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养黄鳝的正确方法

  1. 怎么用牛粪养蚯蚓
  2. 蚯蚓养黄鳝的正确方法
  3. 黄鳝每亩产多少斤蚯蚓
  4. 黄鳝主要饲料配方比列
  5. 黄鳝箱式养殖新技术

怎么用牛粪养蚯蚓

很简单的,找个能遮风挡雨的养殖棚放入蚓种与牛粪就行了,记得小时候我爸们养了6头牛在其中-间牛栏15平方左右也养殖了蚯蚓,那蚯蚓密密麻麻的很多。就是每天把牛粪加上就行。现在露天养的碰到下大雨就逃跑了。

您好,牛粪养蚯蚓请参考以下方法

饲料配方

牛粪50%、纸浆污泥50%或牛粪100%或一切禽畜粪混合100%或牛粪、猪粪、鸡粪各20%、稻草屑40%,鸡粪需要先用来养蛆后或放置1年以上才可以用来养蚯蚓,否则蚯蚓会全部逃走或死掉。

饲料发酵

用稻草、秸杆先铺一层厚10~15厘米的干料,然后在干料上铺4~6厘米粪料重复3~5层,每铺一层用喷水壶喷水,直至水渗出为好,若采用垃圾,一层垃圾一层粪地堆。长宽不限,并用薄膜盖严,在气温较高季节,以后每隔7天翻一次,一般翻3~5次即完成了饲料的发酵工作。

饲料调制

饲料发酵好以后,测试PH值。蚯蚓饲料一般要求适宜PH值为6~7.5,但很多动植物废物的PH值往往高于或低于这个数值。当PH超过9时,可以用醋酸、食盐或柠檬酸作为缓冲剂。

养殖密度

牛粪养蚯蚓其种蚯蚓数量应控制在每平方米1万条以内,生产蚓群每平方米3公斤(2~3.1万条),前期幼蚓3万条/平方米,后期下降到2万条。

适时补料

通常20天左右蚯蚓就能将全部猪粪变为蚯蚓粪,此时需补料。补料时可在原饲料的基础上覆盖新料,根据蚯蚓的食量确定加料量,饲料要铺设均匀,再加上稻草,经常浇水保湿。

合理浇水

在养殖蚯蚓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蚯蚓正常生长,特别是夏季,每天至少要浇一遍水,水不能有污染,水流量不宜太大,一定要浇透,使上下层料接上,最好选择温度较低的早上或晚上浇。

谢谢邀请,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在农村从事养牛,对农民来说,是一个可以脱贫致富的项目,在养牛过程中。就会遇到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那就是怎样处理牛粪,牛粪污染显然是成为一个,令养殖场最为头疼的一大难题。在农村养牛的地方,由于牛粪的露天存放,随便堆放等。使周边的环境臭气熏天,令周围的居民感到厌恶。同时,随便堆放的牛粪,更是对牛养殖场造成多次重复感染病菌等的源头。养牛如同履履薄冰,特别是一些养牛集中区,更有造成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增大。在南方特别是夏秋季节,臭味熏天,苍蝇乱飞,不经发酵的牛粪,上到庄稼地里,对农作物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据估算,一头黄牛每年可产生粪便五吨。奶牛相对较高一些超过七吨,显然大量的牛粪必须有很好的处理方式,才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前,养牛场的牛粪,大部分是让种植土地的农民无偿的使用,进行发酵后用于庄稼生产,虽说是一个很好的处理方式,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劳动成本的增加,要想让人无偿地给清理牛粪。显然热情不如以前高。牛粪除发酵用于农业生产之外。还有很大的用处,可以体现牛粪的价值。

