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保护区内违规养殖如何处理

  1. 养殖合作社要怎么办呢
  2. 在自然保护区内违规养殖如何处理

养殖合作社要怎么办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第四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依照本法登记,取得法人资格。所以需要到当地工商局办理注册登记,到农业局备案,办理相关优惠政策。

在自然保护区内违规养殖如何处理 - 中国养殖网

成立农村养殖合作社的条件、流程及材料:

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涉及工商、公安、税务、质监、银行 农业等多个部门。

首先:工商行政管理局设立登记, 提交材料:

1、设立登记申请书;

2、全体设立人签名、盖章的设立大会纪要;

3、全体设立人签名、盖章的章程;

4、法定代表人、理事的任职文件和身份证明;

5、全体出资成员签名、盖章予以确认的出资清单;

6、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成员名册和成员身份证明复印件;

7、住所使用证明;

8、指定代表或者委托代理人的证明;

9、合作社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

10、业务范围涉及前置许可的文件。不收任何费用。

1、设立农民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文件,申请设立登记:

(一)登记申请书;

(二)全体设立人签名、盖章的设立大会纪要;

(三)全体设立人签名、盖章的章程;

(四)法定代表人、理事的任职文件及身份证明;

(五)出资成员签名、盖章的出资清单;

(六)住所使用证明;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2、登记机关应当自受理登记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办理完毕,向符合登记条件的申请者颁发营业执照。

3、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定登记事项变更的,应当申请变更登记。

4、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办理登记不得收取费用。

扩展资料: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条件

(一)有五名以上符合规定的成员,即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以及从事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直接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能够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服务,承认并遵守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履行章程规定的入社手续的,可以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

(二)有符合本法规定的章程;

(三)有符合本法规定的组织机构;

(四)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名称和章程确定的住所;

(五)有符合章程规定的成员出资

下面详细介绍申办合作社营业执照的办理方法及需要的资料证明等步骤

工具/原料

居民身份证原件 防疫合格证 合作社资料 房屋产权证明、经营场所证明

合作社营业执照办理

1/7

第一:预约登记合作社名称,到所在地行政大厅工商局窗口,须带5个人的居民身份证原件;

2/7

第二:办理防疫合格证,去所在行政大厅畜牧局窗口;

3/7

第三:准备合作社资料,包括合作社章程,内有5人出资明细及5人亲自签字、房屋产权证明、经营场所证明、5人身份证证明,必须有本村村委会盖章;

4/7

第四:土地证明,去当地土管所办理,

5/7

第五:环境评定证明,去环保局办理

6/7

第六:5人户籍证明,去当地派出所;

7/7

第七:去当地工商所,呈递以上资料,等待审批。

从所有的资料呈报上去,到批下来,65天,全部缴费一共2600元。  各地情况可能不同,以上申办步骤仅供参考。

在自然保护区内违规养殖如何处理

在自然保护区内违规养殖的处理通常涉及以下几个环节:

1. 发现与举报:如果有人发现在自然保护区内存在违规养殖的行为,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可以拨打当地环保部门、林业部门、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机构等相关部门的投诉举报电话。

2. 调查与取证:相关部门会对收到的举报进行调查,了解事实情况。他们可能会派遣工作人员前往现场进行实地勘查,并进行取证工作,例如拍照、录像等。

3. 处理与制止:一旦确认违规行为存在,相关部门会依据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或保护区管理办法,对违规养殖行为进行处理。处理措施可能包括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收回违规养殖场地、撤销相关许可证等,具体的处理方式将根据违规程度和法律规定而定。

4. 教育与宣传:除了执法处理外,相关部门还会通过教育和宣传的方式,加强自然保护区的意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保护区的重要性,并自觉遵守相关规定。

在处理违规养殖过程中,符合条件的举报人可能会获得相应的保护和奖励。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具体处理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您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及时联系当地相关部门进行咨询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