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廖氏来历

  1. 广西贺州廖氏来历
  2. 龟石水库有多少面积

广西贺州廖氏来历

贺州古城即广西贺县贺街镇,汉设临贺县,隋、唐、宋、元设州,明以后复改为县。这里 2000多年间均是州、县治所,历来是湘、粤、桂三省邻接地区的商埠和交通要道,是桂东重镇。早在五代之前已有廖姓先人生活居住于贺州,从宋、元、明、清到民国时期,有20多支廖姓族人陆续迁到各县乡村城镇落籍安居,繁衍生息。如广西富川、贺县、钟山、昭平、苍梧,湖南江华、道县,广东连州、连山、广宁、怀集等地都有廖姓散居各处。铸于南汉大宝四年(961)的乾亨寺铜钟,重1500斤,钟身镌有1288字,众缘弟子中就有廖师进、廖廷通、廖仁亮、廖二娘等人的姓名。又有宋进士廖必强曾作《甑山道中》诗:“丹障峰前路,驱车且暂停。山从来耸翠,水自尔清泠。草劲支寒露,鸡灵唱晓星。秦鞭挥不到,天末数伶仃。

富川县廖氏 石脚村廖氏。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古城镇石脚村,是全县廖氏最主要的集居地,全村都是廖姓。始祖辰子公,字飞龙,于明朝初年从粤西连州连山迁居桂东富川立寨,名为石脚村,堂号世彩堂。石脚村家家有果树,户户有鱼塘,是全县养殖淡水鱼的基地。石脚上村廖氏。石脚上村位于富川东面,人杰地灵,山清水秀,是全县养殖淡水鱼的基地。始祖是致政公,传至赞元,自明初迁入富川县石脚上村,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钟山县廖氏 珊瑚廖氏。珊瑚位于钟山县东家垌南端,因始祖敏珊、敏瑚而得名。珊瑚是东家垌一个大寨,现在廖姓人口约1万多人,主要集中居住在珊瑚狮山下周围。太始祖廖徐璧,字崇远,是昌公17代裔孙,元末明初由南京珠玑巷南迁至广西平乐府。长子敏珊,次子敏瑚于明朝宣德年间移居钟山东家垌,开创珊瑚寨。后敏瑚移居湖北,敏珊世居珊瑚,子孙繁衍,枝繁叶茂。

贺县廖氏 莲塘口廖氏。贺县信都镇莲塘口廖姓,是崇德的后裔,是敬斋第九子思义的裔孙。信都镇莲塘口的开基祖是廖锦秀。锦秀生于清嘉庆年间,幼年随祖辈和父辈由广东兴宁迁居广东河源,又从河源迁广东肇庆府广宁县的清水坑和杨梅坪山区一带谋生。后历尽坎坷才找到莲塘口定居下来,艰苦创业,家道日兴。仁义镇福安村架简寨廖氏,开基祖廖仁龙是敬斋的第九子思义的后代。传至肇旺,由广宁县清水坑迁广西贺县仁义镇白石冲。肇旺的曾孙仁龙在民国初年从白石冲移居福安村架简寨。肇旺为移居贺县仁义镇的1世祖。

我们广西贺州的廖姓源于姬姓。

出自周文王后裔召伯廖,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召伯廖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廖氏,成为廖氏的一个来源。秦、汉以前,在今河南、河北、陕西等地都分布有廖氏族人。到了汉朝时期,召伯廖的后裔廖颉担任过钜鹿太守,在历史上。钜鹿地区(今河北平乡西南部)的廖氏曾经为当地望族。

广西省贺州市廖氏的来历,客家人的来历一般是从战乱的时候从河南省一直走到广东省清远河源梅州一带后来经过一段时间慢慢走进广西省贺州市八步区一带客家人,廖氏家族也是一样是这样的,也有很多很多的家族姓氏也是一样都处的来历不明。

龟石水库有多少面积

1254平方公里

龟石水库始建于1958年10月,集雨面积1254平方公里,总库容5.95亿m3,其中调洪库容1.55亿m3,有效库容3.48亿m3,死库容0.92亿m3,属大(二)型水库,水库正常蓄水位182米,死水位171米。截止到2004年4月7日,龟石水库现有库容0.84亿m3,相应水位170.52m。龟石水库坝后电站装机1.2万KW,水库设计灌溉面积16.2万亩,其中钟山县12.2万亩,八步区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8.64万亩,其中钟山县7.14万亩,八步区1.5万亩。龟石水库是发电、灌溉、防洪、养殖、旅游综合效益显著的水利工程,为贺州市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