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毕业去高校不给编制了,读博去高校还有性价比吗

  1. 一篇论文等于一条生命?顺利完成毕业论文,高校师生该如何沟通
  2. 博士毕业去高校不给编制了,读博去高校还有性价比吗

一篇论文等于一条生命?顺利完成毕业论文,高校师生该如何沟通

哪里有这么严重啊,不要搞得这么惊悚吧,好像全世界的研究生都要等着跳楼吗?说退层皮,还是可以理解的,什么一条命,让不让高校的教授活了。

因为论文而出人命的都是很极端的例子。但是中国要求研究生毕业发论文真的是要求很高,美国是科研大国,但是很多专业如果毕业不当高校老师,博士都不要求发论文。

所以,该改变是规则。如果规则变了,对教授和学生其实都明确就好了。做科研的人一门心思做科研,不愿做科研就早毕业混社会。

所以我对清华大学改变博士毕业规则,不要求发论文举双手赞成。每年百分之九十的论文其实都是垃圾。

规则改变了,老师和学生沟通就容易多了。你就业方向是什么,自己明确,做研究的人就早早早早开始科研训练,去社会的就好好上课,历练人生。

我们的学生生活太单纯了,看看美国读硕士的有几个不工作,读博士的那个没在社会上混过。所以选择终究自己做,既然要做就遵守规则。

我是小雨,我来回答。

兄台言重了,一篇毕业论文等于一条生命的说法太夸张。毕业论文虽然重要,决定着你能否顺利毕业,但是它的重要性还不至于决定人的一生。

毕业论文和生命扯不上关系,毕业论文写不好还是照样活,但是生命结束了一切都归零,所以这种说法再错误不过。

博士毕业去高校不给编制了,读博去高校还有性价比吗 - 中国养殖网

很多大学生在选择导师的时候日常翻车,我所处的学校就是这么个情况。很多同学出于信任,选择了系里某位老师,但是老师由于太忙,总是在处理自己的事情,完全顾不上学生的毕业论文,导致截止日期快到了才匆匆选题、修改,最终的论文质量可见一斑。

高校师生应当相互之间多点真诚,少些套路。师生的信息传递要对称,建立信任的桥梁。既然学生选择你作为他的导师,那么他一定是处于对你的认可,而大多数导师的表现会让人大跌眼镜。对于这些学生的工作都没有放在心上,所以很多学生的论文质量堪忧。

我认为学生在选择导师时,千万把条件谈
好,询问清楚老师的时间,否则到头来自己写了论文,老师只是挂个名就非常悲惨了。高校师生的沟通应当建立在平等、诚信的基础之上,不应该太真实了。

总之,毕业论文的重要程度,还不如高考来的痛快。所以不要把论文看的太重,但还是要认真去完成。

总之,毕业论文的重要程度,还不如高考来的痛快。所以不要把论文看的太重,但还是要认真去完成。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作为导师,一样期望遇到一个好的研究生,只求能够肯听指导和做事。小西经历过硕士、博士和导师三个阶段,对于师生间的沟通算是小有心得呢!

今年,小西所在专业的研究生毕业环节就发生了小插曲,也许你身边同样有过类似的事情。首先,专业内某个导师的硕士生在论文盲审中,第一次返回C(修改后送审),但是该导师和学生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论文简单修改且没有附上《修改说明表》,再次送审到之前专家手中,依然是给的C。好吧,该毕业生只能延期半年!其次,在答辩时,答辩委员会不同意给几个论文和汇报较差的同学表决,要求学位论文修改后再决定是否同意授予学位。

其实,发生类似的小插曲都不是导师们乐意看到的。小西了解到的情况是出问题的学生大部分有个通病(不肯听导师意见,觉得自己牛)。比如,4月30日之前完成查重和论文送审,29日才将论文初稿发给导师修改,导师之前多次催促都没回复。之前小西曾给其他导师的一个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提出修改论文题目的意见不下3次,只到答辩她依然不愿意修改(也许觉得我没她导师厉害吧!)。最终在答辩提问环节同样被其他专家质疑题目有问题,要求答辩后修改。

至于说,一篇论文等于一条生命,就有些扯淡啦!

那些课题做的不好,也不乐意听导师指导的学生,"小心思"多的很啊!比如,答辩之前告知导师,若是论文不能送审就抑郁,甚至做出不智举动,想吓唬自己导师的不少吧。

怎么可能将自己的生命放在学位论文中呢。少量研究生直接和导师说"老师您直接帮我修改吧,光提意见我不会改。"。不否认,同样有不负责、师德不高的导师。

其实,顺利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关键是肯听导师建议,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题任务。比如,小西之前参加硕士招生复试时,曾有学生实诚的告诉考官,考这个专业就是因为欸好考,时间比较自由,读研期间要挣钱。实诚的没有导师敢接受,可预见读研期间没有足够的科研时间保障,最终毕业时肯定是个大问题啊!

小西想说生命是无价的,哪怕遇到一个极品的渣渣导师,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不要做傻事。若是导师其他学生都能如期顺利毕业,且科研成果丰富,那么就不要给自己的延期找借口!

最后,今年大部分研究生也许已经完成硕士论文答辩,别着急安排毕业旅行和放松,认真听取专家和导师意见修改,盲目上传会跟随终身的,慎重!加油!

▼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答题最大的收获!

