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山鸡怎么养殖二百只1天能吃料

  1. 养殖跑山鸡几个月可以出栏?要注意什么

养殖跑山鸡几个月可以出栏?要注意什么

你好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山鸡的养殖也是要看你怎么养了,如果散养得90-110天差不多,圈养大概有个60-70天就可以了,公山鸡长到1.25-1.5Kg,母山鸡在1-1.25Kg就可以了。时间太长所消耗的成本就不划算了。

山鸡的价格也不是一直稳定的,所以要做好准备,而且要是你决定要养殖山鸡,那必须先要找好销路、找好销路、找好销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再者说养山鸡需要注意什么,当然是需要相关的养殖证明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以及《野生动物经营加工许可证》。这是必须要办理的

具体养殖当中则需要注意的就是:

一、能够让山鸡自由啄取的砂砾盒,和饮水的供给。

二、是温度,山鸡对于温度是比较敏感的,山鸡在30-60天的环境温度要把控在18°-25°。温度高了做好通风,低了就加温。

三、是密度,养殖的山鸡不要太集中,分群养殖,100-200只一划分。大概设定5-10周是8只/㎡左右。之后密度继续减小,每两周减一半,到2-3只/㎡就好。

四、湿度也是相当重要,湿度把控在50%-55%。太潮湿的情况下会对野鸡产生不良影响,必要是安装一些栖架。

好了,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再次强调,一定要找好销路

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材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尤其近些年逐渐兴起的各种土鸡、跑山鸡、也因为其肉质紧实,营养丰富而得到人们的喜爱,但因其生长周期长价格比普通的饲料鸡每公斤偏高一到两倍,让广大养殖户得到比较可观的经济收益。

尤其近些年逐渐兴起的各种土鸡、跑山鸡、也因为其肉质紧实,营养丰富而得到人们的喜爱,但因其生长周期长价格比普通的饲料鸡每公斤偏高一到两倍,让广大养殖户得到比较可观的经济收益。

跑山鸡怎么养殖二百只1天能吃料 - 中国养殖网

土鸡养殖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需要选择品种,一般肉用鸡种、兼用型鸡种和蛋用鸡种的公雏及农村的草鸡都可作为生态肉鸡品种,可因地制宜选择,通常以兼用型鸡种最好。土鸡的饲养必须选择合适的育雏季节,以利于生态鸡的放牧饲养。按照各地山区的气候特点,一般最好选择3~6月份育雏。因为这一时段气温由低到高,光照充足,有利鸡的生长发育,有利育雏成活率的提高。

本篇文章介绍的是大家熟悉的三黄鸡,在国家农业部权威典籍《中国家禽志》一书中排名首位,该鸡适合农户大自然放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具有体型小、外貌“三黄”(羽毛黄、爪黄、喙黄)、生存能力强、产蛋量高、肉质鲜嫩等优良特点,普遍饲养的家鸡品种,因黄羽、黄喙、黄脚得名。

成年鸡体重约3-4公斤,鸡肉质嫩滑,皮脆骨软,脂肪丰满和味道鲜美。从而得到全世界的认可,三黄鸡是我国最著名的土鸡之一。体型偏小,头细脚细,嘴黄、脚黄、皮毛黄。公鸡单冠,冠、髯硕大鲜红。喙短宽,褐黄色,颈羽、鞍羽、镰羽金黄色,背羽、翼羽深黄或红黄色,胸、腹羽淡黄色。主尾羽黑色闪光。胫和爪橘黄色,胫内、外侧有点状红斑,脚偏矮。母鸡单冠直立,冠中等大小,冠、髯、耳垂呈鲜红色。全身羽毛黄色。整个尾翼呈鸵背状下垂而不上翘,为本品种外形特征之一。成年鸡体重公2100克,母1 350克。180日龄屠宰率:半净膛率,公84.2%,母79.7%;全净膛,公70.6%,母62.1%。开产日龄135~140天。年产蛋110~130个,蛋重45克,蛋壳以淡褐色为主,占78.8%,也有白色、褐色。

产蛋性能

蛋形指数始产期为1.310,主产期为1.312,终产期为1.293。蛋壳厚度始产期为0.323毫米,主产期为0.316毫米,终产期为0.305毫米。

产肉性能

公母混合雏初生重31.09±1.64克,公鸡1月龄体重230-300克,2月龄体重500-600克,3月龄体重800-200克。4月龄体重,300-1500克,5月龄体重1600-1800,6月龄体重2000~2200克;母鸡1月龄体重180~220克,2月龄体重320~420克,3月龄体重700~900克,4月龄体重1 100~1 200克,5月龄体重1 300~1 400克,6月龄体重1500~1800克。公鸡180日龄屠宰,宰前活重2090.50±91.36克,半净膛率84.2%,全净膛率70.6%;母鸡118日龄屠宰,宰前活重1209.10±132.33克,半净膛率79.7%,全净膛率62.1%。

最近,江西农业大学等单位对宁都黄鸡的肉质性状进行了研究。测定结果表明,该鸡的肉质优良,尤其是亚麻酸含量高,芥子酸含量低,肌纤维的直径小,以及鲜味和甜味氨基酸含量高。与江西省其他鸡种的性状相比,该鸡有着突出的优点。

防治

鸡场的一般性卫生防疫措施

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真菌、霉形体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其特点之一就在于病原微生物通过各种传播途径,在各个肉用鸡个体之间相互传播。所以,一种传染病的发生,必定有它特定的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和易感个体(对某种病原体具有易感性的鸡)。对传染病的防治就是从这三方面着手,消灭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提高鸡的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