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鸭养殖笼

  1. 黄光裕出狱了,陈晓现在咋样了

黄光裕出狱了,陈晓现在咋样了

2020年6月24日,国美创始人,中国上榜首富次数保持者——黄光裕假释出狱,作为国美灵魂人物,黄光裕一出狱,市场立即给予强烈的反响,当日港股国美系直线拉升,国美金融科技涨超60%,国美零售涨幅扩大至超16%;A股方面,*ST美讯、中关村涨停,国美系士气大振,可见创始人对于企业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那么曾经趁黄光裕入狱,试图抢夺国美控制权的陈晓呢?十年过去了,陈晓目前又如何?

柯尔鸭养殖笼 - 中国养殖网

陈晓

说起黄光裕,很多人都清楚,但是说到陈晓,还是有不少人并不知道其为何人?陈晓原来是黄光裕的竞争对手,其在1996年创建上海永乐家电,2005年率永乐在香港成功上市,在年龄上陈晓大黄光裕10岁;电器零售上,他比黄光裕早;在起点上他比黄光裕高(原为国营家电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而黄光裕只是个草根),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永乐被国美兼并。即使在被兼并后,黄光裕把国美电器的总裁位置给了陈晓,但是他依然心有不甘,所以在黄光裕2008年11月因商业犯罪被拘之后,陈晓开始出手抢夺国美的控制权,为了获得对国美的掌控,陈晓与美国的贝恩资本签订了对于国美而言属于“丧权缛节”的贝恩协议;该事件当时在网上也引起了热意,尽管黄光裕是因为商业违规入狱,但是有超过90%的网民却站在黄光裕的一边,“做人不能太陈晓,用人不能用陈晓”,就是对当时陈晓一系列行为的一种讽刺。

当然对于陈晓其实也不能完全予以否定,在企业创始人入狱之后,陈晓能稳定住国美正常经营,资金链上没有出现断裂,银行没有断贷款,确保整个企业的平稳过渡,还是有一定的功劳。商业上都是尔虞我诈,只不过是成王败寇,否则黄光裕家族也不会隐忍到2011年在发起全面反攻,毕竟做为国美系最大的股东,当年的贝恩协议最终也是黄氏家族同意的,这证明黄光裕或者说当时国美的董事会都知道只有陈晓能确保国美系渡过最危机的时刻。商业上的事没人能说明谁对谁错,我们最终看到的也都只是一个表象之一,最少在黄光裕入狱到陈晓夺权失败,最终在2011年离开国美这段时间,陈晓的功过,我认为五五开。

陈晓现状

陈晓之所以让人不耻不在于他的夺权失败,而在于离职后的一系类言论,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2011年3月底离职,2011年4月底,陈晓就对外称国美存在财务漏洞 ,其股价已经涨到顶端,而很多机构已经选择了撤出,这样的股票在投资价值上没有前途。要知道作为一家企业前总裁和董事局主席发表上述言论对于企业的影响,陈晓是典型的得不到你,我就要毁灭掉你。不过国美随即做出反应,一方面在官方回应中强调报道中陈晓观点与国美实际情况出入很大,另一方面,国美对陈晓违反当初约定一事提起诉讼。最终国美胜诉。

也正因为如此,陈晓离职后,没有企业敢在聘用他,否则作为前中国家电零售老大的总裁,并不愁找工作。正是他这种毫无原则毫无底线的得不到就毁灭的态度,以及在创始人入狱后立马夺权的态势,使得没有企业敢于聘用,所以陈晓从国美离职后,只能转变作为一个投资人,未在其他企业任职。

黄光裕出狱,国美大涨。

市场上很多人看好黄光裕王者归来,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十年牢狱生活很难让他跟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步伐了。

提到黄光裕,就不得不提陈晓。

陈晓和黄光裕,两位都是白手起家的商界枭雄,从对手到同事到仇敌,两个人之间的故事比精彩绝伦的商业大片还要精彩!

