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马牛在中国能养吗

  1. 在农村养马、养牛的选址有什么要求
  2. 马驴牛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要简洁
  3. 蚯蚓养殖方法
  4. 如何科学栽培朝鲜蓟?有没有什么好方法

在农村养马、养牛的选址有什么要求

在农村养牛、养马,我个人觉得,首先得选择有水源的地方,因为像我们地方,山区较大,水是牲畜和人最离不开的。然后就是草料的选择,因为草料对于牛马的供求也是不可短缺的。其次就是养殖场是否通车,因为这些对于养殖也是非常重要的。至于电力这块大可自己解决,因为在农村搞养殖,大家都会选择土地比较廉价的地方。而在农村这些地方大多都是不通电的,最多只能通车。


但马牛在中国能养吗 - 中国养殖网

应该选在政府规化的养殖区,要离村庄较远,动物的粪便很熏人,我们这养鸡厂和养猪厂就是在禁养区内,被关停了,现在环保查的很厉害,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可以先去咨询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考察好后再建设房子


要想养好马和牛,必须先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圈舍的建造尤为重要。

首先要选择地面开阔平整的地方,地势要高且背风向阳,圈舍最好是南北方向,北高南低,周围不要有低洼处,以免遇到降雨导致积水。

第二,要有充足干净的水源,保证用水的同时,确保人畜用水安全,保证肉质与牛马健康,确保生产。

其次, 最好是选择砂质土壤的地方建造圈舍,砂质土壤质地松软牛马踩在上面更舒适,砂质土壤有很强的吸水性 ,雨后雨水可以快速渗入地下,地面会更结实,不会产生泥巴有效地防止了牛马的蹄子得病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最后要选择距离村庄居民稍远一点且交通方便的地方。这样对村民的日常生活不会造成影响,而且可以更方便的对牛马进行管理和运输。

圈舍的选址对养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养殖之前一定要认真选址。


农村地区的环境比较好,污染少,很多地区多山地,所以很多地方适合养马养牛。

但也有些地方也需要慎重选择,环境污染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污染严重时,生物在形态特征、生存数量等方面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下面分别讲述环境污染在酸雨、有害化学药品、重金属和水体富营养化四个方面对生物的危害,在农村也有些人在农村搞小作坊,已有对部分山地田地有所污染,所以我们要避免这些被污染的地方。

选地要求

1.选农村山地最好,有丰富的食物营养成分,有很好的食物供应,方便牛马自己辅食!

2.选着离水源近的地方,动物像人一样,都离不开水,水是万物生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水植物生长不了,牛马也就没有这么多天然植物供养!

3.选择宽广的土地面积放养,可以利于资源再生,避免密度过大对环境的影响,也利于牛马生长,不易生病!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观看!

首先应该考虑是我国的什么地方,我国地大物博,有南北差异,南方我没有发言权,我是东北的,我家就养牛,所以我就说说北方的吧 !北方四季分明,冬天冷,所以圈舍保暖很重要,应该建在被风向阳的地方,最好远离厂房或人聚居的地方 因为要避免疾病和中毒事件,自己本身也要做好防疫工作, 有安全的水源,充足的饲料,加上你精心的喂养,一定会给你满意的回报的!!


马驴牛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要简洁

相同点:马牛驴的相同点是比较多的,马牛驴都属于哺乳类的动物,并且都是食草类的家畜、马牛驴都生长有四条腿和尾巴、而且马牛驴同属于脊椎动物门、马牛驴也都可以供人骑乘和驮运物品。

不同点:马牛驴的种类不同、体型不同、外形也不同而且马牛驴的养殖方法也是不同的。马一般用于马术的运动和生产乳肉,饲养量是比较少的。驴的身体是比较结实的,有比较强的适应能力,并且性情比较温顺。牛的体型是比较粗壮的,而且部分的公牛都生长这一对牛角。

