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泥鳅鱼养殖基地

  1. 在农村种植什么农作物有可能实现一亩地纯收入2万元
  2. 邓世昌一句“撞沉吉野”感动世人,北洋水师为何击不沉一艘日舰

在农村种植什么农作物有可能实现一亩地纯收入2万元

种大棚甜瓜可行!一亩地纯收入能超二万元,我这么说是有根据的。

去年我在小区当保安,每天晚上6点多有个卖瓜的老人"约五、六十岁"都从我窗边经过,有时候打个招呼,这天晚上他又来了,进门后,把三轮车停在一边,从车上抱下十来个甜瓜到我屋里给我留下,我再三推托不成就留下了,然后坐下来谈话,他说,你当保安一月多少钱?我说二千,他说你这工作我干不了,我说为哈干不了?他说你知道我一年赚多少钱吗?我说不知道,他说我一年能赚15万左右,我震惊了,他说我种了6亩地,六个大棚,全种的甜瓜,忙时顾几个人,卖时也批发也零售。我说我也回家种瓜去,这是去年的事。

一亩地纯收入2万元,时间应该是一年,种植什么农作物可以达到这个收益,真是想不出来,一亩地六佰多平米,种植瓜类每棵要四平米,每亩才一百六棵左右,每年两造计算共330棵,每棵要售出100元左右,种什么才那么值钱,想不到。

一亩地纯收入两万元?去统计部门访问吧!他们的回答会使你很满意。

一亩地年成好、种经济作物,如烤烟、大蒜、洋葱、小葱、香菜等等经济作物,纯收入也突破不了万元。

看来提问者也不是从事于农业的,这样的提问也就不奇怪了!

祝你开心快乐每一天!

东港泥鳅鱼养殖基地 - 中国养殖网

现在农业生产的种植业,按常规种植粮食,蔬菜,瓜果,年收入两万元存在一定的难度,但要搞设施农业也大有可能。

设施农业就是采用工程技术手段,应用先进的的科学技术,人为调节动植物生长环境的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现在用于种植业的设施农业有连栋智能温室,日光温室,大拱棚,小拱棚等。由于连栋智能温室投资大,成本高,目前农户一般都用大、小拱棚和日光温室,投资少,易管理,效益可观。

设施农业生产种植原则: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目前设施农业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的跟风种植,造成销售难,效益低。设施农业生产大多以蔬菜瓜果为主,且都是反季节种植,效益比较高。我国山东省的寿光县就是设施农业的先进典范,亩产值两万元遂处可见。

种植业收入两万元,种植品种的建议

一,你所处的位置环境,决定了你种啥有优势,如在大城市近郊,那就以蔬菜为主,并要充分考虑当地人的饮食习惯。你要处于边远地区,要以瓜果类为主,要种植便运输的品种,并要考虑当地的销售市场。

二,你投资的实力和你在种植方面的优势。

三,还要定位你生产的产品服务消费者的人群。做好市场调研,有方向,有计划的种植,以获更高利润。

常规农业生产,只要了解信息,把握时机,种植作物得当,亩收入两万元也是可能的。

种植模式:一是,瓜十菜,既春种瓜类,收获后种越冬蔬菜。二是,菜十菜,,即一年种植多茬蔬菜。

再者就是种苗业,即培育优良种子,培养优质菜果苗类,以服务种植业获得效益。

种植中药材,这个首先要考虑环境处置,还要先找销路,以销定产。

愿你在农业生产上大有作为。

亩纯收入2万元,种什么能收入这么高?猛一看觉得有点不太现实,但也并不是不可能,比如说有一种植常用的药材——旱半夏。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旱半夏是一种药材,最佳的播种时间是每年的2~5月份。如果有意种植旱半夏,现在正是最佳的播种期。对于旱半夏,大家应该都知道它是一种药材,但是对其市场比较陌生。

旱半夏的收购价格,家种的47.5元/斤;统货的45.5元/斤;野生的65元/斤。

旱半夏的种植效益

如果管理得当的话,旱半夏的亩产量可以达到900斤,按照统货价格45.5元/斤计算,亩产值为40950元。当然,如果对于旱半夏的种植技术不了解,亩产量可能会低一些,大概只有360斤,亩产值16380元,如果运气的的话2万以上也很正常。

一亩旱半夏,除去种子、人工费、水药费、地租等,总计成本5000元。那么,一亩旱半夏的最低利润在11380元。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旱半夏种植需要一定的技术,而且要熟悉市场。如果在不清楚的情况之下,盲目种植旱半夏,结果可能不会那么顺利。总之,农业种植投资需要谨慎。


