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怎样进行人工养殖

  1. 牛蛙怎样进行人工养殖
  2. 牛蛙的养殖技术和管理

牛蛙怎样进行人工养殖

想要做到人工养殖牛蛙,就要准备好以下几点

牛蛙怎样进行人工养殖 - 中国养殖网

1、养殖地:养殖牛蛙需要选择光照充足、水源充足、地势平坦的地方。

2、温度:生长温度需要控制在25℃左右,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牛蛙生长发育。

3、保温:冬季需要做好保暖措施,建塑料大棚、建蛙巢、引用地热水等,使其安全越冬。

  幼蛙体质比较脆弱,惧怕日晒和高温干燥,因此幼蛙池必须设有遮阳棚。遮阳棚一般用声苇席、竹帘搭制,面积宜比食台大1倍左右,高度高出食台平面0.5-1米即可。也可采用黑色稀编的塑料网片架设在幼蛙池上方1-1.5米处遮阳。

  在幼蛙池边种植葡萄、丝瓜、扁豆等长藤植物,再在离幼蛙池水面1.5-2米高处搭建竹、木架,既为幼蛙遮阳,又能收获作物。

  在人工高密度饲养下,幼蛙的生长往往不一致,蛙体大小相差悬殊。因此,在幼蛙饲养期内要经常将生长快的大蛙拣出,做到分池饲养

牛蛙的养殖技术和管理

1、蝌蚪管理:蝌蚪可以说是牛蛙的最初形态,而我们在管理蝌蚪的时候,一定要定期的做好巡查方面的工作,也要做好观察蝌蚪的活动情况与蝌蚪进食方面的情况,然后我们在做好一定的记录。也要做好控制养殖池水的温度以及深度,管理好水质方面的问题,还要保证水质比较干净清澈。做好蝌蚪的疾病预防工作。然后再加强饲料的管理,对于蝌蚪的异常情况我们也要及时的作出一些相应的措施。其中里面比较严重的那就是浮头,而浮头则又是代表着溶氧的不足或者是氧气方面过量,所以,我们也要及时的调整好养殖池当中的溶氧含量。

2、幼蛙管理:幼蛙可以说是蝌蚪成功蜕化成青蛙的一个基本模样,这个时候,幼蛙的身体是比较虚弱的,再加上它的抵抗能力比较弱,如果出现管理不善的话,幼蛙就会非常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而在幼蛙时期的时候,饲料是可以选择投喂少量的一些肉食,比如说蚕蛹干和动物内脏等等,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投放量,千万不要投放的太多,如果幼蛙吃的太饱的话,是非常不利于营养的吸收与后期的一些消化。而幼蛙的生长则要控制好一定的温湿度,也要做好分类的一些措施,天敌与疾病的防治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但如果是要进行越冬的话,越冬管理可以说是一个首要的任务。

3、成蛙管理:随着幼蛙的一些生长,它们的体型慢慢的就会越来越大,这个时候,我们是需要根据成蛙的体型重量等来进行合理的调控养殖的密度,通常情况下,养殖密度大概是会在三十只/平方米左右的。而在到达成蛙期以后,牛蛙的生长能力是会出现加强,越来越有一些活力,而且它们的跳跃能力也会一步步的进行完善。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养殖池周围的一些防逃措施才行,然后去提高围墙的高度,防止出现成蛙会跳出养殖池的现象。成蛙的生长温度比较适应在二十五度左右,而在控制水温的同时,夏季的时候也要做好一定的遮阳遮阴的工作,防止出现阳光会直射在牛蛙的皮肤上面,从而会出现灼伤。成蛙在达到产卵期的时间可以说是与天气的变化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是会在二十二度以及以上的晴天的时候,是会在早上开始进行产卵的。

4、亲蛙管理:成蛙当中可以选择生长能力强的来作为繁殖留种的蛙,而这种蛙也就是亲蛙,再加上亲蛙一般情况下,体型比较大,重量也会比较高。并且亲蛙的繁殖生长也是非常需要一些空间的,所以,亲蛙在进行管理的时候,每平米的数量是千万不要超过两只。