不同点:从外表看,马,驴,是没有角的,但是牛有。马和驴有尾毛鬃毛,并且马的鬃毛与尾毛会比驴的长,而牛没有鬃毛和尾毛。

相同点:它们都是食草的,都是哺乳动物 【这个可以吗。我当初是那么写的】

蚯蚓养殖方法

环境:蚯蚓适合生长在阴暗、凉爽的环境中,养殖蚯蚓的时候,需剪土壤的湿润度控制在80%~90%之间。

2、土壤:蚯蚓适宜生活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养殖前需在土壤中施加足量的有机肥,有利于蚯蚓的生长。

3、食物:养殖蚯蚓需定期喂食,喂食量量过少,会影响蚯蚓的生长。

1.饲养方式:一般分为生态养殖、立体养殖和大棚养殖3种方式。

生态养殖包括耕地养殖、林地养殖和沟槽养殖;立体养殖包括多层水泥架养殖、重叠式养殖箱养殖、缸养、百叶箱养殖、尼龙网床架养殖;大棚养殖分为温室养殖和日光温室养殖。其中耕地养殖和大棚养殖可以同时种植粮食、蔬菜、果树等农作物,一举两得;立体养殖可以获得更多的蚯蚓;大棚养殖繁殖速度快;生态养殖和大棚养殖成本低,各有优点,可以根据自己的养殖目的进行选择养殖方法。

2.养殖池设置。

一般保持养殖箱、沟的深度为30-50厘米,不宜太深。宽度不限,长度不限,以排灌方便的场地为宜,保持填充物潮湿,禁止积水。可以填埋腐熟的牛粪、猪粪等圈肥,也可以施用腐烂的树叶、林中土,表层也可以覆盖一层田园土。

3.选择适合的蚯蚓品种,放入适量的蚯蚓种源。

蚯蚓的品种很多,但是要根据饲养的目的进行选择,比如垂钓的人喜欢细小的蚯蚓,如果蚯蚓太粗就不行。一般的蚯蚓价格在3-15元之间,1平方米放养2-3斤,一亩地一般饲养蚯蚓的地方只要半亩地,可以放养700-900斤。放养的蚯蚓数量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有机质消耗太快,蚯蚓快速繁殖以后就会逃跑。

4.投喂饲料的方法。

投喂的饲料必须是经过腐熟的树叶、青草、水果、菜叶、厨房下脚料、圈肥等,为了加快发酵速度,可以添加尿素、em菌等进行快速发酵以后,再添加鱼粉和骨粉等进行投喂。投喂的次数越多,蚯蚓生长繁殖得越快。

喂养的饵料以少量多次为宜,一般在15天左右进行清理一次残留的饵料,不能长期堆积,但也不能一次性间高残留的饵料全部清理干净,好让蚯蚓能够找到自己的洞穴,否则也会引起蚯蚓逃逸现象发生。

5.有效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

蚯蚓对于温度、湿度和光照敏感,要求十分严格。蚯蚓喜欢温暖、湿润、阴凉的环境,养殖场地需要进行必要的遮阴,每天最多只需要2-3小时的光照。蚯蚓在20-30℃ 环境下生长良好,在高温季节可以覆盖一层秸秆,降低温度和增加湿度;低温季节覆盖地膜、草帘、拱棚等增加温度;春、夏、秋季节需要保持较高的土壤湿度,以不积水为限度最好。如果表层出现变白现象,就需要喷水或者浇水,确保蚯蚓正常生长和取食。

6.收集方法。

室内养殖的一般采用强光驱赶法,蚯蚓就会聚集到饲养床下层,或者筛网下层的容器内。在野外一般采用食物诱集法,放入腐烂的水果,2-3天以后,蚯蚓就会聚集在水果里。

在养蚯蚓时,先要选好合适的环境,养在阴暗、凉爽的环境中,饲养容器可用木箱、瓦盆、地槽等,装上地表土、

牲畜粪、木粉、草末、酒糟等,放在阴暗处,土壤温度保持在15-25℃左右,湿度应大于60-80%,经常洒水保持好湿度。定期撒上一些腐烂的瓜、果、菜类,及时清除残渣废物,至少每年要换土一次。

