往里砸钱,有的果断解约含泪退场,还有的不死不活坚守着,当然也有做得好赚钱的,可凤毛麟角。

温岭孔雀园要门票吗 - 中国养殖网

案例一,朱老板,当时三十而立年纪,家族子弟多,属于做农资起身,又齐心,在父亲带领下,承包了500亩地10年期,每亩500元。当时跟我说,我不看好,给他分析说,承包费太贵,承包期太短,无法布局。比如一些经济作物,果树啥的,就算第一年栽种,到盛果期就得五年以上,前期都是投入砸钱,后期要收获了,承包期又要到了,得不偿失。

可当时想承包发财的人太多,不容他多考虑,就签了承包合同。为了不耽误土地产出,拿到后正赶上种植冬小麦季节,就抢了一季,种植了有200多亩的小麦。到收获时发现,承包所在地民风不好,成熟的小麦遭到村民各种的偷,那么多地,又看不过来,收了的还没有仓库存放,只好收割脱粒机直接下来的小麦,便宜卖了。全家人累死累活,还赔上近10万。一看不妙,果断赔了违约金出局了。

案例二,孙老板,做地产赚了钱,一腔热血想回去建设美好乡村,承包了1000亩地,要种出原-生-态的粮食和果蔬(不打农药不施用化肥不用除草剂)。当时跟我谈他的设想时,我委婉提醒他不靠谱,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种地,想虫口夺粮,可不容易,人工费就能砸个坑。

结果当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数年过去了,前些日子听人说起,他从房地产上赚到的钱,怕是都填了农业情怀了,已砸进2000多万!

我个人根据遇到过的案例分析,“包山头”之所以现在销声匿迹,主要有这几方面因素:

一是为拿政策补贴冲进来的那波,该套的套走了,地种不种的,对他们没那么重要。还有些是当初想着这片山头会是要政策补贴的聚宝盆,后来发现没那么容易,趁着自己没怎么投入,该歇就歇了。偏偏此类都是土地流转大户,几千亩上万亩承包山地的都有,撂荒的基地也是不少。

二是为了情怀冲动投资,根本不懂农业,不会经营。别以为种地简单,农业创业不同于其他行业,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助力,还得你有发展思路和全方位布局、打通上下游壁垒的能力。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若是理念错了,等于还没起步,已经栽了。

农产品不比其它,到时候你卖不出真烂给你看,管你几百亩几千亩果子丰收在望,没收进仓库的,都是老天管理的范围,一场冰雹就能让你希望变泡影。我知道的一个老板就这样,成片的葡萄园,已经预定了客户,第二天就要采摘的套袋葡萄,一场冰雹零落成泥碾作尘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做农业体会更深。

三是投资农业不留余地。做农业,你得有随时清零的勇气,可不敢把所有身价一次性投进去。也就是说,你不能跟那个故事里的穷人一样,捡到个鸡蛋就幻想到鸡生蛋蛋生鸡,发了大财可以娶小老婆了。你不能把还未到手的农产品或者鸡猪羊等当成必然的利润去安排。农村老话说得好:“家有千贯,带毛的不算。”尤其养殖业,被农民称为“血”财。非洲猪瘟,让多少养猪户从富人变成“负”人,负债累累?若是运气不好,一个山体滑坡泥石流,一切泡汤。

曾经我熟悉的一个小弟,就是当初承包山头时太全力以赴,把全家甚至亲戚朋友的钱都凑起来,结果没想到一个荒山到手后,想变成花果山,需要砸太多银子了。撑了没有一年,资金链断裂,满山辛苦栽下的果树苗,都不能快速变成钱,就这么扔那儿了。现在他重新出去打工赚钱还债了。

四是承包时没考虑交通等因素。不论你想搞乡村休闲游,乡村采摘,或是其他项目,光有信得过的产品还不够,还要风景优美,交通便利,让人有来的理由。有些承包山头的,山上连路都没有,山上种植的果蔬,林下养殖的土货,运下山都困难重重,发个快递也不方便,人工费用占比太大,又谈什么赚钱?

五是疫情影响。这属不可抗力,谁也没办法。

总的来说,时间是把杀猪刀,不会留情面。承包山头当地主,想起来挺美好的,不会游泳的别跳,水太深。投资农业可不是谁都能干的事,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真要想好了才做。那些退休了手里有俩钱,想重回农村享受田园生活的人,弄几亩地玩玩可以,千万别把养老钱都折腾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