2006年,在摩根士丹利的操控下,家电零售业老大国美并购老三永乐,国美成为行业绝对老大。在黄光裕的邀请下,陈晓进入国美,担任总裁。

2008年11月17日,光裕和财务总监周亚飞被相关部门带走调查。

同月,国美任命陈晓为集团总裁兼任董事会代理主席

2009年1月16日起,陈晓出任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同时兼任总裁。

2010年6月28日起,国美董事会同意公司主席兼总裁陈晓辞去总裁一职,陈晓任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

同年9月28日,国美股东特别大会陈晓留任国美董事会主席。国美大股东黄光裕提出的动议,除了取消董事会增发授权得以通过外,其他议案支持率均低于反对率约3个百分点。董事局主席陈晓、董事及副总裁孙一丁均得以留任。

2010年11月18日,黄光裕因犯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单位行贿罪,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4年,罚金6亿元,没收财产2亿元。

国美电器2011年3月9日发布公告表示,现任董事长陈晓将辞去董事局主席一职,由大中电器创始人张大中接任。

我们来看看2008年11月,黄光裕被刑拘前后,国美发生了什么。

我们都知道2008年是全球金融大危机。在这一年,国美的股价也大跌,从最高21.5元跌至最低1.06元。进入11月份后,股市开始回升,但就在这时,国美灵魂人物黄光裕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消息一出股市应声而跌,股票停牌长达近7个月之久。此时,国美紧急任命陈晓为董事会代理主席。

在黄光裕被捕后,当时银监会曾发文,警示国美系统将要出现的风险,令银行更加谨慎给国美贷款。像国美这样的公司,一旦银行停贷,就意味着动脉被切断,再加上资本市场上的步步紧逼,当时的国美几乎随时都有可能消失灭亡。

随着银行收缩信贷,不愿放款,供应商也不愿供货给国美。当时,国美现金流从100多亿迅速萎缩到10亿,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其时,国美内部人心惶惶,外部又被极度不信任,可谓生死存亡之机。电器零售是一个高度依赖资金行业,出现这种情况是非常致命的。

陈晓在后续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说:“每天过得都像一条绷紧了的橡皮筋”,“那个时期的根本目标是保公司,与此同时,以此为契机觉得需要思考公司的转型和改革。而那段时间我的压力是最大的,一个策略不对,就可能会毁掉整个公司。”陈晓说,“我们当时几乎每天都在想尽各种办法来说服银行、股东、投资人要对我们有信心,即便是黄不在了,国美体系依然是可以为他们创造价值和利益的。”

对外,陈晓团队一致声明黄光裕被捕事件对国美的运营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因为国美是一家上市公司,并非黄光裕一个人的公司。这个表态当时也得到了包括杜鹃在内的黄氏家族成员的认可,毕竟,此时做割裂对公司而言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面对资金链即将断裂的风险,陈晓动用了自己的关系,找到了贝恩资本。

要想引入资本,那么条件一定会很苛刻。因为这个时候,金融危机刚进入尾声,市场上的现金几乎枯竭,而国美的灵魂人物被抓,银行断供,公司内外交困,随时都有可能因资金链断裂而猝死。

所以黄家的成员虽然不满意贝恩资本提出的条件,但是最终也只能同意。

次年1月,陈晓正式接替黄光裕任国美董事局主席。

2009年6月22日,国美电器与贝恩投资达成投资协议,贝恩以18.04亿元认购国美的可换股债券。随后,贝恩资本将18.04亿港元国美电器可转换债券全部转股,共换16.66亿股,占总股本的9.98%,成为当时仅次于黄光裕的第二大股东。

贝恩的董事总经理竺稼在签署投资协议的发布会上表示,“这是他签署的投资协议中引发最多关注和争议的一次,也是风险最大的一次。”

引入贝恩之后的国美,从贝恩得到了18.04亿港元的现金。此外贝恩作为国美的独家包销商,为国美融资到了不少于32.36亿港币的资金。这样,国美的46亿可转债缺口终于得以补上,避免了破产的厄运。

有了资本输血的国美,复牌当日暴涨68.75%,一扫之前连续下跌的颓势。从2009年6月到2011年8月,国美的股价维持震荡上涨的格局,从最低的0.862元,最高涨到了3.691元。国美总算度过了最难的一关!