1、箱养法:可用箱、筐、盆、罐、桶等,适于饲养爱胜属蚯蚓,如赤子爱胜蚓、日本引进的大平二号、北星二号等红蚯蚓。本属蚯蚓喜欢在烂草、堆肥、牛马粪及腐烂的枯枝落叶、烂菜、瓜果,以及造纸、纤维、食品加工厂的废渣中和生活垃圾中生活,当然上述有机物、垃圾或马牛粪先要经堆积发酵,待温度下降后,才能作为养蚯蚓的基料。把基料装入木箱、竹筐、瓷盆或砖池中,然后放人蚯蚓即可养殖,养殖期间经常喷水保持湿度60~70%,并用草席、草帘和旧麻袋覆盖遮光,在气温13~28℃都能正常生长。

2、坑养法:土坑、砖池、旧猪圈、房檐下、墙脚边、屋角一切可利用的地方均可用砖、石砌成养殖池,除爱胜蚓属外,还可适宜养青蚯蚓。土坑或砖池的深度一般为50~60厘米,面积根据需要而定,坑内或池内分层加入发酵好的饲料,先在底层加入15~20厘米厚的基料,上面铺一层10厘米的土壤,就可引入蚯蚓养殖。如蚯蚓较多,可在土上再加一层10厘米饲料,上面再覆盖10厘米肥土,青蚯蚓要求保持土壤湿度30%左右。也可利用旧猪圈改成养殖池放养。

养殖蚯蚓方法

1、下种

将腐熟好的饲料调节好湿度后,沿着桑园开挖好的沟槽平铺10 cm,然后均匀放入含卵块及幼叫的蚯蚓种,上而再放5 cm的饲料。养殖密度可控制在2-2. 5 kg/m2或1-1. 5万条/m2,原则上前期密度可稍大,后期密度可逐渐缩小。

2、遮阴与防护网

蚓种放好后,沟上先覆盖一层塑料防蚊网,再放塑料薄膜,泡沫板等防雨材料覆盖。既可防鼠、青蛙等危害又可防雨保湿。

3、温湿度的调节

蚯蚓的最佳养殖温度在20-27℃,和蚕儿对温度的要求一样。

冬季桑园采用加厚养殖床到40-50 cm,饵料上盖麦秸或稻草,也可把冬季桑树枯叶、剪下的桑枝条加厚平铺,再上盖塑料布保温保湿;冬季大棚、蚕室加温需注意火炉必须通烟管,

以防蛆叫煤气中毒,另外,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80%,每天通风3一4次,每次30min。夏季结合通风每天浇1次水降温,一般情况一星期浇1次水即可。

4、勤除薄喂

除蚯蚓粪、取叫蚯蚓茧或倒翻饲育床,结合喂料每月2 -3次,每次厚度10 cm,力求粪料新鲜透气,降低因粪料堆积过厚除蚯蚓粪不及时对蚯蚓造成感病的几率,为蚯蚓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5、分期饲养

蚯蚓饲养可分成种子群、繁殖群、生产群,薄饲勤翻,每月给料2次,每次给料厚度10 cm。分期饲养既有利于蛆叫的常规管理,又有利于蚯蚓的繁殖生长,防比病虫害的发生。

6、蚓叫茧及种叫的处理

蚯蚓经过20天的饲养后,经异体交配产下大量的蚓茧,此时可以把种蚓和蚓茧分离孵化,把分离出的蚓茧、粪料及蚓粪混合物堆成新的养殖堆,保持好温湿度。

蚓茧孵化50%时可在堆上而再覆上10 cm粪料,约经20天即可完全孵化,此时孵化堆中的密度很大,每1 m2可孵叫茧5-6万,应及时分堆处理,可分成2-3份并覆上新粪料饲喂,经过常规管理约经过40天左右即可全部长大。

