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卤鹅怎么做

  1. 潮汕卤鹅怎么做
  2. 趾和跖的区别读音

潮汕卤鹅怎么做

主 料:

光鹅或光鸭,只约四斤,南姜二大片(或用姜代替),沙姜粉一汤匙。

配 料:

卤水料:川椒、八角、丁香、草果、甘草、桂皮共3/4杯。调味:葱三条、芫荽半两、生抽一杯、玫瑰露酒、老抽各1/4杯、生抽一杯、潮州糖或片糖切碎1/3杯。计用料:蒜茸半汤匙、潮州米醋三汤匙盛一小碟。

做 法:

1、鹅斩去脚、翼,在胸劲之间开一洞,使卤汁易浸入肚内,洗净放落滚水中,煮五分钟,取起,用清水洗净。

2、卤水料、沙姜粉同盛布袋内。

3、卤水料加水八杯煲滚,加入调料煲滚,放一竹垫在煲内,放入鹅慢火煲熟,约需一小时至二小时,煲时须翻动,并要把卤汁淋入肚内。

4、鹅熟后,取起待冷,斩件上碟,淋上少许卤水汁,蘸汁吃。

配方:狮头鹅1只,上酱油750克,肥猪肉250克,精盐100克,南姜120克(可用生姜代替80克即可),冰糖50克,加饭酒90克(可用白酒代替50克即可),味精15克,川椒10克,桂皮10克,丁香5克,芫荽头50克,香茅50克,八角10克,甘草10克,色油10克,大蒜50克,清水约5公斤。

制作步骤:

1、把光鹅开腹取出内脏,洗净晾干,用精盐100克抹在鹅身内外,并用竹筷一段挺在腹腔内。

2、将川椒粒下炒鼎炒香盛起,与南姜(生姜)八角、桂皮、甘草、丁香同放在卫生纱布中包扎成球,放进卤水盆里,加入酱油、色油、冰糖、南姜、香茅、加饭酒(白酒)。3、并把肥猪肉用刀切开成块放下,再加入清水,以中火把卤水烧沸;将大蒜、芫荽头、南姜放入光鹅腹内(卤熟时取掉),再把鹅放入卤水盆里,大约煮1小时30分钟(中间要将卤鹅吊起离汤后再放下,反复四次)并注意把鹅身翻转数次,使其入味,然后捞起放晾待用。

3、把熟卤鹅放在砧板上切成厚片,淋上卤汁(加入味精),使之湿润即成。上席时撒上一小撮芫荽,跟上蒜头醋2碟

潮汕卤鹅的做法步骤 1八角,桂皮,干辣椒,花椒用纱网布包起来 2南姜洗干净切成一厘米厚的片状 3准备一个大鼎,加入水至八分满,把蒜头整颗放入,加入南姜,香料包,加入生抽老抽 4加入鱼露 狮头鹅宰杀去毛,抹上盐 6往锅里加入白砂糖 7用勺子搅拌,防止白砂糖烧焦,卤水煮沸 8把狮头鹅放进锅里煮 9大火煮,一边煮一边用勺子盛卤水往狮头鹅身上淋 10半个小时后翻另外一面继续卤,用筷子在狮头鹅的胸部,腿部扎几下,便于入味 11用勺子不断往卤鹅身上淋卤水,有利于上色 12卤一只鹅需要两个小时的时间,期间要不断翻面,时不时要移动一下位置,防止黏底烧焦

趾和跖的区别读音

趾:拼音[ zhǐ ]

跖:拼音[ zhí ]

“趾”的基础释义:

1.脚指头:~骨。

2.古指脚:~高气扬。

“趾”的详细释义:

〈名〉

1.(形声。从足,止声。古所谓趾,指足,不指脚趾。脚指叫做指,趾是“止”的后起字。本义:脚)

2.同本义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诗·豳风·七月》

贲其趾。——《易·贲卦》

屦校灭趾。——《易·噬嗑卦》

麟之趾。——《诗·周南·麟之趾》

今君若步玉趾。——《左传·昭公七年》

足趾之所不蹈。——左思《吴都赋》。 王力注:“足趾是同义词连用,‘趾’不是足指。”

又如:趾股(腿脚);趾踵(脚);趾踵相接(形容人数之多);趾爪(脚爪)

3.脚指头

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明· 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脚趾(脚前端的分支);鹅鸭之类趾间有蹼;趾绊(本屐上的趾袢儿);趾趾(足尖轻轻着地行走的声音)

4.支撑器物的脚

鼎颠趾。——《易·鼎》

5.通“址”。基址

略基趾。——《左传·宣公十一年》

亭亭峻趾。——左思《魏都赋》

去上西山趾。——阮籍《咏怀》

“跖”的基础释义

1.脚面上接近脚趾的部分。

2.脚掌。

3.践;踏。

“跖”的详细释义

〈名〉

1.(形声。从足,石声。本义:脚掌) 同本义

跖,足下也。——《说文》

善学者若齐王之食鸡也,必食其跖数千而后足。——《吕氏春秋》

〈动〉

1.踏,踩

跖劲弩。——《史记》

蹠达膝。——《淮南子·脩务》

上无凌虚之巢,下无跖实之蹊。——张协《七命》

又如:跖实(兽足踏地)

2.跳跃

跖魂负沴。——《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