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牛养殖周期

  1. 5个少数民族介绍

5个少数民族介绍

裕固族:主要分布在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境内裕固族人口数量为14706人。宗教信仰喇嘛教,语言为东部裕固语、西部裕固语,裕固族以养殖山羊、牦牛和骆驼为主,牧民夏秋季多以帐篷为家。2011年,裕固族的传统婚俗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乌孜别克族:截止到2021年,我国境内的乌孜别克族有12,742人,民族语言为乌孜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葛逻禄语支。中国境内的乌孜别克族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许多县、市,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城镇,少数在农村。信仰伊斯兰教。

塔塔尔族:为蒙古人种的西伯利亚类型,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有以阿拉伯文字为基础的文字,主要信仰为伊斯兰教。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境内塔塔尔族的人口数为3544人。在中国,塔塔尔族主要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天山北部地区。

普米族:民族语言为普米语,属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羌语支,有南、北方言之分,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聚居地是滇西北和川西南。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统计,中国普米族的人口数为45012人。

独龙族:分布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云南。据《2021中国统计年鉴》,独龙族总人口为7310人,其中男性3562人,女性3748人。宗教信仰为原始宗教、基督教。

五大少数民族是:维吾维族、回族、蒙古族、壮族、满族。

1、维吾维族

分布于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周围的绿洲是维吾尔族的聚居中心。其中尤以喀什噶尔绿洲、和田绿洲以及阿克苏河和塔里木河流域最为集中。天山东端的吐鲁番盆地,也是维吾尔族较为集中的区域。天山以北的伊犁谷地和吉木萨尔、奇台一带,有为数不多的维吾尔族定居。此外,在湖南省桃源县和河南省渑池县,也有少量维吾尔族分布。

2、回族

是我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当代回族通用汉语,不同地区持不同方言。关于回族分布总体上看,主要表现为“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因为信仰伊斯兰教,回族每年主要过三个重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节日均以伊斯兰教历计算。

3、蒙古族

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也是蒙古国主体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罗斯等亚欧国家也有分布,鄂温克族和土族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族的分支。

4、壮族

旧称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5、满族

满族人口总数为1068.2万人(2000年统计),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居第二位。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统一全国,从此开始了满族贵族对全国的统治,辛亥革命之后,清廷覆亡。


朝鲜族

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高山族

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族群。“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纳西族

原游牧在青海省黄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辗转南迁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纳西族。“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

布朗族

是古代濮人的后代。唐时称“朴子蛮”,元、明、清时称“蒲蛮”,由于居住的地区各异,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称。

阿昌族

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