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小事产生了蝴蝶效应

  1. 历史上有哪些小事产生了蝴蝶效应

历史上有哪些小事产生了蝴蝶效应

谢邀~历史上关于小举动引起大问题的事情其实非常多,甚至某些灾难性的事情,它的起因追究起来简直让人哭笑不得,只想说一句:

历史上有哪些小事产生了蝴蝶效应 - 中国养殖网

今天菲李就来给大家盘点两件奇葩甚至有些搞笑的蝴蝶效应事件。

1、一棵桑树引发的毁灭

战国时期,吴国和楚国的边境有两座小县城:卑梁和钟离。两个小县城紧紧挨着两国的边境线,世代以种桑养蚕为生。

偏偏有一棵桑树正巧长在边境线上,谁也说不清楚,它到底是属于吴国,还是属于楚国。

某天,一个楚国的小女孩率先发现了这棵桑树,就想去采摘。

此时却又跑出一个吴国的女子,说这棵桑树是属于吴国的,不准小女孩碰它。

两人都坚持认为桑树是自己国家的东西,最后更是吵了起来,结果吴国女子一气之下打了楚国小女孩几巴掌。

小女孩哭着跑回家告状,这下女孩的族人们不乐意了,觉得吴国人竟然敢打我们楚国人,胆子太大了。

于是马上召集全县壮丁,气势汹汹地拿上武器跑去对面县城报仇,把吴国卑梁县的人揍了个落花流水。

消息传到卑梁最高长官的耳朵里,他也坐不住了,觉得楚国人擅自过界还打伤他的百姓,面子上过不去,于是立刻召集人马,驾着战车杀到出国钟离县,将小女孩一家给杀掉了,还占领了钟离县。

到这里,两个女子因为一棵桑树的争执,演变为一场县城打架,到现在变为一场入侵战争了。

但事情还远未结束,自家县城被抢了,楚王当然不能忍,他很快召集楚国军队,浩浩荡荡冲到吴国的卑梁县,同样占领了卑梁。

而这时吴王也生气了,心想这是宣战的节奏,于是同样召集人马应战,双方最终因为一棵桑树而发动了一场两国间的全面大战。

最终的结果是两国两败俱伤,吴国国力消耗不小,楚国经此大战,不仅国力受损,还失去了两座城池。

而同样的事情,在外国其实也有,两个国家因为一个马桶而打了23年的战。

2、马桶战争

1249年,意大利博洛尼亚和摩德纳都还是城邦国家,某天一个博洛尼亚士兵因为战争逃亡到了摩德纳。

本来战争时期士兵逃亡是很正常的,但偏偏这个士兵还顺手拿走了一个橡木军马桶。(说实话真的令人费解哦~)

而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马桶让博洛尼亚人耿耿于怀,他们表示:“人可以走,马桶给我们送回来。

本来就一个马桶,还就还啦,可谁也不曾想到,摩德纳人就是那么倔强,表示就是不给。

于是双方最终因为一个马桶,打了一场持续23年的战争,最终博洛尼亚也没要回自己的马桶,而摩德纳人则将那个马桶视为胜利象征,至今仍在当地展览。

所谓的蝴蝶效应,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也就是说,一个看似很小的问题,可能在不经意之间引发一系列问题,最终带来的影响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又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环接一环,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神奇的现象。

好啦,今天的答题就到这里啦,想了解更多美食和有趣的冷知识,快关注菲李吧,每天知道一点,你的魅力就多一点哦~

什么是蝴蝶效应?说的是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曾做过一次著名的讲演。他说:“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他表达的意思是,一个微小的动作,可以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把它的理论套用在历史上,有哪些小事产生蝴蝶效应进而改变历史进程呢?春秋君归纳了这么几起事件。

①明朝末年的李自成农民起义。

明朝末年李自成是政府公务员,他是驿站(相当于邮局,快递中转站)一个本份的工作人员,但是因为一个明朝御史官员上书崇祯,说驿站的种种危害,说驿站浪费国家的钱财,没什么存在的意义。让崇祯裁撤驿站,这个御史叫毛羽健。

