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鸭混养经济效益分析

  1. 鱼鸭混养经济效益分析
  2. 稻鱼鸭立体生态养殖技术
  3. 鱼鸭混养鱼苗最佳比例

鱼鸭混养经济效益分析

鱼鸭混养是一种高效的生态养殖模式,经济效益显著。以下是对鱼鸭混养经济效益的分析:

鱼鸭混养经济效益分析 - 中国养殖网

1. 增加收入:鱼鸭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提高养殖密度。鱼和鸭的售价均较高,因此可以增加养殖户的收入。

2. 降低成本:鱼鸭混养可以节约饲料和药物成本。鸭子在水体中觅食浮游生物,可以减少饲料的投入。同时,鱼类的生长也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降低药物成本。

3. 环保生态:鱼鸭混养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鸭子排出的粪便可以作为天然肥料,促进水生植物的生长,进而为鱼类提供食物。

4. 风险降低:鱼鸭混养可以降低养殖风险。鸭子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在多种水体中生长。而鱼类则可以抵御多种疾病和灾害,为养殖户提供更稳定的收益。

总的来说,鱼鸭混养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环保生态,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模式。但需要注意的是,养殖过程中需要合理规划养殖密度、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等,以确保养殖成功。

稻鱼鸭立体生态养殖技术

1. 稻田情况

试验稻田位于连州市西岸镇青草洞村,面积4亩,土质为黄褐色硬质泥土,采用“L”型挖沟设计,沟宽1.5~2.0m、沟深0.8m,开沟面积约占稻田总面积的8%。

2. 水质情况

稻田水源为水库水,常年充足,清澈无染污,pH7.0左右。

3. 水稻的种植

品种为当地推广站推荐的荃香优136,由于该田块开展过稻鱼种养2年,肥力较好,没有施用基肥。7月6日人工插秧,10月30日人工收割,生长周期116天。

4. 鱼苗和鸭苗放养

7月20日按照每亩投放规格均重为13g的禾花鲤鱼42斤(1600尾),8月16日按照每亩40只的密度放养规格为82克/只左右的麻鸭120只。

1. 种养管理

秧苗移栽后,先浅水3~5cm保分蘖,一个月后深水8~12cm控苗,再深水保穗,最后浅水壮籽,田面维持水深5cm左右。定期巡田,检查田埂是否有漏水、坍塌等现象,发现后应及时修补,特别注意拦鱼设备的完好程度及是否被堵塞,经常清除鱼栅上的附着物,以保证进排水畅通。水稻没有追肥,有晒田。调查仅发现水稻有轻微的稻纵卷叶螟,没有其它病虫,全程没有用任何药物。

2. 投喂管理

8月9日鸭苗(1日龄均重47.5g)先置于稻田旁边的简易鸭棚(面积12平方米左右)暂养7天后于8月16日进入稻田,暂养期间每天早晚喂商品鸭料,进入稻田后主要是晚上回鸭棚喂一次鸭料,水稻结穗时鸭子不进入稻田直到水稻收割后再进入稻田觅食。不见死鸭,最后只收成112只,剩余的可能在养殖过程中被敌害动物吃了或走散了。总共投喂鸭配合料160斤、稻谷500斤和少量吃不完的南瓜番薯等。

投放鱼苗后第二天开始投喂定制饲料,坚持“四定”即“定时、定点、定质和定量”原则,日投喂量按照鱼苗重量的2%左右,一天投喂两次,投放鸭子后每天少量投料一次,阴雨天气不投喂。养殖过程中没有发现死鱼。水稻收割后根据天气和温度偶尔投料,7月21日至鱼卖出共投喂鱼料196斤。

鱼鸭混养鱼苗最佳比例

鱼鸭混养模式,以水面为中心,以养鱼为主,鱼鸭养殖合理配置,以达到鸭促鱼,鱼鸭双丰收。一般可采取以下两种混养模式:

一是每0.067公顷投放鱼种50-60公斤,滤食性鱼类70%-80%,鱼种增重6-7倍,每0.067公顷水面配养鸭60-80羽,养殖单产一般可达300-400公斤。

三是每0.067公顷投放鱼种75-85公斤,滤食性鱼类70%-80%,鱼种增重6-7倍,每0.067公顷养鸭100-200羽,养殖产量一般可产500-6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