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拉羊与贾洛羊的区分

  1. 欧拉羊与贾洛羊的区分
  2. 欧拉羊和多胎羊可以改良
  3. 怎样解读中国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本义

欧拉羊与贾洛羊的区分

欧拉羊和贾洛羊在以下五个方面存在差异:

1. 原产地:欧拉羊产于甘南州玛曲草原,而贾洛羊产于四川省阿坝州阿坝县。

2. 体型:欧拉羊的体型高大,成年公羊体重75公斤,母羊重60公斤,远大于一般羊种。而贾洛羊的体型也大,肉用性能明显。

3. 生长速度和适应性:欧拉羊耐高寒,生长快,肉质细腻,肉味鲜美。而贾洛羊的四肢健壮,抗病力强,生长发育快,适宜高寒地区放牧饲养。

4. 成熟年龄:据测定,欧拉羊1.5-2岁便能达到体成熟。而贾洛羊的具体成熟年龄并未提及。

5. 饲养方式:欧拉羊主要在甘南州玛曲草原上放牧。而贾洛羊则适宜在高寒地区放牧或半舍饲饲养。

总的来说,欧拉羊和贾洛羊都是优秀的羊种,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体型大、生长快、适应高寒环境等。但在原产地、体型、生长速度和适应性、成熟年龄以及饲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

欧拉羊和多胎羊可以改良

可以

欧拉羊是土生土长的藏系羊,是藏绵羊中的一个亚型,祖祖辈辈生活在青藏高原上,适应青藏高原特殊环境自然没有丝毫问题。十分珍贵难得。欧拉羊是青藏地区本土化的优秀肉羊品种,集中分布在甘肃省的玛曲地区,青海省的河南县、泽库县和久治县也数量众多。欧拉羊种羊资源丰富,是现成的基因库。是进行肉用方向杂交改良不可多得的种质资源。

怎样解读中国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本义

汉字从一到十是如何来的,它们的本义是什么,在下一一道来,能打出古文字,我尽量打出古文字,也可以多留意一下在下的配图。

何谓之“一”

最开始的时候,“一”就是这么写的,是最原始的数字符号。之后“一”有了哲学上面的意义,变成了道化万物的起始过程。

欧拉羊与贾洛羊的区分 - 中国养殖网


何谓之“二”

“一”既然是一横,那么“二”当然就是两横,不过这两横是等长的,不是如今的一长一短。在哲学上,“二”表示阴阳之义。

何谓之“三”

“三”就是在“二”的基础再多加一横,也是三横的长短一样,这就是“三”。在我国古代哲学体系下,“三”表示的是天、地、人三才。

何谓之“四”

“四”还是依照前面的数字一样,“亖”这个就是古文的四字,也可以是四个等长的横。如今我们用的这个“四”字,本来是鼻涕的意思,之后“四”字用来表示数字四,鼻涕就加了三点水为“泗”来表示。在现代有些人认为“四”不是一个吉利的数字,但是在古代“四”是一个很有寓意的数字,比如四象等等。

何谓之“五”

既然到了五这个字了,当然不能再画五横,那样就不能叫做文明了。所以到数字五这里就发生了改变,用这个“ㄨ”来表示数字五。之后经过演化才变成了现在的“五”字,在我国古代哲学上,“五”也被赋予了五行之义,由此衍生出一堆东西。

何谓之“六”

古人用这个“∧”相类似的来表示六这个字,之后的古人完善了它,就变成了我们如今用的“六”这个字。八卦的本体本来是三爻组成,但是阴阳得相配,三爻更重之才能代表生生不息的万物,所以六十四卦中的卦象都是六爻。

何谓之“七”

本来古人用“十”来表示七字,之后为了和十字区别开来,七字变成了我们如今写的这个“七”字。古人以阴阳相配为出发点,把一到五称为生数,六到十称为成数,“七”就是二的成数。

何谓之“八”

数字“八”一开始就是这样,但是“八”这个字一开始的意思是分别的意思,是被古人借用来了表示数字八。像是如今用的“88”这种说法,倒是有点“歪打正着”之意。

何谓之“九”

“九”这个字一开始就是在表示数字九,到也没多大的变化。“九”在哲学意义上是阳极之义,在《易经》里面,“九”就是代表阳爻的意思,“六”就是代表阴爻的意思。所以那爻辞开始的“九”和“六”就是这个意思。

何谓之“十”