把从种蚓中分离出的种叫重新搭配后放入新粪料饲喂,20天后即可再次繁殖处理。

7、适时采收

蚯蚓的采收时期:一般掌握在成叫环带明显,生长发育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时进行,夏季每月采收1次,春秋季节每1. 5月采收1次,采收后及时补料。

如何科学栽培朝鲜蓟?有没有什么好方法

环境条件

喜冬暖夏凉的气候条件,种子发芽适温20℃左右,植株生长最适温度13--20℃,高于34℃生长受抑制,低于3℃停止生长,能耐-2℃暂时低温,低于-7℃茎叶凋萎。

花蕾形成期适温16--24℃;适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轻壤土种植。需肥量较多,宜氮、磷、钾与微量元素配合施用。

抽花茎现蕾期为水分临界期,不能缺水,整个生长周期均不耐涝,不能浇水过多,雨后畦沟积水易引起烂根;要求较强的光照条件,尤其在抽生花茎时期,阳光充足能形成宽大肥厚的叶片,花茎粗壮数量多,花蕾就多。

种苗繁殖

分株繁殖

选择生长健壮的成年植株,在10月上中旬挖出,将有5片叶以上的大分蘖苗切下,在1。 5m深的沟中假植,上面覆盖土和草帘保温,保持沟内温度2--3℃,第2年春季定植。

长江以南温暖地区可以秋季直接定植,要注意每株带有一定数量的根系。5片叶以下的小苗切下栽在日光温室的苗床中,株、行距为15cmx15cm,及时中耕和浇水追肥,保持室温15--20℃,夜间10℃左右,待来年春季长至5片叶以上时定植。

播种育苗

朝鲜蓟春秋可育苗播种。春季在3月中下旬播种,秋季在9月中旬播种,667平方米大田用种600--800粒,因种皮厚且坚硬,先将种子在55℃温水中浸30min(分钟),要不停用木棍搅动种子,当水降至常温后再浸12--16h(小时),捞出用清水冲洗后再用湿棉布包好,放至20℃左右条件下催芽,待种子露白后播种。

用72孔塑料穴盘或6cmx6cm的营养钵育苗,以草炭和蛭石为基质。苗期温度18--20℃,尽量少浇水,2片叶以后适当追肥和叶面喷肥。苗龄40--45d(天),有5--7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用种子繁殖的幼苗性状可能与母本不同。

整地定植

选排灌条件良好的地块种植,667平方米施用腐熟细碎有机肥3000kg以上,耕深25m以上,平整后按1--1。 5m的间距做成50cm宽,20cm高的小高畦,上铺地膜。

春季10cm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方可定植,每畦栽1行,株距80--100cm,667平方米栽500--700株,栽植深度20cm左右,栽后及时浇水。


南方温暖地于9月播种,10月苗高约10厘米以上,有4~6片真叶移植大田。长江流域及以北的地区,冬春季于保护地育苗,4至5月定植大田,至第二年春现蕾收获,如苗期采取黑膜遮光处理,则当年初秋能抽薹现蕾采收。

朝鲜蓟种子皮厚且坚硬,播种前宜进行浸种催芽处理。方法是将种子放于55℃温水中浸种,并要不断搅动,至常温后再浸泡12~16小时,捞出用清水冲洗后用湿布包起放在20℃条件中催芽至露白。

于9~10月选择健壮母株掘取其分蘖;把大的分蘖苗连根直接定植于大田,小苗按15厘米见方种于苗床培育,至翌春3月带土定植大田,冬季寒冷地区要采取防冻措施。生长习性

喜冬暖夏凉的气候条件,温度适应范围较大,营养生长期适应5-28℃的温度,高于34℃生长受抑制,低于3℃停止生长能耐-2℃暂时低温;

低于-7℃茎叶凋萎,花蕾形成期适温16-24℃,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壤土、沙壤土为最佳。

南欧及中亚细亚尚有野生种,意大利栽培最多,云南有栽培,我国主要在上海、浙江、湖南、云南等地有少量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