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鸭子养殖视频

  1. 农村老话:“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桌不离九”如何理解

农村老话:“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桌不离九”如何理解

在古代鲁班是匠人的祖师爷,也就是说,工匠、石匠、泥瓦匠、木匠都供奉鲁班。

鲁班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又称公输班。据说他擅做各种攻城的云梯。

不仅如此,他还做了一些活灵活现的木鸢,这些木制品就如注入灵魂一样,像真鸟一样飞在天空,估计这是最早的“机器鸟”。

白鸭子养殖视频 - 中国养殖网

相传鲁班发明了锯,小学课本上我们都学过。河北有一首民歌叫做《小放牛》,歌中唱道:“赵州桥(来)什么人来修……,赵州桥(来)鲁班爷爷修。

其实赵州桥不是鲁班修的,而是由隋朝匠师李春设计并建造的,这是典型的“张冠李戴”。

不管怎么说,鲁班是古代的一位牛人,他还利用空闲时间写了本专著——《鲁班书》,民间则称之为《缺一门》。

为什么又叫《缺一门》呢?

原来书中有许多神秘的东西,如果有人要学,这个人必须在“寡、鳏、独”这三样中选一样。换言之,学这门知识的人要么绝后,要么孤独终老,总之要有缺憾。

书中除了记录神秘的法术之外,更多的是记录对工匠的工艺要求。

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桌不离九”,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鲁班对各种木匠活有具体要求:“凳不离三”是指木匠做木凳的时候,木凳的长、宽、高尺寸必须带“3”。比如1尺3寸,3尺3寸,2尺3寸等等。带“三”有什么说讲呢?

鲁班认为“三”谐音“山”,这样制作出来的凳子如“三山五岳”,“稳如泰山”,人坐上去不至于摔倒。

“门不离五”是指做门时,门的尺寸都要带有“5”这个数字。比如门的高、宽、厚度都要带有数字“5”。比如6尺5寸,4尺5寸,5尺5寸。鲁班认为“五”谐音“武”,门本来就是看家护院防贼的,门子威武可以吓退盗贼,门子威武不容易被破坏,“武”寓意着结实坚固的意思。另外是“门迎五福,五福临门”的寓意。

床不离七”是指制作床的时候,床的尺寸长、宽、高都要带有“7”的这个数字。为什么要带“7”呢?鲁班认为“七”谐音“妻”,床的尺寸带“7”寓意床上有“妻”。

床上有妻才能家庭和谐,才能家族兴旺,才能传宗接代。比如床的尺寸8尺7寸,7尺7寸,5尺7寸等。

桌不离九”是指桌子的长、宽、高尺寸里必须带有“9”这个数字。比如6尺9 寸、7尺9寸,5尺9寸。鲁班认为“九”谐音“酒”,桌子上不离酒则说明家庭富有。另外“九”谐音“久”,意思是说桌上总有酒,这种日子长长久久。

从上面可以看出,鲁班的这些具体规定其实是为了讨口彩,雇主理解了其中的含义就会痛痛快快付给工钱。在古代盖房修屋打造家具是一件大事,谁也愿意图个吉利。

相传在古代没人敢拖欠木匠的工钱,据说木匠都会《缺一门》里的法术,如果你不给他工钱,他会暗中做手脚,所制作的东西会妨碍主人的好运,甚至会给雇主带来灾祸。鲁班规定这些具体的数字,更增添了木匠的神秘化。

随着历史的发展,现代家具都是用机器生产,都是用螺丝或者铁器组合,木匠的技术逐渐失传,现在的木匠根本不懂这些说法。对于民间的一些俗语,我们要持批判的态度,取其精华,弃之糟粕传承继承下来。

文/秉烛读春秋

文/秉烛读春秋

据说,木匠的鼻祖鲁班曾经雕刻了一个小木人,雕刻了之后想起《易经》中的“元亨利贞”,这四个字是乾卦的卦辞,代表万物的生存法则,也就是春夏秋冬生生不息。于是,鲁班就把这四个字刻在了小木人的背后,还给其取了个名字叫“慧聪”,不过鲁班顺手将小木人丢在了祭台后面,就把它忘掉了。