我们来看看,在此期间,陈晓的做法无疑尽到了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责任,确保了公司在破产边缘能够起死回生。

但是在黄家看来,陈晓引入贝恩资本是有很大“私心”的。我们来看看当时,国美与贝恩签订的协议:

1.陈晓的董事局主席至少任期3年以上。

2.确保贝恩资本董事人选:根据国美电器与贝恩资本达成的协议,国美电器需尽力确保贝恩资本方面的董事人选,并且不得提名任何人接替贝恩资本所提候选人。如果国美电器违约,贝恩有权要求国美电器以1.5倍的代价即24亿元赎回可转债。

3.与现有团队锁定。协议规定,如果陈晓、王俊洲、魏秋立3个执行董事中2个被免职,就属于触发国美违约的特殊事件。

4.陈晓以个人名义为国美电器做贷款担保,如果离职将会解除担保。根据国美电器与贝恩签订的可转债条款,只要在银行出现1亿元的不良贷款就属于违约事件,所以陈晓被免的结果很可能触及违约条款,贝恩可因此获得1.5倍赔偿,国美电器则损失24亿元。

在黄家与陈晓决裂后,他们认为陈晓在国美危机关头,引入的贝恩资本,本质上是要确保陈晓自身的利益,要与资本共进退,从而在国美谋求稳固的主席位置。

这就很值得商榷了,首先这些条款的商定是经过黄光裕同意了的,其次当时的环境容不得国美讨价还价,作为资本方,肯定会要求董事会和管理层稳定。

渡过危机之后的国美,又迎来了黄光裕和陈晓在经营理念上的争执。

陈晓推出了大规模股权激励,把当时已发行股本约3%的股权授予105名高管激励方案总金额近7.3亿港元,创下中国家电业记录。激励范围也非常广泛,覆盖了副总监以上级别。

这种股权激励方案,到底是为了稳定军心(当时,行业老二苏宁电器已经提前提出了股权激励方案),还是为了稀释黄家的股权、收买人心,或者两者都有,作为外人其实很难知道。

很显然,黄家的人认为是为了稀释他们股权,收买人心。所以很快黄光裕否决了这一提议。

股权激励以及贝恩资本提出三名非执行董事的方案,成为黄光裕和陈晓正式交战的导火索,因为这将会动摇黄家在国美的股权根本。

2010年5月,在国美股东大会上,隐忍已久的大股东黄光裕突然发难,反对贝恩资本提出的三名非执行董事。随后董事会又重新任命竺稼等三名为非执行董事,这等于是否决了股东大会的决议,也宣告陈晓与黄光裕矛盾公开化。

2010年9月28日召开的国美股东大会上,黄光裕要求撤销陈晓等人职务的提案没通过,但他的取消董事会增发授权却通过了,大股东地位得以保持。

为了确保国美的整体利益,其他董事会成员也做出了让步。他们并不希望看到黄光裕和陈晓之间爆发战争。有意思的是,董事会做出的决定是对双方各自让步,而不是偏袒某一方,这说明在董事会的内部,对于黄光裕和陈晓的支持几乎是一半一半的,考虑到黄光裕家族的势力,刨除这方面的势力之外,董事会成员对于陈晓的支持率是非常惊人的。这里有一个细节,当时国美的管理层中,原国美黄光裕的老将,很多都是支持陈晓的。当然,在一些人眼里,这些老将们都是白眼狼。

2011年3月,贝恩资本态度的转变,陈晓被迫离职,回到上海。

回到上海后的陈晓受到了20多位上海当地商业领袖的热烈欢迎,并专门为陈晓成立了一家叫新沪商的公司,陈晓担任董事长。陈晓目前主要从事投资工作。

很多人认为陈晓是白眼狼,但其实国美是一家上市公司,是由股权说了算,并非黄家所独有!比如比尔盖茨,他创建了微软,并将其发展壮大,但是他现在已经基本退出了微软,只有不到1%的股份了。

黄光裕一方,还是将上市公司当作他的家族企业,在公司生死存亡之际,最先想到的是控制权,而不是企业的存亡。度过危机后,赶走经理人,并继续实行家族企业管理办法。在这十年里,国美被苏宁迎头赶超,现在已被远远甩在身后。国美的股价也是一直在低位起起伏伏,再未高于陈晓离开国美时的价格,市值更是只有10年前的三分之一。

上文提到的贝恩资本,于2015年清仓套现退出国美,持股5年多,18.04亿元进去,20亿元出来,赚了不到两亿元,投资回报率仅为11%。要知道贝恩进入国美时正是国美最困难最低迷的时刻,投资5年,收益率仅为11%,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国美管理层的经营状况。

陈晓曾经反复追问过一个异常到位的问题:既然黄光裕先生始终把他对企业的绝对控制放在首位,那么国美为什么还要上市呢?

