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生活在水里,蚯蚓生活在泥土里,为什么蚯蚓是万能钓饵,鱼儿的最爱呢

  1. 鱼生活在水里,蚯蚓生活在泥土里,为什么蚯蚓是万能钓饵,鱼儿的最爱呢

鱼生活在水里,蚯蚓生活在泥土里,为什么蚯蚓是万能钓饵,鱼儿的最爱呢

蚯蚓是我们常用的饵料想必大家都知道,也可以说是万能饵。其实蚯蚓并不生活在水中,鱼儿能遇到蚯蚓的概率也极低,除了下大雨将一些蚯蚓冲进水里,或者有些老渔民用蚯蚓当饵捕鱼这类情况。基本上蚯蚓并非鱼儿在天然状态下会遇到的食物。两个几乎毫不相干的生物,却因为人类的钓鱼活动让它们走到一起。那么为什么鱼会喜欢吃蚯蚓呢?下面给大家详细的说明。

正常的生态环境中,一条鱼终生都不大可能邂逅一条蚯蚓。不过他们会经常遇见,一些像蚯蚓的食物。此外许多鱼都不大挑食。例如,鲶鱼会愉快地吃死虫、植物、蜗牛、鱼卵甚至其他鱼类,准确地说它们会吃蛭和昆虫幼虫脂类的东西,这些东西长得都有些像蚯蚓。鲶鱼还吃有些像蚯蚓的水生蠕虫。

总而言之,选择鱼饵时,水里本来就有的食物,鱼儿已经吃腻了。其他量多且容易找到的饵才是上上选。另外任何有经验的渔民都会告诉你,鱼被鱼饵吸引的两大原因是:味道和运动,同种鱼饵对不同鱼类的吸引力有所不同。例如,海洋鱼类(至少是人们想捕捉的那些海洋鱼类)主要以小鱼和腐肉为食。因此推荐切饵(将鱼切片),因为这样将鱼饵投入水中时,血腥味会散得更快,勾引鱼的效果会更好。

不过在湖和池塘里,鱼的主食会更多些,鱼饵的选择可以更随意些。例如落到水里的昆虫和植物残渣,湖里的鱼都爱吃。所以只要你乐意,可以用蟋蟀、蜜蜂甚至面包来钓湖里的鱼。你还可以买一些专用的浆糊擦上鱼饵和假饵,令它们的味道对某些鱼变得更具吸引力。你甚至可以放弃鱼饵直接使用看起来像鱼饵的假饵,并且在水中手动摇晃。或使用那种会在水面时,蹦跶的假鱼饵来骗鱼儿。让它们以为,那是小昆虫之类的东西。

古时老钓友通过细心的观察,发现蚯蚓和水里的一些昆虫非常像,所以也用蚯蚓试试,结果发现蚯蚓是万能饵料,蚯蚓钓鱼就这样流传下来了。假如真的是这样,那鱼也太悲惨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都认错了食物。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会觉得鱼其实并不偏爱蚯蚓,它们根本就是不挑食啥都吃。蚯蚓之所以成为不错的选择,是因为它们在淹死前会使劲挣扎(挣扎可能还跟它们身体里,被勾进了一枚鱼钩有关吧)。鱼喜欢动的东西,大多数渔民都会告诉你,用活的虫子钓到的鱼,会比用死虫子钓到的鱼多,所以蚯蚓足以胜任。

鱼生活在水里,蚯蚓生活在泥土里,为什么蚯蚓是万能钓饵,鱼儿的最爱呢 - 中国养殖网

鱼生活在水里,蚯蚓生活在泥土里,为什么蚯蚓是万能钓饵,鱼儿的最爱呢 - 中国养殖网

美食凭的是口感和味道博得人们的青睐,人们喜欢美食跟做美食的食材的出处没有任何关系,不管它是土里长的,还是树上结的。

如果蚯蚓不是被雨水冲刷进入水中,如果蚯蚓没有人类的媒介作用的话,泥土里生活的蚯蚓和水中生长的鱼,估计永远都不会有交集。

鱼儿的食物除了粮食类和作物类素食以外,还喜欢吃水生昆虫以及水生软体类动物,包括陆生的蚯蚓。

蚯蚓,虽是陆生环节动物,但却属软体动物类,那么,水里生活的鱼喜欢吃陆地泥土里生长的蚯蚓,原因我估计无非就是以下四点:

★首先是蚯蚓在水中的挣扎动作很博鱼儿的眼球,吃荤饵的鱼儿很难抵挡蚯蚓动作的诱惑。

★其次是蚯蚓属软体动物,口感好,很适合鱼儿入口。

★再者,蚯蚓身体的腥味、特别是蚯蚓体内汁液的浓腥味是鱼儿最最不能自抑的。

★还有,水生物没有蚯蚓,鱼儿对进入水中的蚯蚓很新奇且很感兴趣。

经过多年的垂钓我发现用蚯蚓做钓饵有三个细节很重要,直接影响到钓鱼获鱼的成败。

    经过多年的垂钓我发现用蚯蚓做钓饵有三个细节很重要,直接影响到钓鱼获鱼的成败。

一、颜色深(红)的蚯蚓容易招引鱼儿的主动觅食,这是因为鱼儿对饵料的颜色有偏好,有钓友做过鱼儿对饵料颜色这方面的实验,实验结果证明红色容易被鱼儿首先发现。

二、鲜活的蚯蚓对鱼儿很具诱惑力。鱼儿属杂食性,但是还是偏重于对荤饵的兴趣,这个不难理解,“肉”,谁不爱吃!