直到三个月后,鲁班才无意之间重新发现了小木人,叫了一声“慧聪”,没想到那小木人竟然答应了一声,还站了起来,向鲁班走了过去。

原来,那小木人背后刻了“元亨利贞”,又在祭台后面享祭九九八十一天,被赋予了灵气生命。

此后,鲁班不断钻研《易经》,技艺突飞猛进,而他的弟子将他的毕生所学都记录了下来,写成了《鲁班经》,而这本书之中就有“元亨利贞”的相关记载。

在《鲁班经》中,有一句话叫做“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棺不离八,桌不离九”,这句话,千百年来都被传统的木匠师傅挂在嘴边,在农村地区也广泛流传,而这句话不仅体现着《易经》中的原理,也有各种美好寓意。

凳不离三

以前老式的凳子,都是那种长木凳,可以同时让好几个人坐在一起,不过对于长凳的长度,其实也有很多的讲究,比如不能是一个整数。

传统的木匠使用的长度单位,一般都是尺、寸,而不是现代的公分、公尺等,长凳的长度一般其尾数都要带一个“三”字,比如二尺三、三尺三、四尺三等等。

“三”虽然是个数字,在八卦之中属于离卦,离为火,而火对应的是五德之中的“礼”。

正所谓三人成众,大家都要想聚集在一起,坐在一起的话想要没有冲突,那么就少不得一个“礼”字。

所以凳不离三的寓意,就是表示要和睦相处。

门不离五

老式的大门,不管是大门还是小门,其长度与宽度的尺寸都要带一个“五”字的尾数。

在八卦之中,“五”属于巽卦,而代表风的巽卦,其方位是东南方向,古代的人在建造房屋的时候,通常都是坐北朝南的,这样建设摆置,都比较方便采光。

在古代,通常也只有官衙的大门会朝南边开,一般的民居都是要偏向东方向一些,也就是往东南方向开门,因为古代的人们都认为巽卦方位,也就是东南方是财位,而大门的所在,是整个家宅的“气口”,这样比较便于吸纳财气。

门不离五,也有寓意“五福临门”的意思,象征着财富满门。

床不离七

老式的床,一般都很大,而床榻的长度与宽度的尺寸之中,尾数都要带“七”字的,也就是二尺七、三尺七、四尺五寸七等等。

其实现在做床,一般也都是这些尺寸,除了少数身高特别的人之外,这个含三的尺寸的床能够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人群的需要。

“七”在八卦之中,属于艮卦,而代表山的艮卦,具有稳定和安静的意思,床是用来睡觉的,而床的安稳,自然也是用来象征生活的安稳。

何谓生活上的安稳,那最起码的就是晚上能够睡得着,既没有在良心上的不安,也没有对于明天的各种忧虑,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心安稳,床安稳”的由来,睡不着觉,不能怨床歪。

床不离七,也有希望生活安稳的寓意。

桌不离九

这里所说的“桌”,并不是现在的桌子,而是过去吃饭使用的方桌或者是八仙桌,这两种桌子的长度与宽度、高度的尺寸,都要带一个“九”的尾数,比如二尺九、三尺一寸九分、四尺八寸九分等等。

九与“酒”谐音,其含义也就比较明显了,既然来了客人,要以酒相待盛情相待,桌子用这样的尺寸来制作,也比较有利于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

在《易经》之中,“九”这个数字代表的是至阳之数,是一个象征着吉祥与神圣的数字,甚至象征着天,古代的帝王就很喜欢使用“九”这个数字,天分九层,也就是所谓的“九天”,乃是个至高无上的数字。

当然,一般的民间桌子使用“九”这个数字,是因为民以食为天,人既然在桌子上吃饭,那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就是希望衣食无忧,家族兴旺。

桌不离九,也就是希望家族的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