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鲟与中华鲟是一种鱼吗

  1. 长江鲟与中华鲟是一种鱼吗

长江鲟与中华鲟是一种鱼吗

鲟鱼是一种比较奇特的鱼类,不只是它的体表没有鱼鳞,还有就是这种鱼类大多是海河巡游型,就是既能在比较咸的海水里边生存,也能在河流湖泊等的淡水中生存,很多鲟鱼都是成年时在海中生存,产卵时则迴游到江河湖泊中产卵,所以不好定义这种鱼类是海鱼还是淡水鱼,不过也有不少只生活在淡水水域中的鲟鱼。

长江鲟与中华鲟是一种鱼吗 - 中国养殖网


我国比较知名的鲟鱼有长江鲟与中华鲟,很多人都把这两种鱼当做一种鱼类,其实它们不是一种鱼。

长江鲟又名达氏鲟,俗称“沙腊子”,属于淡水定居性鱼类,是我国长江独有的珍稀野生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主要分布于金沙江下游和长江上游,在长江上游的嘉陵江等各大支流中也有分布,但近些年来已经比较少见。



近日(11月21日)重庆市江津区一位钓鱼爱好者在贾坝沱长江边钓到一条从未见过的长达两米多的大鱼,围观者有人称其为“沙腊子”,上报后长航公安江津派出所民警和江津渔政部门人员赶到现场,认出该鱼是长江鲟,该鱼经测量后认定长2.18米,胸围0.75米,重百余斤,渔政人员称这么大的长江鲟出现在长江重庆段极为罕见,也说明了近些年来长江渔业资源已经有所恢复。


长江鲟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硬鱼类,恐龙时代就已经在地球上出现了,至今已经有1.5亿年历史,最大体长可长1.5米,体重超50公斤,目前这种鱼类非常稀少,因此为野生动物基金会列为十大濒危动物之一。

中华鲟则是一种海河迴游型鱼类,体形和长江鲟很相似,但个头比长江鲟大得多,常见个体为50-300公斤,最大个体可达600公斤,体长平均约1.6米,最长达2.3米,被称为“长江鱼王”。

中华鲟的存在历史和长江鲟一样悠久,成年鱼类主要生活在东海等北半球太平洋西岸的浅海域中,繁殖时期会沿长江溯流而上,到金沙江一带繁殖,迴游距离长达3000公里,但是葛洲坝和三峡等水利工程的修建,阻碍了这种鱼的迴游产卵路线,导致长江沿线如今几乎已经看不到中华鲟的存在。

不过我国也早己开展了中华鲟的养殖育种工作,如今中华鲟的人工养殖技术已比较成熟,如今年10月底,媒体称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在宜昌黄柏河基地成功对一对中华鲟实施了人工催产繁殖,获得受精卵27万余粒,获得优质子二代中华鲟苗种约12万尾,人工繁殖出卵量、出苗量均为历次以来最多的一次,算是该物种养殖方面比较喜人的消息。

长江鲟与中华鲟不是一种鱼。

长江鲟又名达氏鲟,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为淡水定居性鱼类,是我国长江独有的珍稀野生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已有1.5亿年的历史,体重最重可达40公斤,体长最长可达1.5米。由于长江鲟目前已非常稀少,被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列为“十大濒临灭绝物种水生动物”之一。长江鲟是长江独有鱼种,与中华鲟一样,成长于我国的长江干支流及沿江大型湖泊和近海,每年9~10月洄游到上江上游产卵。

中华鲟,属鲟形目、鲟科、鲟属的一种。中华鲟为白垩纪残留至今最为古老的现生鱼类之一,在全世界20余种鲟科鱼类中分布纬度最低,体型最大,生长最快,为我国特有种,因具有许多原始性状成了介于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之间的中间类型,在学术研究上具有重要价值。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古老的珍稀鱼类,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中华鲟被称为王鲔鱼,中华鲟古称也叫大腊子。

中华鲟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现今仅在我国长江流域尚有分布,其他江河中均已绝迹,具有很高的科研、药用和观赏价值。

夏秋两季,生活在长江口外浅海域的中华鲟回游到长江,历经3000多公里的溯流博击,才回到金沙江一带产卵繁殖。产后待幼鱼长大到15 cm左右,又携带他们旅居外海。它们就这样世世代代在江河上游出生,在大海里生长,养成了身居海外不忘故乡的习惯。正是由于这种执着的回归、寻根的习性,所以人们称它为“中华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