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鸡家庭养殖方法

  1. 什么是白羽鸡,什么是黄羽鸡

什么是白羽鸡,什么是黄羽鸡

什么是白羽鸡,什么是黄羽鸡

白羽鸡家庭养殖方法 - 中国养殖网

在我国,鸡肉主要来自白羽肉鸡、黄羽肉鸡、肉杂鸡(817 系列)和淘汰蛋鸡。其中,白羽肉鸡和黄羽肉鸡占据主导,而两者出栏量几乎差不多。根据畜牧业协会的数据,2016年,我国白羽肉鸡出栏量约 45 亿只,鸡肉产量 758万吨,占比 53%,黄羽肉鸡出栏 39.2 亿只,鸡肉产量448 万吨,占比 32%。

白羽肉鸡,简单来说就是羽色为白色的肉鸡,目前我国的白羽肉鸡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品种,也就是俗称的快大型白羽鸡,因其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产肉量多,更适合工业规模化生产,一般42天出栏体重就可以达到5斤以上,其进入中国市场不过30多年,但发展迅速,已占据国内肉鸡产业的半壁江山。

而黄羽肉鸡则不一定羽色就是黄色,确切来讲是有色羽,包括黄羽、麻羽、黄麻羽等各种颜色,因黄羽较为常见,所以统称为黄羽肉鸡。相较于白羽肉鸡40天左右快速的出栏速度,黄羽肉鸡生长速度较慢,但在色泽、风味、口感、嫩度和多汁性等方面更具有优势。根据其生长速度可以将其分为快速型、中速型和慢速型。一般来说,快速型出栏在60天之内,比如皖南青脚鸡、新广黄等;中速型出栏时间在60-100天左右,多在西南地区,主要品种有新兴黄鸡II号、岭南黄鸡I号等;慢速型出栏时间在100天以上,比如文昌鸡、清远麻鸡、乌骨鸡等等。

从消费和销售方面来看,白羽肉鸡在屠宰后多以分割品,比如鸡翅、鸡胸、鸡腿等形式出售或者加工为熟食,其分割品主要流向是快餐店,比如麦当劳、肯德基等。而黄羽肉鸡此前多以活鸡形式出售,但这些年来活禽交易受限,集中屠宰、冰鲜上市也逐步成为主流,但黄鸡在屠宰后也多以整鸡形式出售,更适合户内消费,比如煲汤、白切等传统消费方式。

您要是觉得答主说的有道理,不要忘记点赞和关注哦

白羽鸡属于快大白羽肉鸡,原产于法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量从国外引进隐性白种鸡,白羽鸡的快速成长,主要得益于鸡种的不断优化,已经饲养技术的改进。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现在,2公斤的肉鸡的生长周期已从1976年的63天缩短到2007年的仅需33天,一般养殖场养殖出栏天数在40天前后,简单说白羽肉鸡是生长较快的羽毛为白色的肉鸡(白羽毛的乌鸡也属于黄羽毛鸡,而非白羽鸡)。 黄羽肉鸡是相对白羽肉鸡,一般将白羽肉鸡以外的及都统称黄羽鸡。

我国黄羽鸡经过品种杂交、选种,生产水平逐步提升。20世纪90年代,我国大量从国外引进隐性白种鸡,主要用于与国内的鸡种进行配套,以三元杂交为主的方式生产优质黄羽肉鸡。这种杂交鸡以广东省的“白云288”为代表,迅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广东三黄鸡的模式,先后出现了“新兴黄”、“康达尔”、“江村黄”和“岭南黄”等系列化的配套系鸡种,并很快达到了规模化生产水平。这种组配方式克服了国内地方鸡种产蛋少、生长慢的缺点,保留了黄羽、黄腿和黄皮肤的特征,其父母代的产蛋量得到明显提高,而其商品代的生长期也显著缩短主要的代表的规模化养殖的黄羽鸡有广东清远的三黄鸡,四川的麻花鸡等。国内最大的黄羽毛鸡养殖企业为温氏股份,最大的白羽鸡养殖企业为圣农股份。

黄羽鸡出栏天数差异,还分快大型,中速快大,慢大型,快大型一般是60天出栏,中速在90-120天,慢大超过150天。一般养殖天数较长的肉质比较紧实,可以做白切鸡,炖汤等,小炒等各种做法。白羽鸡养殖时间较大,一般是40天,消费以分割肉方式销售,如鸡翅、鸡胸肉,鸡爪等各个分割部分,一半炸鸡都是白羽肉鸡,白羽肉鸡肉质比较鲜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