博士毕业去高校不给编制了,读博去高校还有性价比吗

时间窗口确实越来越紧。

现在985高校接收有编制的新进教师,大多要求有海外科研经历,如果是国产博士,想进这一级别的高校很难。

当然,如果你是手持国际top期刊论文毕业的国产博士,不在需要紧张之列。

211高校则要看院系。

如果是高校中的拳头学院,国产博士要得到编制也不是不能,但竞争压力比较大。

如果是这类院校中的普通院系,国产博士这几年还是比较有余裕的。

但是现在国际大环境开始出现一些变化,相当多的高校博士想要去海外做科研时,原本都是美国为主,欧洲为辅,可是因为外部大环境(主要是美国,英国现在也开始了)对中国交流学者开始排挤和针对,以及疫情的影响,我认为今后几年各大高校对于必须有海外科研经历的门槛可能会适当降低。

总之,读博的初心也就是为了科研,如果能进入高校平台,还是努力争取吧。

我国高校教师用人制度改革,始于20多年前,首先在北大清华试行,副教授以下全员招聘制,结果各有1000多教师落聘。现在我国公立高校实行的是副教授及以下教师编制到校不到人,聘上的教师都是有编的,你是优秀合格人才,凭编发放工资,你如果不思进取,编制就调出来给别人,你自然就没编了。因此,博士毕业去高校任职不给编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中国高校2600多所,按"双师型"(理论和实操)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实行招聘制是大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发展经济的需要。拿着金碗讨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有本事你就使出来,是人才,到哪儿都欢迎!

我国高校教师用人制度改革,始于20多年前,首先在北大清华试行,副教授以下全员招聘制,结果各有1000多教师落聘。现在我国公立高校实行的是副教授及以下教师编制到校不到人,聘上的教师都是有编的,你是优秀合格人才,凭编发放工资,你如果不思进取,编制就调出来给别人,你自然就没编了。因此,博士毕业去高校任职不给编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中国高校2600多所,按"双师型"(理论和实操)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实行招聘制是大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发展经济的需要。拿着金碗讨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有本事你就使出来,是人才,到哪儿都欢迎!

对于博士就业问题,真经想纠正目前网上的一些不正确的论断。

很多人在网上说:博士现在找工作难,去高校不给编制了,过几年说不定会被淘汰,读博士没有什么性价比了。这个说法是片面的。说这话的人,大多是道听途说,或者一知半解,这会对一些同学造成误导。

实际上,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博士毕业,是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的。当然,可能相比起十年前,博士的就业质量有所下降,但绝没有降到找不到工作的地步。

一方面,多数985、211高校确实已经开始实行常任轨制,博士毕业进校后,会有3-6年的考核期,实行非升即走。不过这个阶段,多数学校是给编制的,待遇相比普通的讲师还要更高。当然压力也更大。这条路适合有学术追求的博士,比如那些博士期间有一定论文积累,可以继续冲一冲的人。只要冲上副教授,留校就稳了,后面在985、211的平台上,路会越走越顺。

另一方面,国内还有广大双非院校,对国内土博士的需求是非常大的,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前两天学院讨论就业工作,说学院有几个博士,在我们学校连准聘岗都应聘不上,但在旁边一所省属院校里直接给了副教授,30万安家费,简直不敢相信。真经有一个本科同学,今年41了,硕士毕业后一直在企业工作,后来在职上了一个博士,去年被一所省属院校按人才引进入校,给副教授。据说,仅他们学院,去年一年就进了20个博士。

当然,他们去的学院和专业,可能连硕士点都没有,去了之后没有实验室,学校给一点钱一间房,让老师自己搭建平台,高水平科研肯定是不敢想了。

所以,博士找工作,本身并不难,关键是你想做什么选择。想安逸,当个教书匠,有的是地方去。但如果想继续做科研,就要好好掂量一下自己的成色。

读博的性价比还是很高的的,不用怀疑。去不去高校看自己喜欢了。喜欢高校就去,那性价比最高,大多高校都是要求博士门槛的,编制其实没有什么吸引力,以后改革会慢慢去掉。不喜欢高校工作,那性价比很低。

我认为读博士去高校工作是很有性价比的。具体从以下三方面谈谈。

一、关于博士毕业去高校

我们知道读大学从学历上看有三个层次,分别是专科、本科、研究生;从学位上学看也有三个层次,分别为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博士是最高层次学历也是最高层次学位。

一个人读书能读到博士学位是非常不错了,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很不容易。

博士生毕业,选择工作的机会是比较多的,可以到政府机关,也可以到事业单位或到比较好的企业等。

高校是事业单位,博士毕业能到一所高校任教当老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关于高校编制

高校的教职工主要由三部分人员组成,一是专任教师,二是行政管理人员,三是后勤服务人员。

从人员身份来看,高校职工一般有编制内人员、人事代理人员、合同制人员、临时用工人员等,有的高校还有其它一些用工形式。

博士进入高校一般都是有编制的。当然“双一流”高校的门槛是比较高,不是博士就能进的,一般省属高校对博士还是比较欢迎的。

现在高校等事业单位在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总的趋势是高校取消编制,但还是按事业单位管理,给高校用工更多的自主权 ,所以以后编制在高校可能不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三、关于读博去高校的性价比

博士毕业以后去高校工作,性价比如何?如果你喜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我想在高校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性价比是比较高的。若能去“双一流”高校,平台会比较高,但竞争激烈;若去一般高校,平台小些,但竞争也没那么激烈。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博士,也是教授,业绩不错,在一所“双一流”高校想申请“杰青”,多次推荐不了,因为高水平的人才太多,后来,他被一所省属高校作为重点人才引进,他的业绩在那个学校就非常不错了,申请“杰青”一次就成功了,成为学科带头人。

如果获到博士学位,你以后并不想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那就去政府部门或去企业任职,但结果又去了高校,那对你性价比就不高了,可能就不太适合你。

结论:如果你热爱教育,愿意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那么博士毕业进入高校工作性价比是高的,反之,是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