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角家庭养殖方法

  1. 塘角家庭养殖方法
  2. 塘角鱼的养殖方法
  3. 塘角鱼的养殖方法
  4. 养殖塘角鱼,怎么养,在什么环境养,喂什么
  5. 养殖塘鲺的最佳方法
  6. 小型养殖塘角鱼技术

塘角家庭养殖方法

塘角鱼的养殖对池塘的要求不高,只要结实无渗漏就行。要求水源要充足,水质良好,深度在1-1.5米之间。放养前要先晾晒,消毒并培育天然饵料。平时饲养的时候要按照四定原则进行,它偏向动物饲料,投喂活饵料效果最好。另外,还要注意水质的管理.

塘角鱼的养殖方法

塘角鱼对池塘要求并不严格,在养鱼池塘,只要塘基坚实,没有渗漏,在加以改造后即可作为塘角鱼单养池塘。池塘的水源要求水量足,水质好,面积要大一些。

在它要放养之前要做好准备,要将池水排干暴晒3--5天,再经过简单修整后,一定要用生石灰将水池彻底消毒,精准的算每0.067公顷用量为50--75公斤,再加水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

池塘的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面积以0.13--0.2公顷为宜,水深应保持在1--1.5米。池底的淤泥厚度应保持在20--30厘米,以利于塘角鱼的活动与觅食。

塘角家庭养殖方法 - 中国养殖网

投喂要遵循定时、定位、定量、定质的“四定”原则。塘角鱼食性偏向动物性,特别喜食新鲜动物饵料,活饵投喂效果更佳。投喂饲料应从投放鱼种后的第3天起,以活饵或新鲜动物内脏为主,如蝇蛆、水蚯蚓等活饵消毒后可直接投喂。

要及时调节水质,保持水质清新。每隔3--5天,向池塘注入一次新水,每次10--20厘米,使池塘保持良好的水质。每个月用生石灰浆泼洒2次。每次用量为每0.067公顷10--15公斤,以改善水质,防止鱼病发生。

塘角鱼的养殖方法

1.

池塘处理 水深1.2-1.8m左右,池塘四周使用水泥夯实。在放养鱼苗前1个月左右,每亩水塘使用100-150kg的生石灰进行消毒,消毒后晾晒几天,放水50-70cm,等到pH不超过9,或者毒性消失后再放苗。 另外,最好在放苗前进行水质培养,一般每亩水塘施加30kg的花生麸,1.5kg的氨基酸肥水素,250ml的肥水益生素,培育水质7-10天后放苗。

2.

鱼苗放养 每亩池塘放养2.5-3万的鱼苗(鱼苗体长10cm以上),在放养前用1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鱼苗1分钟左右,对鱼苗进行消毒。在放养时,将装有鱼苗的容器浮于池塘水体中,待二者的水温接近时再放养,一般温差不能超过3℃。

3.

喂食:在喂食前,先对塘角鱼进行驯化,等发出声响之后,再投喂饲料,反复多次,直到塘角鱼形成条件反射。每日的喂食量为塘角鱼体重的2-6%,分成2-3次投喂。

4.

水质:夏秋季节每隔3-5天换水5-10cm,每隔10天,每亩池塘施加100kg的腐熟有机肥,让水色保持绿豆青色,可见度保持在25-30cm左右。

养殖塘角鱼,怎么养,在什么环境养,喂什么

塘角鱼一般指塘鲺。

塘鲺,鱼类,可食用,学名胡子鲶,在分类上属鲇形目、胡子鲶科。属于热带、亚热带鱼类,广布于我国南方各地,既是营养丰富的消费品,又是具药用价值的滋补品。

性喜成群,贪食,主要摄食动物性饵料,如昆虫、小杂鱼、虾、贝类等,也很喜欢吃血(如猪血,屠宰猪的血流入池塘,塘鲺会长很大),粪便,肉类,吃这些生长迅速。

饲养环境

1.池塘要求可选择庭院小水体养殖,也可利用池塘单养。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进水、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少,池塘保水性能好,面积一般为67 平方米~1334 平方米,水深1 米~1.5 米。进水口、排水口设防逃设施,在池塘一角养殖一些水草如水葫芦,让鱼隐蔽、藏身。有条件的最好在塘基四周用网目为0.2 厘米~0.4 厘米的网片围起来,网高80 厘米,底部埋入土中20 厘米,以防蛇、蛙等敌害进入。放养前10 天排干池水,每667 平方米用生石灰80 公斤~100 公斤全池泼洒消毒。

