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猪几个月能出栏

  1. 长白猪几个月能出栏
  2. 长白猪的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怎样

长白猪几个月能出栏

长白猪几个月能出蓝。回答。长白猪一般在4个月左右就可以出栏。现在的养殖户都是喂的精饲料。营养全面。生猪生长的速度非常快。但是今年生猪的行情很不好。一般都是在亏本养殖。但是在管理和防疫工作做得好的话。还能有一点经济效益的。

长白猪的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怎样

1、长白猪外貌特征

长白猪体躯长,被毛白色,允许偶有少量暗黑斑点;头小颈轻,鼻嘴狭长,耳较大向前倾或下垂;背腰平直,后躯发达,腿臀丰满,整体呈前轻后重,外观清秀美观,体质结实,四肢坚实。

2、长白猪生产性能

后备公猪6月龄体重为85~94千克,后备母猪为80~90千克,生长肥育期日增重600~800克,饲料利用率3.0~3.5。体重90千克时,屠宰率72%~74%,腿臀比例30%~33%,瘦肉率65%左右。母猪6—7月龄开始发情,初产母猪产仔数8~9头,经产母猪产仔数11~12头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如下:

长白猪的外貌特点:全身白毛,头小,看起来很清秀,脸面平直,鼻嘴直长,耳中等略向前倾或向下垂,身腰长,乳头7-8对,后躯发达,它的整个体形呈前窄后宽的茄子流线型。

长白猪的生产性能:在良好的饲养下,其生长发育迅速,六个月体重可达90千克以上,体重90千克时可宰了,体内瘦肉率为55%--63%。长白猪性成熟比较晚,六个月才性成熟,10个月开始配种,母猪发情期为21--23天,出产母猪产仔9头以上。

长白猪的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怎样?

长白猪几个月能出栏 - 中国养殖网

长白猪原产于丹麦,原名兰特瑞斯猪、丹麦猪。是优良的瘦肉型猪种,世界各国都引进养殖,我国从1963年开始引入。因为体长白色,群众又叫长白猪。

长白猪特点:长白猪的特点就是体躯长,因为长白猪的肋骨多1—2对,具有高度的早熟性和比较高的饲料转化率,繁殖力高,遗传性稳定,杂交改良效果显著。

长白猪的外貌特征:长白猪头狭长,耳朵大向前伸。背腰长,后躯发达,大腿丰圆,四肢健壮,有7对奶头。被毛白色,皮薄,骨细而结实。成年公猪体重500—550公斤,成年母猪体重450—500公斤。成年公猪体长175厘米,胸围150厘米。成年母猪体长155厘米,胸围140厘米。

生产性能:母猪产仔10—12头,仔猪初生重1.5公斤以上.肥猪6月龄体重可以达到90公斤,屠宰率72—74%,瘦肉占酮体净肉的50%以上。

长白猪和本地猪杂交的一代杂种,具有生长快,架子大,身腰长等特点,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杂交效果显著,由于它要求饲料条件比较高,特别是要求有较高的蛋白质饲料,所以在饲料差的条件下,杂交效果不显著,母猪的配种不容易掌握,容易患四肢病和皮肤病。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说起长白猪对于养殖户来说肯定非常的熟悉,因为长白猪在世界的分布广泛,几乎各国各地都有长白猪的养殖,且占有比较大的比例。那么对于长白猪来说长白猪的特征有哪些呢?以下就通过本文做个介绍,并带有长白猪图片,以供大家参考鉴赏。

长白猪产地及育成简史

长白猪原名兰德瑞斯猪,原产于丹麦,因其体躯特长,毛色全白,故在中国统称为长白猪,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猪种。

长白猪的培育始于1887年,经过长期不断的选育,育成了新型瘦肉型猪种——长白猪。

我国从20世纪20年代起,相继从丹麦引进长白猪,结合我国的自然和经济条件,长期进行选育,终于育成了适应本国的长白猪。

按引入先后,长白猪可分为英瑞系(即老三系)和丹麦系(新三系)。目前是我国引入最多的国外猪种。长白猪具有产仔数较多,生长发育快,省饲料,胴体瘦肉率高,但抗逆性差,对饲料营养要求高等特点。主要分养在浙江、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和河北等省。

二、外貌特征

长白猪全身被毛为白色,头小而清秀,脸面平直,鼻嘴直长,耳朵大。

躯干较长,前窄后宽呈流线型,胸部有16-17对肋骨,乳头7—8对,背部平直稍呈躬形。

四肢较高,后躯的肌肉较为丰满。

三、生产性能

长白猪生长速度快,屠宰率高,屠体较长,胴体瘦肉率高。据测定,体重30.7~72.28㎏阶段,日增重731g,每公斤增重耗混合料3.38㎏,青料0.97㎏;折合消化能46.48MJ。

屠宰率71.66%。据丹麦测定,日增重793g,料重比2.68∶1,胴体瘦肉率65.3%。

各地用长白猪做父本与本地母猪开展二元或三元杂交,均有较好的杂交效果。日增重比本地猪提高10%~26%,瘦肉率增加5%~8%。

长白猪性成熟较晚,6月龄开始出现性行为,9~10月龄体重达120㎏左右开始配种。初产母猪产仔数10~11头,经产母猪产仔数11~12头。

总之,我们掌握了以上长白猪的特性后,我们要加强养猪技术,科学的进行长白猪的饲养管理,才能更好的提高养殖效率,节约饲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