蚯蚓养黄鳝的正确方法 - 中国养殖网

蚯蚓,在中国中药里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地龙”,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蚯蚓属于动物性蛋白,蛋白质的含量稍低于秘鲁鱼粉。在养殖家畜家禽添加蚯蚓粉来代替鱼粉。有很好的促进动物的生长减少,动物感染疾病的机会。如果把牛粪进行循环利用,就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蚯蚓是我们常见的地下生物,适应性很强,只要控制住温度、湿度就比较好养,蚯蚓在20-28度之间繁殖生长速度最快,10度以上就可以正常生长,超过30度以后活动力下降。在潮湿的状态下,适宜的温度,对养殖蚯蚓是十分有利的。牛粪最好是发酵之后再饲喂蚯蚓,以防堆积起来的牛粪发酵产生热量杀死蚯蚓。在夏季高温天气,养殖蚯蚓的棚上面加盖遮阳网,防止气温过高。在冬季则要用塑料棚罩住,尽量保持蚯蚓适宜的生长温度,使蚯蚓不断地进行转化利用牛粪。比如制作蚯蚓培育温床,可以制成宽1.2-1.3米,高30公分左右,长25-30米。在温床上面,可以铺设供水管袋,供水管带可选用种植草莓所选用的黑色微喷水袋来保持土壤湿润。为了让蚯蚓能保持足够消化牛粪的量。每次收获蚯蚓,宜收获30~40%,剩余60%-70%继续,让蚯蚓进行繁殖,不间断的消化处理牛粪。收获的蚯蚓可直接用来喂鸡,喂鸭,制成蚯蚓粉,可添加在畜禽饲料里。收获的鲜蚯蚓,是黄鳝的好饵料。如果有养鱼池,对增加肉食鱼的产量十分有效。

牛粪是蚯蚓最爱吃的食物,养殖蚯蚓没什么技术难点。唯一的要求是牛粪要充分发酵。

还有一点是要防范蚯蚓逃脱。蚯蚓逃跑的原因很多,食料不足、环境过于潮湿、过于干旱、阳光直射、太冷或太热,只要你细心一些,这些都不是问题。

蚯蚓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祖孙不同堂,当第3代蚯蚓出生时,老蚯蚓会集体出逃,把空间留给小蚯蚓。这个就需要你仔细观察,及时收获了。

蚯蚓养黄鳝的正确方法

黄鳝蚯蚓养殖时要在常年有流水的地方建造适中的池塘,池中要堆土,且土质要富含有机质,便于蚯蚓的繁殖和黄鳝钻洞。堆好后就可就可培养蚯蚓,放入黄鳝种。放入之后池塘的水深要保持在20-30厘米,还要勤添加发酵后的新牛粪,保证蚯蚓能不断繁殖。

.建池

选择有常年流水的地方建池。池为水泥池,池面积30、50、80 米2都可以,池壁高80-100厘米,在对角处设进水口和出水口,要装设好防逃设备。

2.堆土

在池中堆若干条宽1.5 米,厚25厘米的土畦。畦与畦之间距离20厘米,四周与池壁也保持20厘米距离。所堆的土一定要含丰富有机质的壤土,以便于蚯蚓繁殖,黄鳝钻洞和藏身之用。

3.培养蚯蚓

土堆好后,使池中水深保持5-10厘米,然后每平方米土面积放太平 2号或北星2号蚯蚓种2.5-3 千克,并在畦面上铺4-5天,将上层被蚯蚓吃过的牛粪刮去,每平方米加铺新的发酵过的牛粪4-5 千克。这样过14天左右,蚯蚓大量繁殖,即可放入鳝种。

4.放养鳝苗

放养密度要看鳝种规格而定,以整个池面积计算,每千克30-40 条的,每平方米放4 千克;每千克 40~ 50 条的,每平方米放3 千克。这样从4月养到 11月,成活率在90%以上,规格为每千蒐6~10尾。

黄鳝每亩产多少斤蚯蚓

蚯蚓是黄鳝的最好饲料,每公斤鲜蚯蚓可长鳝肉150克左右。蚯蚓是杂食性动物,主要吃食土壤中的细菌、霉菌、昆虫尸体以及腐烂的植物碎片等。繁殖蚯蚓的饲料来源极广,造纸厂、制糖厂、酿酒厂、锯木厂的各种下脚料、污泥、木屑、以及禽畜粪便、果皮菜边、稻草、麦秆、杂草、树叶、生活垃圾等均可作为蚯蚓的饲料。