本来崇祯正为“工人”发工资发愁,大明朝和东北的努尔哈赤死磕,银子都花光了,于是崇祯采纳毛羽健的建议,裁撤了全国的驿站。原来是毛羽健痛恨驿站,他是出于报复的心理上书崇祯的。

事情是这样的:毛羽健在京城包了个二奶,在老家的原配得知消息了,连夜坐着驿站的马车进京找他算账,结果原配把把二奶打跑了,毛羽健恨驿站传递消息快,办事效率高,让他失去了二奶,这才上书崇祯裁撤驿站。

皇帝动动嘴皮子,全国驿站的工作人员都把饭碗丢了,这也包括李自成,没饭吃了,又加上天灾人祸,眼看李自成就要活活饿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造反,造反一旦成功还有条活路,不造反就是一条路――饿死。明眼人都想到了造反,于是李自成振臂一呼,应者如云,很快组织了一支百万大军。经过几年的发展,最终攻进北京,逼着崇祯煤山上吊了,明朝自此灭亡了。

假如崇祯不裁撤驿站,李自成有口饭吃,势必不会造反,农民历来都这样,老婆孩子热炕头,不到万不得已,谁会冒着杀头的危险造反呢?


②大独裁者,“二战”的发动着――希特勒。

1907年,奥地利青年画家希特勒来到维也纳艺术学院门前,带着自己的作品满怀希望地投递给了有关领导。 几天后,校方回复他说,"你实在没有做画家的天分,回家该干嘛干嘛去吧",他只得悻悻地离开。 若干年后,希特勒进入了军界,开始报复这个世界。

话说在马尔宽渡口战役上,一个重伤的德国兵正从战壕里逃跑,恰好被英国军官亨利.坦迪撞见,也许是冥冥中的天意,本来亨利坦迪一枪结果了这个敌人也就完了,但是那天他却突然于心不忍,他看这德国士兵一身重伤,却面对枪口坦然自若,有种大无畏的精神。亨利·坦迪反而改了念头说:“你走吧,远离战争吧!”

N年过去了,二战爆发前夜,英国首相张伯伦去德国劝说希特勒放弃战争,当走进希特勒办公室时候,英国首相当场震惊了:战争魔头,德国元首希特勒的办公室里,挂着英国军官亨利.坦迪的画像,原来那个被亨利.坦迪放跑的德国重伤士兵竟是希特勒!

所以全世界人们知道这个消息后,都骂这个英国军官,假如他当时杀了希特勒,哪还有二战,哪还有希特勒这个战争狂魔,没事你发哪门子善心啊!

③潘金莲支棍子事件

无独有偶,英国军官没事发善心造成了世界灾难,宋朝的潘金莲闲的没事支窗户,落下棍子砸到西门庆,由此改变了历史进程。

某一天,潘金莲支窗户掉下了棍子,正好砸到了路过此地的西门庆,于是二人放生了关系。之后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首先潘金莲不支窗户,就不会砸到西门庆,不和西门庆通奸,二人就不会杀死武大郎。不杀死武大郎,武松也就不会杀死西门庆和潘金莲,不杀死二人武松干嘛要上梁山呢?当自己的公务员多好。

如果武松没上梁山,就没有后来单臂擒方腊,如此一来,方腊造反就会成功,方腊推翻了宋朝,于是改变了历史进程。

方腊灭了宋朝也就没有以后的元朝了;没有了元朝,也就没有了明朝;没有明朝就没有后来的清朝;没有清朝就没有“八国联军进北京”,也就没有了外国侵略。我们国家发展的可能超过美国。国富民强,我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找个对象结婚就很容易,买个房子也很容易。

所以说,潘金莲你没事开什么窗户呢?你的一棍子把我们的幸福生活砸没了。潘金莲你賠我幸福生活,你賠我媳妇,赔我的房子。

当然,历史这样的事件很多,亲们知道那些呢?不妨留言分享。

撰文/秉烛读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