在一开始,古人用“丨”来表示十,之后怕这个字和“一”混淆,所以在这个中间加了一个点,点越来越长就变成了我们如今看到的“十”这个字。“十”在古人看来,就是数之终也的意思。


以上就把一到十的意思解说了一遍,这就是古人造字的一点门道。

首先题主预设的结论「越简单的汉字越难破解」完全不成立!只能说从书法艺术角度来说,越简单的字,「结体、用笔」越难。

好像这种说法还挺流行。所以,把这个问题解释一下,我们再来谈中国数字的本义。

-------------------------------------

一般来说:

  • 越简单的汉字字形越稳定,古今变化不是很悬殊,讹变的概率较小。

  • 越简单的汉字记录的一般都是汉语中的「核心词汇」,这些词汇最能反应原始汉语概貌,也能反应了先民古人的生产生活,以及如何认识自身和世界。

比如:「自然——日、月」、「人体——「自(鼻)、目)」、「亲属:父、母」,也就所谓的「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些字的字形、字义相对其他非核心词汇来说较稳定。

比如:「语言反应文化」的例子——我们中国人以强烈的家庭观著称于世,有绵延数千年的宗族社会,所以,在世界上所有语言中,汉语中亲属的称谓是最复杂的。。

任何一门语言都有此类的「核心词汇」,随着人类思想深刻和丰富,由这些「核心词汇」通过隐喻、引申、假借不断演化出更多的词汇,表达复杂抽象的思想。

在历史语言学(historical linguistics)中,以「语言发生学」的原理,对「核心词汇」进行比较分析,来判断不同的语言是否同源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并以此构建所谓的「语系假说」:

仿照生物学,假设若干语种是由特定祖语演化而来,按照各个语种的亲属关系分为若干语系,语系下分语族,语族下分语支,语支下是语(语种),而语种下是方言(dialect)。

世界上最主要的语系:

语言学家提出过「原始印欧语(简称PIE)」的假说。

印欧语系下的很多语言:梵语、希腊语、拉丁语。。。。很多的核心词汇都是同源的,这些词词叫做「同源词」。

比如:父亲——梵语为pitar,波斯语为pedar,希腊语为patēr,拉丁语为pater,哥特语为fadar。

我们说的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藏语系的谱系图:

分化时间:

古今汉语和汉语方言的演变:

汉语中一些核心词汇跟藏缅语的同源分析:




以上书影引自:吴安琪、《历史语言学》,第四章、第五章

在任何一门语言中,对应手指的「1-10」,对应历法的「1-12」等等,这类涉及到人类最基础生活的数字、计数系统,都是一门语言的「核心词汇」。


「量词」发达是汉藏语系中特有的语言现象,汉藏「1-10」的发音是同源的,而且藏语发音更为古老:


引自:泽朗卓玛. (2016). 汉藏数词对比. 青年文学家(9X).

所以,汉语数词【一-十】相比其他词汇是比较稳定的,从同源词角度分析,汉语数词跟藏缅语下很多语言都是同源的,语音和文字的演变基本取得了共识。

本来,这个问题我以前写回答过类似的问题,再重说一遍吧:

汉语数词【一-十】始见于甲骨文:


「一、二、三」

这个就不用多讲,积划表意,也有说取像于具象的「算筹」,都可以讲得通。

世界上很多文字都是这样表达「1、2、3」的。比如古罗马的:Ⅰ、Ⅱ、Ⅲ

「四」本来就是写作四横「亖」,但是这样效率不高不说,中国古人竖写汉字,很容易跟「一、二、三」混淆。

所以,在春秋时代开始,就借用了一个同音字「四」来代替「亖」,

「四」的本义有两说:

  • 一说是是「呬」的初文「四」,象唇、鼻部呼出之气息之形。

  • 一说是「泗」的初文,想鼻子有鼻涕之形。

-----------------------------------------------------------------

五、六、七、八、九、十


数字大了,全部用积划表意表意显然是不现实的,效率太低下了。

所以,五、六、七、八、九、十」都是假借字。但本字、本义是什么,有多种说法,我只说最多人认可的说法。

  • 「五」:从古老的刻画符号「乂」演变而来,或说假借「互」,象形,像「收绳器」之形。

  • 「六」:假借「庐」的初文,或者假借「入」的初文。

  • 「七」:假借「切」之初文。

  • 「八」:假借「分」的初文。「分」古音为重唇。

  • 「九」:假借「肘」的初文,像「手肘」之形。

  • 「十」:假借「针」的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