三、断截的鲜活蚯蚓对鱼儿更具难以抵抗的诱惑力。断截的鲜活蚯蚓由于身体汁液在水中的流散使嗅觉灵敏的鱼儿很快就能捕捉到浓腥味,当循味而来的鱼儿发现在水中不停扭动身体极具诱惑力的“鲜嫩多汁”的软体肉饵时,喜食荤饵的鱼儿怎么不上前吞食。

    三、断截的鲜活蚯蚓对鱼儿更具难以抵抗的诱惑力。断截的鲜活蚯蚓由于身体汁液在水中的流散使嗅觉灵敏的鱼儿很快就能捕捉到浓腥味,当循味而来的鱼儿发现在水中不停扭动身体极具诱惑力的“鲜嫩多汁”的软体肉饵时,喜食荤饵的鱼儿怎么不上前吞食。

总结:综上所述便是野钓鱼倌对于“万能钓饵”蚯蚓为什么被鱼儿青睐的几点原因,个人见解既垂钓经验之谈,如有不妥之处,还望钓友们指正。

感谢邀请。蚯蚓素有“万能饵”之称,因价格低廉、方便携带,且在各类水域有普遍的适应性,得到钓友的一致认可。但部分钓友心有疑问,蚯蚓生活在潮湿的泥土里,而鱼常年活跃在水中,两者并没有过接触,为何鱼却偏爱它?下文便尝试一窥究竟。

鱼的觅食特点

鱼吞食蚯蚓,主角是鱼,其觅食的特点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具体如下:

1、鱼的嗅觉:鱼获取食物位置,主要依靠嗅觉,其重要性远超鱼的视角、味觉及听觉。鱼头部两侧各有一对或两对鼻孔,鼻孔内部有鼻囊,大量感知气味的神经末梢分布其中,异常灵敏,远超人的认知。当水流携带食物从一个鼻孔进入,在另个鼻孔排出的过程中,食物中的气味刺激味觉神经,引起鱼的注意。可见,鱼觅食主要通过嗅觉,对食物气味的兴奋度远超其他。

2、鱼的视觉:相当数量的鱼视力微弱,甚至像鲶鱼这种常栖息水底、夜间活动觅食的鱼种,几近失明。鱼是否能辨别颜色,目前存有争议,主流的说法是常见的淡水鱼不能识别颜色,主要通过光线感知颜色的强弱,像颜色鲜艳的如红色、黄色,在鱼眼睛则是亮白色;而如绿色、棕色等颜色,则表现为暗灰色。所以单纯依靠鱼识别食物是否可吞食,效果有限。

3、鱼的味觉:其实鱼是味觉的,在小型鱼身上尤其明显。当通过嗅觉确定食物的位置后,鱼会用嘴唇触碰食物,或者吸入口中再吐出,便感知到了味道,判断出食物是否可食。这也解释了为何有些鱼对于气味浓郁的假饵无动于衷。

鱼是如何吞食蚯蚓的

上文介绍了鱼是如何觅食的,那么对于未曾见面的蚯蚓,它又是如何吞食的呢?

1、首先通常所用的蚯蚓,都是暗红色,当蚯蚓随钩入水后,在蚯蚓的眼睛里,这个东西并无特殊之处,也是暗红色的一个普通物体,当然如果蚯蚓摇动身体,这个另说。因此单凭颜色是无法吸引鱼的注意的。

2、如前文所讲,鱼嗅觉发达,问题的关键还在蚯蚓的气味。由于蚯蚓长期生活在泥土里,体内散发出一个浓厚的土腥味,特别是用钩尖刺破表皮,汁液流淌出来后,气味更浓郁。钓鱼人清楚,水温越低,像鲫鱼、鲤鱼这类鱼,越喜欢腥味,所以鱼便寻味而至。

3、当鱼用嘴唇触碰蚯蚓后,分布表皮的味觉神经,便判断出食物是否可吞食,一旦确定无危险,便大口吞咽,撕扯蚯蚓肉,拉动子线引起浮漂动作,钓鱼人趁机提竿上鱼!

蚯蚓使用技巧

蚯蚓用于主要是打窝和作钓饵,其中有不少使用技巧,具体如下:

1、打窝:蚯蚓打窝主要用于诱集像鲶鱼、黑鱼这类食肉鱼种。首先将蚯蚓分割成1公分左右的小段,将其装入盛有松软泥土的小盆,搅拌均匀,握成团打入钓点位置,由于蚯蚓的汁液在水中迅速扩散,缩短了诱鱼的时间,效果极佳。这种方法简单容易操作,最好现做现用,避免蚯蚓发愁。

2、蚯蚓挂法:不同钓鱼人都有自己擅长钩挂蚯蚓的方法,汇总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挂头法②穿腰法③节挂法④穿筒法⑤龙吸珠挂法。具体操作方法不再详述,网络有详细介绍。

3、蚯蚓几点注意问题:一、鱼的视力有限,所以不必将蚯蚓拍死挂钩,活动的更易挑逗鱼,引起它的兴趣。二、钩挂蚯蚓时,尾巴不宜朝向钩背,以免鱼咬住后拉动浮漂动作,提竿而无鱼。

写在后面

如上所述,鱼喜蚯蚓,是两者各种原因吃促成的结果,是科学可以解释的。钓鱼人多了解蚯蚓的使用细节,对于提高渔获有一定的帮助。

原创:野钓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