2.鱼种放养 鱼种要求体质健壮、无伤无病、规格整齐。一般大一点的池塘每667 平方米放规格3 厘米~5 厘米的胡子鲶鱼种2 万尾~3 万尾,庭院小水体每平方米放80 尾~100 尾。鱼种放养时用3%食盐水浸洗10 分钟左右。

3.饲料投喂 胡子鲶的饲料来源广泛,螺、蚬、蚌肉、蝇蛆、蚯蚓、死鱼虾、屠宰场下脚料和人工配合饲料均可投喂。螺、蚬、蚌等投喂时要将壳打碎,使用粉状饲料最好与铰碎的肉浆拌合投喂,投喂配合颗粒饲料其蛋白质含量应在30% 以上。每天投喂2 次,为适应胡子鲶的摄食习性,投喂时间宜在清晨和傍晚进行。投喂量应根据气候、水温、水质和鱼摄食强度而灵活掌握,并适当进行调整。一般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 ~8%。

4.日常管理养殖期间,要视水质肥瘦程度,适当施用有机肥培育浮游动物,以增加天然饵料,减少生产成本。经常加注新水,一般每隔7 天~10 天注水1 次,高温季节每隔5 天~7 天注水、换水1 次,每次注水10 厘米~15 厘米深,以防水质恶化。每隔15 天左右使用生石灰1 次,每立方米水体用量为15 克~20 克,化水全池泼洒,以调节池水p H 值,改善水质条件。

直接百度可得,百分百正确

满意请按答题先后采纳~

你的采纳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谢谢!

养殖塘鲺的最佳方法

塘鲺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适合在水塘、水池等小型水体中养殖。首先需要选择清澈、富含氧气的水源,并保持水质清洁卫生。

其次,应该控制饵料给予量和品种,以避免过度喂食导致水体污染和塘鲺发胖。另外,定期更换水源和排泄物也是养殖塘鲺的必要步骤。最后,需要注意防治疾病和灾害,保证塘鲺的健康和成长。

  1.池塘建造可选择农家屋前屋后空地建造鱼池。为防止塘鲺鱼在池塘钻洞,池壁应为水泥或砖,如用土池则池壁应加厚、坚产,池底铺砂砾或粘质土。 鱼池面积一般为80~1600平方米,池堤1.5米,池水深0.6~0.8米,池底向排水口成倾斜状,池壁作数个洞穴,池中沉放直径13厘米、长5米的管子( 水泥或塑料的),以利鱼的躲藏与捕捞。池水中种植不超过总面积的1/2的浮萍等。

  2.放养 放养期一般为每年的3~8月份,放养密度,规格3~5厘米鱼种为80~100尾/平方米,有充足饲料和流水条件的可增至100~200尾/平方米。

  3.投饲塘鲺鱼系杂食性,既可投喂动物性饲料,也可投喂植物性饲料。 为适应塘鲺鱼的摄食习性,投饲时间宜于清晨和傍晚各投一次,或傍晚一次投足。投饲量根据气候、水质与摄食强度而适当增减,一般日投量为池鱼总体重的 3%~5%。

  4.防病塘鲺鱼病害较少,常见的主要有打印病和肤霉病。 前者鱼体上发生圆形成椭圆形红斑点,如打印一样;后者在发病处白毛丛生, 毛上粘有黄泥。治疗方法:打印病可用1ppm漂白粉全池泼洒;肤霉病可用0.08%的食盐水全池泼洒。同时,要防止水蛇、蛙类、鼠类和凶猛鱼类的侵袭。

  5.捕捞与运输 塘鲺鱼生长较快,饲养3~4个月可达120克的商品规模。捕捞后将鱼置于小水泥或砖砌池中1~2天,使之排出肠道食物并去除泥味,然后运往市场。 如长距离运输,则应将鱼装入充有氧气的尼龙袋中。

小型养殖塘角鱼技术

答案是;养殖模式。

塘角鱼具有辅助呼吸器官,可以在低氧水体中正常生活。因此,采用池塘高密度单养的模式非常适宜。投放的鱼种个体适宜在6.5厘米以上,以避免种内残死。每0.067公顷放养3万-4万尾,同一批放养的鱼种要求规格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