邓世昌一句“撞沉吉野”感动世人,北洋水师为何击不沉一艘日舰

邓世昌一句“撞沉吉野”感动世人,北洋水师为何击不沉一艘日舰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是光绪皇帝在甲午海战之后,写给邓世昌的挽辞。虽然在甲午海战中,北洋海军表现非常英勇,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战争的结果却是北洋海军完败,对大清朝非常不利。海战中,北洋海军被日本海军击沉了好几艘军舰,但是日本的军舰却一艘也没有被击沉。最终以邓世昌为首领的北洋海军大部分将士殉国,清朝战败后被迫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

为什么在甲午海战中,中国海军连一艘日本军舰都无法击沉呢?这是因为北洋海军在1888年建成之后,没有再购买一艘新的军舰。而从这个时候开始到甲午战争之前,世界海军军事装备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时出现了新的速射炮,军舰行驶的速度也大大增加。而日本却恰恰抓住了这个机遇,日本自天皇以下,全民捐款购买新的军舰,也就是说日本购买的军舰全是速度比较快的、并且拥有速射炮的新型军舰。

因此这个时候日本海军的实力已经完全提升了一个档次,并且已经压过了北洋海军。甲午海战之前,日本海军的总吨位是6万吨,作战舰艇共55艘,而北洋海军只有舰艇40艘,总吨位4万吨,从吨位上讲,北洋海军就已经处于不利的状态。况且北洋海军的军舰由于购置时间比较早,多为老旧军舰,航行速度慢,发炮速度也慢。而日本的军舰采用的是新式速射炮,军舰也比中国跑得快。

这意味着什么呢?也就是说真正在海战的时候,别人比我们跑得快,我们想追别人追不上。这一点是很致命的,要知道在冷兵器时代,步兵经常打不过骑兵,就是因为步兵数量上处于优势的时候追不上敌军,无法重创敌军,而处于劣势的时候又逃不掉,被敌人全歼。速射炮同样是这个道理,这相当于敌人打了我们好几炮,我们才能够回击一炮。在甲午海战中大清的军舰,被敌人打得如筛子一样,给敌人造成的回击却相当的少。敌人的军舰快,我们能够攻击到敌人的机会自然就少很多。再来一个比喻,就如打拳击比赛一样,谁出拳速度快,谁就能够占上风,当一方出拳速度是另一方好几倍的时候,胜负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所以如此下来在整个海战中,北洋海军完全处于劣势状态,一些吨位小的军舰,纷纷被日本海军所击沉。据统计,在甲午海战的时候,由于速射炮的缘故,日军舰队发射的炮弹是中国军舰发射炮弹的10倍左右,这就相当于拳击比赛中一方出拳的速度是另一方的10倍,焉有不输之理。海战中中国的军舰也等于是挨了10炮才能够回击一炮,挨了这么多炮,一些扛不住的小军舰自然就被击沉了。由此可见,中国军舰是由于出炮太少,所以无法对日本军舰造成致命的伤害,自然就无法击沉日本的军舰。如果中国军舰挨100炮的同时也能够还击100炮,那么肯定也能够击沉一定数量的日本军舰,为甲午海战赢得战机。

也是亏了当时定远和镇远两艘铁甲巨舰,挨了日本军舰无数炮弹的攻击也一直没有事。中国舰队虽然没有速射炮,但是定远和镇远的305毫米主炮却是唯一令日本舰队感到忌惮的,最后也是镇远舰一炮击中了日本的旗舰松岛号,导致松岛号出现了大爆炸。这一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的战局,导致日本整个指挥体系出现了大的问题,最后使日本军舰退出了战场。

既然速射炮这么厉害,中国那么多人,怎么就没人注意到这个东西呢?当然不是,李鸿章本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曾经在奏折里上奏要购买大批的速射炮来装备北洋海军的军舰。但是满清朝廷非常腐朽,那些人对现代化的海军军备没有清醒的认识。像速射炮这种新名词,他们从来就没有听说过,而海军在建成和维护中耗费了大量的银两,以至于他们不愿意再多花钱给海军。此外满清朝廷不愿意汉人掌握太多的兵权,所以对北洋海军有所限制。

另外,管理户部的帝师翁同龢同李鸿章有过节,在这件事上一直不肯批下银子。而李鸿章由于本身处于受猜忌的地位,再加上李鸿章又不是清官,在海军建立和维护的过程中,自己也捞了不少,很多御史和清流官员们,对此都颇有微词,所以最终李鸿章也不敢坚持自己的主张。

正是因为这么多原因集中在一起,导致北洋海军未能得到先进的装备,以落后的军舰同日本进行作战,最后竟然未能击沉一艘日本的军舰,实在是件遗憾和屈辱的事情。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