有人经过试验比较,认为70%的牛粪和30%的泥土混合是比较理想的蚯蚓饲料。但是,不管哪一种饲料,在投饲前都必须经过堆制发酵,一般应每隔一个星期翻堆一次,经过二三次翻堆,有机物便能得到充分的腐熟和分解,成为营养丰富、易披蚯蚓消化吸收的适口饲料。

这个问题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黄鳝和蚯蚓的品种、养殖环境、饲养方法等。一般来说,黄鳝和蚯蚓的产量是相互影响的。如果黄鳝养殖密度较高,其排泄物可以成为蚯蚓的食物来源,而蚯蚓的分解作用可以帮助黄鳝更好地消化食物残渣。

在一些成功的养殖案例中,每亩黄鳝养殖池塘可以产出大约1000斤至2000斤的蚯蚓。然而,这并不是绝对的产量标准,实际产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如果您想了解具体的产量情况,最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黄鳝主要饲料配方比列

在配合饲料中添加3%的干蚯蚓或蚯蚓粉,黄鳝取食速度比添加2%的快1倍以上,而添加4%、5%、6%、7%、8%的对比组在取食速度上几乎没有差异。说明黄鳝饲料中添加不少于3%的干蚯蚓对黄鳝具有相当的“诱惑力”。由于蚯蚓活体的含水量约为80%,而风干蚯蚓的含水量约为8%,则1公斤干蚯蚓相当于4.6公斤鲜蚯蚓,则100公斤干饲料在加工投喂时,我们应加入不低于13.8公斤的鲜蚯蚓。虽然经驯化的黄鳝,对不含蚯蚓的配合料也能采食,但其采食量及采食速度却与加有足量蚯蚓的饲料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我们在平时的配料中,1公斤干料最好加入不低于150克的鲜蚯蚓。在初期开食、驯食过程中,蚯蚓的加入量还应适当增加

黄鳝箱式养殖新技术

、水箱:养殖黄鳝时,需要选择上端开口的不锈钢水箱,再往底部放上竹筒。

2、换水:每隔7-15天更换一次清水,保证水质清洁。

3、饲喂:给黄鳝提供水蚯蚓、蝌蚪、螺蚌等食物。

网箱面积以20平方米左右为佳,网长5m、宽4m、高1m,其水上部分为40cm,水下部分为60cm。网质要好,网眼要密,网条要紧,以防水鼠咬破而使黄鳝逃跑。网箱设置在水深0.8m以上的池塘中,新做的网箱放入水中应过35天待其散发出来的有害物质消失后才可放养鳝种。鳝种放养前几天应适当培育水质,使水色偏浓,透明度为15cm左右,这样可控制或减少池塘中的蚂螨对黄鳝的侵害。网箱可并排设置在池塘中,两排网箱中间搭竹架供人行走及投饲管理。网箱的设置面积不宜超过池塘总面积的50%,否则易引起水质恶化。网箱中放置水草,是水花生,其覆盖面积应占网箱面积的90-95%,为黄鳝的生长栖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黄鳝因有相互残食的习性,故放养时以规格基本一致为宜。一般每平方米可放养鳝种20kg,每只网箱放养400kg。

黄鳝吃惯一种饲料后很难改变习惯再去吃另一种饲料,故应将其饲料固定几个品种,如蚯蚓、小鱼、蚌肉或动物内脏,以提高其生长速度。有条件时可投放活饵料,因其利用率高,不用清除残饵,对网箱污染少,有利于黄鳝的生长。

黄鳝网箱养殖最为关键的阶段是放养后一个月内。这一时期是黄鳝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性,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如果方法得当,鳝种成活率可达90%以上,方法不当则成活率有时在30%以下甚至全部死亡。这一个月是黄鳝网箱养殖成败的关键所在,除应做好鳝种的消毒和驯化外,还应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生,具体方法是用水体强力消毒剂和生石灰交替消毒,杜绝病原体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