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养殖怎么养殖

  1. 鹌鹑养殖技术新手入门
  2. 人工饲养鹌鹑的最佳方法
  3. 鹌鹑怎么喂养

鹌鹑养殖技术新手入门

鹌鹑在养殖之前,先要建筑笼舍笼舍要设在通风、向阳、干燥、温暖的地方,注意调节温度,保持适当的饲养密度。

鹌鹑养殖怎么养殖 - 中国养殖网

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勤扫笼舍,清除粪便,保持笼舍干净,夏季要防暑降温,冬季要注意保暖。

喂食鹌鹑的时候,要合理配制饲料,可用玉米、豆饼、菜籽饼、麦麸、骨粉、粗糠、食盐配制,混入食盐,维生素等。

人工饲养鹌鹑的最佳方法

人工孵化小鸟,人工养殖鹌鹑鸟。最佳的方法就是,买回几对成年的鹌鹑鸟,让他们繁殖下蛋,把他们的鸟蛋聚集在一个孵化箱里面,孵化小鸟用不了多长的时间就可以成批的养殖出售了

鹌鹑怎么喂养

  1、保温:雏鹌鹑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同时,幼雏个体很小,相对体表面积较大,散热量较鸡多,所以雏鹑对温度非常敏感。保温条件比雏鸡要求更为严格。

  育雏时温度头2天应保持35-36℃,在而后降至32-35℃,保持一星期。以后每三天降低2℃,直到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为宜。温度的掌握不要全部依靠温度计,更主要的是观察雏鹑的状态,看鹑施温。同时,还应注意天气变化,冬季稍高些,夏季稍低些;阴雨天稍高些,晴天稍低些;晚上稍高些,白天稍低些。

  2、通风与湿度:通风的目的是排出舍内有害气体,换新鲜空气,只要育雏室温度能保证,空气越流通越好。育雏的前1周龄(不需要通风),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以人不感到干燥为宜。2周龄以后由于体温增加,呼吸量及排粪量增加,育雏室内容易潮湿,因而要及时清除粪便,相对湿度55%—60%为宜。

  3、饮水:雏鹑经过长途运输或在孵化器内呆的时间过长,丧失不少水分,应及时供给22℃左右的开水,使雏鹑恢复精神,否则会使雏鹑绒毛发脆,影响健康。供水过晚,会使雏鹑遇水暴饮,甚至弄湿羽毛,引起受凉,产生拉稀。饮水中加入 维之源 补充能量,前1-5天应加入 雏胺肽 垂直传播的疾病。

  4、开食:雏鹑生长发育迅速,所需饲料营养要求高。雏鹑应在出壳24-26小时左右开食(饮水两小时后)。开食料应采用0-14天的专用雏鹑料或小鸡料,一般均采用昼夜自由采食,须保持不断水,不断料。也有采用定时定量喂饲,原则上早、晚2次。但应看具体情况而定。

  5、饲养密度:饲养密度过大,会造成成活率降低,小雏生长缓慢,长势不一;密度过小,加大育雏成本,不利保温。因此,应合理安排饲养密度。每平方米面积第一周龄250-300只左右,第二周龄100只左右,第三周龄75-100只(蛋鹑100只,肉鹑75只),冬季密度可适当增大,夏季则相应减少。同时,应结合鹌鹑的大小,结合分群适当调整密度。

  6、光照:育雏期间的合理光照,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光线不足,会推迟开产时间。一般第一周采用24小时光照,以后逐渐减少到自然光照。

鹌鹑养殖技术包括选种、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选种时要选择健康无病、体型丰满的鹌鹑作为种鹑,公母比例为1比3。饲养管理方面,要保持适宜的舍温、湿度和光照,提供清洁饮水和青绿多汁饲料。

疾病防治方面,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卫生防疫和检疫工作,杜绝和减少发病机会。常见的疾病有雏白痢、球虫病、溃疡性肠炎、白喉病等,可采取添加磺胺类药物或四环素等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