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现代化养羊场视频

  1. 民国保安团是什么性质的组织

民国保安团是什么性质的组织

民国保安团是什么性质的组织

作为第74军主力师的第58师,其前身是投诚北伐军的张宗昌“直鲁联军”一部,从底子上看,跟后来施中诚的第57师差不多。但是第58师能够在短时间内被俞济时整顿改编为嫡系中央军,与他带去的三个浙江保安团战斗力较强很有关系,番号分别是浙保第3团、第4团和第7团。

德国现代化养羊场视频 - 中国养殖网

直鲁联军残部陈耀汉的第58师下辖两旅四团,1935年被调去围追堵截贺老总的红二、六军团,结果在陈家河战斗中被红军予以迎头重创:三个团被彻底打垮,师属山炮营也全部损失,陈耀汉带伤逃跑,1万多人的第58师仅剩不足5000人。老蒋大怒将其撤职,旋以浙江保安处长俞济时率领三个保安团接收第58师残部,就这样重建了该师,装备也更换一新。

浙江保安团的战斗力是比较强的,粟裕将军率领红军挺进师在浙西南打游击时,经常要跟这些保安团发生激战,直到七个保安团调走三个情况才稍有改观。一来浙江是南京政府统治的中心区域,二来又是老蒋的家乡,所以保安团训练和装备较好(由南京军政部直接提供饷械),看看浙江省保安处的配置就知道了:保安处长俞济时,副处长宣铁吾,都是黄埔一期的铁杆嫡系。

“保安团”是民国时期保甲制度的产物,但是要将其类比为如今的武警部队,又并不准确,因为民国时期已有“警察队”这样的准军事武装,所以保安团的正确定义就是“省属地方武装”。尤其是在没有正规健全预备役制度的情况下,保安团承担了维持辖区治安、战时补充正规军的双重任务,就比如前面介绍的浙江三个保安团,直接升格为正规军了。

至于说到保安团官兵的军籍,则肯定是在役的,因为有军衔有正规编制(比如保安处长们都是现役将领),但是衔级比正规军偏低,正规军的步兵团长多为少校,保安团长也就是个少校衔,资格老的最多中校。并且由于其训练、编制、人事和经费多由地方政府负责,所以各省保安团的素质是否较高、装备是否精良,完全依靠各省的实际能力和财力。

但是在战时补入野战部队时,则需要军政部的正式命令,那么被编进正规军的保安团官兵,衔级待遇就要重新计算了,这是需要手续和程序的。前段热播的电影《八佰》,主角队伍第88师就是由于伤亡惨重,在淞沪会战期间进行了五次补充,其中所属第262旅就整建制补入了湖北保安第5团。

根据史料,第524团所补充的,是湖北保安第5团的第一营数百人,那么这些士兵就摇身一变,从保安团身份升格为正规军,毕竟保安团有一定的军事训练甚至作战经验,远比那些临时征来的壮丁好用,淞沪会战期间,江苏的四个保安团干脆原建制直接参战。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直接控制的地区,其实也就闽、浙、赣、苏、皖、湘、鄂等省,根据“每省划若干行政区、每区培训一个保安团”的命令,对原来的民团、自卫团进行了整编,同时把保安团的指挥权收归省级政府。所以保安团是建在在行政区级而并非县级,有的行政区下辖多达11个县,设行政专员和保安司令,比如小蒋就曾经担任赣南第四行政区的专员兼保安司令。

而其他由各地方实力派控制的各省,保安团就是其正规军“藏兵于民”的补充力量,既可以担负维持地方治安的任务,也可以用来应付南京政府的“裁军”命令,即把一些战斗力较弱的正规部队直接改制为保安团,一旦爆发战争再用来迅速扩充正规部队,广西、四川都是这么干的。比如抗战爆发时桂系扩军,番号从两个军扩编为三个集团军,一家伙就塞进了多达20个保安团。

至于保安团的编制和兵力,当然也是乱七八糟,由国民政府直接控制的各省,在整理保安团队的过程中还能够遵循一定的原则,下辖三个营1000人左右的样子(肯定不如正规军的团级员额,同时缺乏重武器),而其他各省那就是从几百人到千余人不等了。

1936年5月,南京政府通过了《裁团改警案》,这个方案的中心意思,是计划在三年内逐步把各级保安团裁撤改编为警察队(这才是武装警察的意思),但是由于抗战爆发,“裁团改警”最终不了了之。抗战爆发后,未沦陷区的保安团大多补充进了正规军,比如湘军李觉的预备第5师,就是由三个保安团直接编成的,而沦陷区的一些保安团,则被日本鬼子改编成为了伪军。

1936年5月,南京政府通过了《裁团改警案》,这个方案的中心意思,是计划在三年内逐步把各级保安团裁撤改编为警察队(这才是武装警察的意思),但是由于抗战爆发,“裁团改警”最终不了了之。抗战爆发后,未沦陷区的保安团大多补充进了正规军,比如湘军李觉的预备第5师,就是由三个保安团直接编成的,而沦陷区的一些保安团,则被日本鬼子改编成为了伪军。

保安保安也就是我们现在口中的那种保安,我们现在所说的保安就是保卫一个地方的保卫人员,就比如学校里面的也可以叫做保安,那种小区里面的保卫人员也可以叫做保安,反正就是说,保安的性质就是保卫人们的安全,然后他们被安排在某个特定的地位,履行他们自己的职业,这就是保安的概念。那么在民国时期,口中的保安和我们现在口中所说的保安性质会一样吗?因为年代不一样,所以很多东西也都发生了改变,包括保安的性质也就是这样,不同时期当然也就不一样了,我们来分析一下民国保安到底有什么样的性质呢?

一,保安团是民国时期的地方武装制度的衍生品,是作为警察力量的重要补充而设立的。

这样的话就和我们现在的保安是差不多的,因为在我们现在的保安团也差不多是这样,也和那些警察是差不多的,他们的任务也都是保卫人民的安全,只是说保安保卫的范围要比警察的小一点,警察管辖的范围要大一点,只要你属于这个地方的警察,那么你就可以管理很多东西,可是保安就有点不一样了,他是一个小区、一个住所的保安,这样子的话他管辖的范围就比较小,这就是他和警察的区别。

二,尤其是在没有正规健全预备役制度的情况下,保安团承担了维持辖区治安、战时补充正规军的双重任务。

就比如前面介绍的浙江三个保安团,直接升格为正规军了。那时候的保安团,他们的任务要比现在的保安多的,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我们知道以前是个战争年代,所以很多队伍都是为了抗战而建立的,包括民国的保安团也是这样,他们的建立就是为了在有必要的时候起到补充主力的作用,毕竟在那个时候常常发生战争,保安团就是起到了一个保障作用。现在是和平年代,保安团就不会这么复杂了,他们现在就是保护某个小区等等,任务没有之前那么多了,毕竟年代不一样了。

综上所述,民国时期的保安团实际上是一股由当地组建的地方武装,用来维持辖区内治安,到了后期保安团也会把保安团升格为正规团或者作为预备役补充团。

文:唯恋无名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