我们的上市企业,经常被大股东当作肆意圈钱、侵占普通股民利益的工具。

相比已经带领国美走出困境、取得不错业绩,且经验丰富的陈晓团队,黄氏家族经营下的国美显然难以得到投资人的首肯。

作为公司创始人,黄光裕居功至伟。但是对于国美这样已经上市的公众公司来说,或许更需要陈晓这样精明能干的现代职业经理人。

其实,陈晓当初的行为并不是对黄光裕的背叛,黄光裕方面的行为也说不上道德欠缺。

大家对黄光裕和陈晓之间的恩怨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来评论交流!

黄光裕重出江湖,但国美已难现昔日辉煌!黄光裕与陈晓的恩怨已了,但商战的残酷永远不会消逝!黄光裕即便没有入狱十年,国美的衰微也是必须!

“商场如战场?”不,商场更无道义可言。

战场的残酷更多地体现在面对面的撕杀,彼此只能活下一个。但所谓“军令如山倒”,命令你坚守,你必须死守;命令你进攻,你必须勇往直前。这是战争的法则。

但商战中,面对巨额财富的诱惑,你真能坚守初衷?几十年来电器行业的腥风血雨,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曾经,面对黄光裕的国美与张近东的苏宁,永乐电器的创始人陈晓与大中电器的创始人张大中结下同盟,要共同进退。

可是一转身,陈晓就将永乐卖给了黄光裕,自己也成了国美的CEO。

一气之下的张大中,意图将大中卖给张近东。可待苏宁报出底价后,张大中转身加价20%,将大中卖给了黄光裕。

黄光裕入狱后,手握国美大权的陈晓,引入好朋友竺稼的贝恩投资,意图稀释黄光裕的股权。

谁知身在狱中的黄光裕回马一枪,拉笼贝恩,反逼陈晓辞职。

而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黄光裕请出本已拿钱走人的张大中,担任了国苏的董事长。

人说“春秋无义战”,围绕国美进行的一系列商战,又哪里说得清谁对谁错?

商业王朝还是公司体制?这是黄光裕与陈晓反目的根源。

对黄光裕而言,从一个倒卖电器的少年,到坐拥千亿资产的首富,他的内心世界,我辈不能体会;他对资本的控制欲望,更非常人所能理解。

从他后来对陈晓所采取的手段看,虽然他聘请了职业经理人,但他一丝也沒放松对公司的掌握,他要打造的是黄光裕的商业王朝,他对国美要有完全的权力。

但是,有一个悖论:他为什么要选择上市?

公司上市,就意味着经营的透明,意味着权力的分散,意味着一切要按制定好的游戏规则来玩。

一句话,上市,就意味着公司不再是一个人的商业王朝,而是所有股东的公司。

陈晓是一个资本运作的高手,从他1996年创办永乐电器起,就一直在兼并与被兼并中行走江湖。

在与黄光裕的争斗中,不排除他有个人的私欲,但总体而言,还是在透明机制下,按法定程序在运作。

比如引进贝恩资本,竺稼投入的18亿港元,让国美在最困难的时间,资金链沒有断裂。

又比如辞职前的几年时间里,面对难局,他仍竭尽全力地经营,而不是在杜鹃接盘时,交给她一个乱摊子。这充分体现了陈晓的职业素养。

黄光裕与陈晓之争,虽恩怨多多,但根源在两种经营理念的冲突。

即便黄光裕没有入狱,国美的衰微似乎也是必然。

当初国美能成功,在于它紧随了那个时代的特性,快速扩张,渠道为王,零售为王,全国数千家门店的开张成就了国美商业帝国。

但当新零售、电子商务出现时,黄光裕视而不见,而阿里巴巴、京东趋势而上,很快便将国美甩在了后面。

如果说眼光让黄光裕忽视了电商,那么,对现代规范化公司管理体制的抵制,则束缚了国美的进一步发展。

现在的江湖已不是黄光裕时代的江湖。

上海的陈晓,则在黄浦江边的商业世界里,继续着他的资本运作。

再过二十年,亦或三十年,二人能否一见泯恩仇呢?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